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0-08-01 08:16李程鹏
人才资源开发 2020年13期
关键词:薪酬资金人才

□李程鹏

员工流动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成效的一种反馈,适度的员工流动属正常现象,但大规模的员工流动,特别是人才流失将会对企业产生不可逆转的恶劣影响,这不仅是对企业人力投资的一种浪费,更是对企业形象的损伤。因此,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开发与培养,企业发展的目标也已经从之前单纯的以公司利益为导向,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与企业经营效益并重的双重管理目标。本文基于部分学者对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情况的调查结果,初步了解了企业中人才流动的现状,结合中外管理学理论分析了中小型人才流失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一、人才流失概述

人才流失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两类: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显性流失是指组织中的员工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平台或更高的薪酬,自愿离开单位所造成的人员流失;隐性流失是指由于用人单位未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造成了员工的不满,使其想要寻找新的工作单位。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能够将人才流动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人才流动率小于15%,将有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并可以为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同时还可以让员工保持危机意识,促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但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岗位招聘信息逐渐透明化,导致中小企业中人才流失问题愈发凸显,并对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因此,企业如何降低人才流失率,并将人员流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当下值得考虑的问题。

二、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原因

1.不合理的薪酬水平。中小企业在制定薪酬标准时,因为不了解人才市场中不同类型人才的薪酬水平,从而导致员工工资水平低于人力资源市场同行业水平,使企业进行人才招聘时不具有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当员工了解到这种情况时,他们极易产生不满情绪和抵触心理,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员工的工作心情,还会影响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对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产生消极影响。

2.“钱荒”问题的出现。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金管理技术,加上对资金控制的重视力度不够,导致“钱荒”问题的出现。为解决当前的资金困难问题,企业通常采取后续贷款的还款承诺,然后不续贷,虽然可解燃眉之急,但最终导致中小企业信用丧失,后续融资困难。同时,由于处于供应链中间环节的中小企业是通过产品的增值来获利,因此所有的资金来源是应收账款,但在日常经营中,经常会发生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情况,导致中小企业形成资金缺口,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如果遇到应收账款是坏账的情形,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周而复始,最终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亏损严重。

3.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认识分为三种:一是将员工看作是企业的成本,此类企业会通过减少员工的雇用或者降低员工的薪酬来提高企业收益;二是将员工作为企业资产,此类企业会认为员工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必要的,但不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企业也不愿对员工进行激励;三是将员工作为资本,认为人力是可以增值的,因此企业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本进行充分利用。现阶段,大多数中小企业只将人力作为资产,忽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建设,不考虑员工的内在需求,此种做法必然会导致高级人才的流失。

4.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引导。中小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了解甚少,也未意识到企业文化在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员工凝聚力和减少员工流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他们并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如何构建企业文化,并认为企业文化是大型企业需要建立的,甚至部分中小企业目光短浅,仍坚持企业利益优先的经营宗旨,忽视员工及社会利益,使内部员工缺乏归属感,企业组织缺乏向心力,企业形象受损,最终导致组织内部人才流失。

三、中小企业减少知识型员工流失的措施

1.构建合理的薪酬制度。中小型企业的核心员工往往具有与其他员工不同的业务能力,因此,企业在制订核心员工薪酬方案时,必须考察人才市场中相同或类似岗位员工的薪酬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薪资或额外的福利待遇,使企业的薪酬具有市场竞争力,以此来吸引优秀人才。除此之外,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企业还要确保组织内部薪酬的公平性,包括员工个人薪酬的公平性和企业员工之间薪酬的公平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企业对核心员工的重视程度。

2.强化资金管理意识。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要提高对资金管理和合理使用的意识,将闲置资金进行分散投资,以此来降低风险。在考虑收益的同时,提高投资的稳健性,避免闲置资金的浪费;还可以灵活利用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政策资助,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通过发明专利技术和申请科技贷款来增加企业的资金积累;最后还应做好内部监控,随时掌握资金的流向,避免贪污腐败和肆意投资,并做好坏账准备,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使企业的资金应用、管理更具弹性。

3.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中小型企业想要留住和激励高技术人才,必须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考虑优化组织结构,使企业完成由传统的金字塔形结构向扁平式结构的转变,下放部分决策权,让更多的核心员工参与到企业发展的决策中,利用头脑风暴法,实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使核心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和信任感,提高核心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4.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第一,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积极主动地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培训、发放企业文化宣传手册、张贴企业口号标语、组织团建活动等形式来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进而增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第二,企业要满足不同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差异化需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工作,以此来改善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提升内部员工的凝聚力。第三,企业还需要营造一个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为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搭建平台,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薪酬资金人才
人才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问题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