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

2020-08-07 05:33吴稼葆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线上教学互联网+

吴稼葆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逐渐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如何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更是人们争相热议的主题之一,其中对于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关注更是首当其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迫于西方经济飞速发展现状的强大压力,另一方面是国内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体制一直在不断更新完善的要求。

关键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创新型人才;“互联网+”;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F230-4;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7-0070-02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原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与此同时,“互联网+”伴随着线上教学的热潮又一次进入大众视野。“互联网+”给社会的经济带来了诸多改变,也对各行各业有了不同程度的新要求。会计行业以其庞大的人员数量和强大的企业适用性作为国家重点行业之一,也应大力创新,力求跟紧“互联网+”的时代步伐。

一、新时代背景下会计行业的发展变化

(一)“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人才需求

“互联网+”促进了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强调了会计人员对于企业服务层面的义务。“互联网+”对会计行业人才需求的改变首先体现在会计人员所服务的主体上。财务会计曾一度是满足企业各项业务要求的主力军,能够为企业的所有者以及众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1]。如今,現代化会计服务业入主会计行业,企业对于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必要的管理信息和决策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完成日常管理规划的管理会计人才也更为稀缺。会计行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由财务会计逐渐转向管理会计,这也正是“互联网+”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带来的新契机。

(二)“互联网+”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

“互联网+”旨在将互联网思维与各行业特点高度融合,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能力,催生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全新社会格局。在“互联网+”时代,构建完整的会计服务平台是会计工作关键[2]。企业要加强对财务数据的控制,增加数据量是唯一捷径,这就需要更加广阔、完整的平台来支持相关决策。作为会计人员,工作重点也应由传统企业会计的事后处理逐渐转圜至事前预测、事中分析,加强专业技术水平,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管理者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广阔空间。

(三)“互联网+”型会计人员的工作性质

从会计行业产生并发展至今,严谨仔细是每个会计人员贯彻落实的首要工作标准。随着会计评价体系日趋完善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平台的发展,会计队伍的职业素质也在逐渐提高。在“互联网+”会计行业中,对会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侧重点就在于会计服务的时效性上,高效率是“互联网+”对创新型会计人才的新要求。

传统会计工作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主要通过凭证、账簿、报表一类的财务数据。然而,为全面反映企业经济业务从发生到结束的过程,大多数企业完成各类月、季度报表都需要少则十多天,多则几个月的时间,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服务效率的提高[3]。“互联网+”会计行业让更多的企业会计意识到,静态财务报表也应动起来,提高自身的公用性,使即时财务报表的构想得以实现。

(四)“互联网+”型会计服务监管模式

“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人才的培养更多致力于综合性,目前“互联网+”会计行业的工作目标更是上升到对综合平台层面进行全面操控。对于传统企业会计的监督监管,我国政府主要实行分管并行、各司其职的原则。例如,凭证、账薄等相关资料交由财政部门全权负责;缴税、纳税由税务部门监督分管;证券资金类业务由证券相关部门部署管理;公司法人等注册登记业务归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诸如此类对于监管部门的明确分工长年累月实行下来,各部门已经有了自己的管理体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任务,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五)“互联网+”对会计人才的教学方式

“互联网+”给会计行业教学方面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如今,不止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大部分小规模企业也都引入了会计电算化软件核算经济业务,利用网上申报纳税这些便捷的途径进行税务申报。“互联网+”时代,会计教学模式也有了突破式的革新。“互联网+”会计教学主要针对两类人群,一类是面向企业在职人员提升在职专业技能,一类是针对想要得到系统教学的非在职人员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也不再受限于空间和时间,可以一对一面授,也可以通过网课教学随时随地畅享资源。随着“互联网+”会计的兴起,政府也支持线上及线下教学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培养新型“互联网+”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决策者做出各项决策的重要会计分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信息以及其他资料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实现对日常经济活动的预测、规划和管控。

