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由阅读向“悦读”转变

2020-08-07 09:00王乔福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悦读书籍习作

王乔福

曾经有人说过:阅读是人生的第一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由阅读向“悦读”转变。

一、结合年龄,分段要求

处于小学低段的学生,阅读一定要适量,千万不要给学生增加负担。对于儿童而言,阅读应当是快乐至上,要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并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如低段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中段学生要以“培养持续默读的能力”为核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中午和下午代管的时间,固定一个时段为“静心阅读”的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持续默读30分钟以上。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淀,对阅读需求更高了,这时,教师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要以班级读书会、读书笔记、经典作品解读、主题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深度阅读的快乐。

二、理解内容,激发兴趣

在句子阅读时,低阶思维的教学常常是把句子切断,进行分段的隔裂思考,段落理解和句子理解相似,过程常常是以段论段,只求本段各句的意思,全段的意思;而高阶思维的理解则会联系全文,联系主题及生活实际,进行多种思维方法而获得结论。如对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慈母情深》一文中的“震耳欲聋”的理解,低阶思维的理解是声音非常大,很嘈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引导学生提升到“工作环境嘈杂,工作条件恶劣”这个层面。但如果是高阶思维,则会联系上下文和文章表达的主旨上去理解,即能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坚持工作,表达出母爱的坚韧以及暗示我对书想到失魂落魄的程度。具体可以从七个层次去思考:一是字面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大;二是在句子中的意思,工作环境嘈杂;三是反映的意思,工作条件恶劣;四是上下文语境意思,自己待一刻都感觉难受与母亲却长期待着对比,体会母亲的辛苦;五是主旨意思,如此辛苦与恶劣的环境,却不弃工作、不舍离开,体现母爱的坚韧;六是暗含的意思,“我”是来要钱,可是感受到在这样的环境时开不了口,说明“我”的心里感受到母亲的艰难了;七是联系文脉逆思维,虽然“我”心里发生變化,可“我”还是吞吞吐吐地说出要钱来。怎么能这样不懂事呢?原来“我”已想书想到失魂落魄。于是,由“震耳欲聋”引出了“失魂落魄”这个词,两个词共同表达出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三、营造氛围,分享愉悦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阅读环境,营造读书的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结合班级文化建设,在教室里置放图书柜,建立起书报角及课外阅读展示墙等。各班级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以每周为时间单位开展集体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课余时间读的书籍及心得体会,分享成功的快乐。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朗诵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让学生阅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阅读习惯培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建立阅读的自信心,感受阅读的快乐,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积累词句,读写结合

在学生阅读书籍之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口语表述能力,并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书籍中的好词佳句,鼓励学生在习作时进行运用。教师要结合阅读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如带着学生去观看不同季节的美景,让他们结合积累的好词佳句,自己拟定习作题目,在积累、模仿、自我创作中学以致用,写出好的习作,进一步激发“悦读”的兴趣。

人生之美,美在心灵;书香熏染,完美人生。作为教师,要守住读书的底线,坚信书籍永远是最好的文化载体,读书永远是最好的学习手段,让书籍的阳光温暖学生的生活,用书籍的翅膀放飞他们的梦想,以书籍的浓厚底蕴去塑造他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

猜你喜欢
悦读书籍习作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