小剂量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20-07-24 09:44韩莉赵真真
药品评价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剂量阿托高脂血症

韩莉,赵真真

1.鹤壁市疾控中心,河南 鹤壁 458030;2.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鹤壁 458030

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1]。高血脂症是一种因机体脂肪出现代谢(或者转运)异常而致使血浆内脂质浓度超标的病症,该病症与糖尿病存在密切关系。糖尿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对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血糖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状态使得临床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较为常见。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均出现明显的异常状态,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损伤,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患者的神经、器官出现功能障碍,高脂血症状会使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身体状况较差,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需要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治疗[2-3]。目前临床上主要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此药是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进入人体后能够抑制炎性因子表达,降低脂肪水平,同时可以改善人体心血管的功能。在实际的临床用药中,不同的医生有着不同用药习惯,部分医生习惯于使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患者治疗,部分医生习惯于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患者治疗。为了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对不同剂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为以后疾病的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本研究主要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0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别应用小剂量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并对其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鹤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中,年龄62~84岁,平均(73.22±7.18)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7.06±0.65)年。观察组中,年龄63~85岁,平均(74.16±7.22)岁;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3例;病程为1~14年,平均病程为(7.33±0.69)年。组间一般资料作比较,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均自愿接受本次治疗和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全身免疫系统疾病者;对本次治疗药物有禁忌证者;伴有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者;伴有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降血糖药物治疗,同时严格控制饮食、保持合理运动,定期对血糖进行监测。对照组接受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口服40mg的阿托伐他汀,1次/d。观察组接受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口服20mg的阿托伐他汀,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情况以及血清酶学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随访预后情况,并作对比。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且降低幅度在20%以上;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明显改善,降低幅度在10%以上;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糖水平无明显的变化,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现象。

1.4 数据处理用SPSS22.0软件统计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述。P<0.05表明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对比()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等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对比()

2.4 两组患者血清酶学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的血清酶学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清酶学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例(%)]

2.5 两组患者随访预后情况对比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5。

表5 两组患者随访预后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糖尿病是我国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此病的发生率随之逐年上升[4-5]。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其血糖水平会持续的升高,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造成损伤,患者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6]。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脂血症状,此时患者的甘油三酯代谢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合理、有效的治疗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他汀类药物属于调脂一线药物,可通过调脂作用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保护作用,对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限速酶活性具有竞争性抑制效果,对胆固醇生物合成抑制效果明显,促进血浆LDL-C分解代谢,进而降低血清LDL-C、TC水平。目前临床上在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时,主要给予其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改善耐糖量,同时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调节、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合成,促进甘油三酯代谢,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但在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时,药物剂量的选择会对疾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同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经过研究得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C、TG、LDL-C等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种研究结果提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均可改善患者的病情。观察组的血清酶学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调查,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发现,在使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患者治疗时,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均会得到有效的改善,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在使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较少。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在治疗时,使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可以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临床效率高,但在使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时患者的血清酶学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低,预后良好。

猜你喜欢
小剂量阿托高脂血症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60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