传统的管理会计是基于报表类数据的静态预算进行机械反应,从而做出预测、控制和评价的完整体系。“互联网+”管理会计预期实现初步的智能化,根据需要调节工作重点,使趋于自动化的管理构想成为可能[4]。根据企业内外部财政环境及风险预测程度进行动态的预测与评价,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在实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实时调整,促进“互联网+”管理会计的转型升级,使其尽快步入正轨。

(二)构建“互联网+”数据平台

“互联网+”会计可以帮助企业构建完整的数据信息库,各分支部门向该信息库输送信息,彼此配合,大幅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这个强大的数据信息库依赖于高超的信息技术、大数据精算、数据云储存等众多卓越互联网技术。有了这个平台,各部门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监督、通力协作,以达到优化组织结构、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等目标。有了完整的数据库做基础,就可以准备搭建一个财务数据共享的线上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消除大量的手动任务带来的人力、财力消耗和可控误差,加强财务系统的自动化,使公式简单的数据走自动化流程。如此一来,大幅度转移了事后处理流程的工作重心,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耗费,并将此精力转移到事前预测和事中分析上。通过此网络平台还可以避免某些利益关联部门之间的暗箱操作,使线上统一程序必须按部就班地走相同的规则路线。

(三)建立“互联网+”即时财务报表系统

即时财务报表主要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同时也要把企业的内部和外部控制紧密结合起来。即时财务报表流程的初步构想如下。

第一,报表系统的内部结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本就同属会计分支,各司其职的同时不应相互分离,应在后台搭建财务数据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大平台,成为企业的数据中心,能够及时对接收到的会计信息进行整合。

第二,建立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近几年以其简易的操作和全面的功能颇受欢迎,企业可以在微信平台以账号登录的方式设立对内对外两个系统,并可以通过平台的公开留言内容了解企业自身察觉不到的问题。

第三,数据的后续分析。数据对内经过相关人员的技术处理可以用于企业调整内控。经上传至网站、公众平台等公开数据库,可供企業的信息使用者加以理解和分析,提供企业即时的财务信息。

(四)实行一站式监管模式

“互联网+”会计行业公约抑或行业规范的形成是政府监督监管部门的首要工作任务。在草拟该类文件的过程中,不妨由各企业结合自身特征出台具有规范意义的企业内部规范,并由监管部门进行调研分析,论证其可行性,以求在日后的监管工作中得到更大程度的认可[5]。监管部门对于公约、规范类文件的制定,不应把企业被动遵守作为目的,而是应该自上而下,以化解双向冲突为意愿,形成弹性的相互机制,使得“互联网+”新环境下的社会为创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

(五)开展“互联网+”线上教学

“互联网+”开启了线上教学的新模式。2019年末至今,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印证了线上教学的重要性,这一教育方式能够高度克服空间的局限,为“停课不停学”的实现开辟绿色通道。在“互联网+”会计教学层面,面向不同受众、不同层次的人群,可以根据其不同的需要开放各种课程。北方某高校图书馆在进行会计专业技能考前培训时,利用图书馆机房的空间和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同步教学[6]。大家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交流,还可以同步观看步骤操作等,避免了一对一教学的低效,能够使每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于某些流程步骤的解读。课堂之外,还可以通过线下课堂同步进行学练,一切程序都在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结语

“互联网+”大时代背景带来的影响与新媒体入主经济社会主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的会计行业作为在职人员比例相对超高的行业之一,也应责无旁贷地扛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旗。“互联网+”下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研究是一条长远的道路,但我国现在的社会经济水平能够给予我们足够的信心去把这条路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李家豪.互联网背景下财务会计管理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5):60-61.

[2]  应里孟.“互联网+会计”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新发展[J].财会月刊,2018,(7):23-29.

[3]  范珂.云会计下基于COBIT5.0的“互联网+审计”模式研究——以XX会计师事务所为例[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7.

[4]  张程睿.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人才胜任能力与培养[J].财会学习,2016,(15):215-216.

[5]  卢俊林.推进“互联网+”会计对策[J].财会学习,2016,(9):103,105.

[6]  刘晓光,张楠.创新型国家建设视阈下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绿色财会,2016,(6):36-39.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线上教学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