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稳就业“饭碗” 筑牢民生基石
——河南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2020-08-01 08:16孙琦英
人才资源开发 2020年13期
关键词:饭碗职业培训河南

□孙琦英

作为人口大省,近年来,河南始终坚持把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年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40 万人,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低位运行,就业工作走在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前沿,连续三年受到国务院督察激励。

打好“组合拳”,扩大就业容量

“今天我们领到了300 多万元补贴,这不仅给企业减轻了负担,也为我们下一步发展增添了信心。”在去年河南省人社厅举办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仪式上,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如是说。据了解,2019 年,河南省累计返还失业保险金35 亿元,惠及职工164 万人。

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2017 年以来连续把城镇新增就业列入全省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首,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调节政策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的良性互动。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体,是稳就业的关键所在。企业有活力,就业才能有保证。为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吸纳就业的意愿和能力,河南省在国家授权范围内顶格下调社会保险费率,全力推进政策落地,2019 年共减征社会保险费182 亿元。

“5 月份,我省实施降费头一个月,就为海马汽车减轻了40 万元负担。”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田续川说,“减费后我们能够腾出手来留住人才,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河南省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进一步“加码”就业政策,及时推出一系列更有针对性、含金量更高的举措,打出稳岗、减负、扩就业政策“组合拳”:“免减缓”社保费、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标准、设立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这些有温度、有力度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增加了发展的底气,为求职者增添了就业的信心。

截至今年4 月底,河南省累计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6.78 亿元,惠及企业8364 户,惠及职工82.36万人。今年2 月-4 月,全省免减三项社会保险费100.5 亿元,缓缴3.3 亿元。

抓住“牛鼻子”,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高校毕业生一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保证他们顺利就业,关系经济转型升级,也关系民生福祉。

张龙飞是河南科技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2019 年,河南省实施“三年六万青年见习计划”,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中专中职毕业生及16 岁-24 岁失业青年都可以申请参加就业见习,而张龙飞一直向往的中铁装备正是经过认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张龙飞提交了申请,很快就通过了。

“通过见习,我对公司的产品以及管理运营模式有了很好的认知,并参与多个项目的研发与设计工作,完成了从一名大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张龙飞说。如今,他已经是中铁装备的一名正式员工。

2019 年,河南省通过集中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就业启航计划、就业见习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和就业服务行动、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就业见习、组织线上线下招聘、创业扶持、基层就业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53.66 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总体就业率突破96%。2020 年,面对严峻形势,河南省及时研究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2020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推出18条“硬核”措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驾护航”。

重点群体稳,整体就业形势才稳。河南在织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经线”的同时,着力织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纬线”,通过实施“春风行动”“六个一批”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19 年实现转移就业46 万人,转移就业总量达3041 万人。托住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底线”,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援助等方式,帮助12.84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守住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保障线”,深入开展就业扶贫专项行动、百日攻坚行动,实现181 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应培训尽培训、应就业尽就业。

打造“新引擎”,释放创业倍增效应

“一人创业数人就业。”为放大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河南省着力打造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融资、创业咨询辅导“四位一体”的创业扶持体系,提升全省创业活跃度。

在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内,上百个创业项目在创业导师的带动下茁壮成长。“依托创业孵化园区,文创产品、大数据开发等,成本低、跟潮流、接地气、有创意的项目如同雨后春笋。”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河南以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为引领,着力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形成了“一中心、多基地”发展格局。截至2019 年年底,经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共312 个,在孵企业达到2 万家,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 万个,其中省级创业孵化基地80 家,4 家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

以创业培训为抓手,着力提升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河南创新培训模式,深入实施网络创业培训和“互联网+”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培训定点机构与高校结对开展培训,送培训进乡村,让创业者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培训。三年来,每年组织创业培训都在20 万人次以上。2019 年,完成创业培训40 万人次。

以大众创业导师团为依托,着力创新创业咨询辅导模式。河南从高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创业孵化载体、行业协会和成功企业家中广泛征集、选拔,组建“河南省大众创业导师服务团”,通过创业课题研究、开展创业讲座、“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形式,为创业者提供更具专业性、针对性的辅导。

以创业担保贷款为龙头,着力拓展创业融资渠道。全省通过扩大扶持对象范围、提高额度、降低反担保门槛,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力度。每年评选一批大众创业优秀项目,给予2 万元至15万元的补助。三年来,河南共有668 个创业项目获取扶持资金3830 万元;累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4 亿元,扶持28.4 万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92万人。

此外,河南实施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设立总规模100 亿元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大力支持返乡创业。2019 年,全省新增返乡下乡创业25.67 万人,带动就业124.06 万人,返乡创业示范带动效应持续释放。

发力“供给端”,破解结构性难题

“抓培训就是抓就业,有了一技之长才能好就业、就好业。”河南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制造业转型、服务业升级,需要一大批适应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技能人才。

在做大就业总量的同时,河南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没有技能的劳动者具备一技之长,让技能不足的劳动者实现职业技能提升,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使供需更匹配、就业结构更优化。

人社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三次签署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备忘录,规划实施2009 年-2022 年河南职业培训工作,形成了长效的部省共建机制。河南将职业培训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建立定期会商、绩效评价、督导问责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人社牵头、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每月一次工作调度、季度一次联席会议、半年一次总结推进、年度一次现场观摩,形成了做实职业培训工作的推进机制。

2017 年,河南在全国省级层面率先出台《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明确县级以上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劳动者在职业培训中的责任和义务,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实现了职业培训由行政推动向依法推进的转变。

紧紧围绕打造“技能河南”这一工作主线,当地设立专项经费,完善项目申报、评审认定、监督实施、成效评估和问责制度,统筹实施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师资素质提升培训和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技能提升培训。2010 年以来,投入190 多亿元,建成440 个公共实训基地等项目,形成了以国家级项目为引领、省本级项目为主体、市县项目为基础的三级公共实训基地培训体系。

2019 年,河南完成补贴性培训208.45 万人次,占全国培训总量的13%。截至2019 年年底,已累计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800 多万人次。

河南省通过大规模开展技能培训,不仅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了“一技在手就业不愁”,而且培育了“林州建工”等90 多个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劳务品牌,为河南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饭碗”端稳了,日子才有奔头;就业稳住了,发展才有底气。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河南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猜你喜欢
饭碗职业培训河南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成长与“饭碗 ”
“十四五”时期,中国饭碗如何端得更牢
“丢掉饭碗”的由来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Vocabulary Translation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