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 礼乐诗书润根魂

2020-08-07 09:00李青霖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0年4期
关键词:情趣情怀文化

李青霖

一切才能,无不以道德为基础。厚植人文积淀,滋养人文情怀,提升审美情趣,是培育人具备良好品质的佳径。

一、播下一粒种子,厚植人文积淀

任何一种积淀,都是滴水穿石的过程,沒有一蹴而就的捷径。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正如钱穆先生说的,应对历史抱有一种温情和敬意,因为这是我们自己民族的历史,而非别国的。

彩云之南,文明远昭。我的家乡曲靖,也叫爨乡,何为爨?兴字头,林字腰,大字底下火来烧。爨是一个古字,即烧火做饭之意。民以食为天,食以爨为先。古人认识到吃饭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所以专门造了这么一个五行合一的字。

曲靖有着悠久的爨文化历史。爨文化是自东晋经南北朝至唐天宝七年,爨氏统治南中地区400余年所造就的历史文明。其精髓是:兼容并蓄、唯才是举、与人为善、包容进取,提倡积极有为的人生观。

爨文化是曲靖独有的古韵遗风,面对历史的馈赠,作为曲靖区域内的学校,我们探索着将这份醇厚与质朴的情怀植入小学教育。情怀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虚无,课堂上的关怀备至是情怀,运动场上的共同参与是情怀,时时提醒的安全教育也是情怀,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还是情怀……

学校的环境美、整体美、艺术美、高雅美、文明美和浓郁的爨文化氛围和二小人的热情好客,给先后来校做学术交流的全国60余位著名特级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传统文化进校园,礼乐诗书润根魂;条条大道通罗马,根根琴弦奏佳音。我们提倡基于核心素养开展个性化的发展评价,让每个孩子信心满满,动力十足,情趣盎然。全国少儿组网球第一名刘淑君,全国小学生演讲决赛第一名余泊语等优秀孩子比比皆是。

把传统文化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相结合,让孩子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其幼小的心灵播下了与人为善、包容进取的种子。传承传统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把人内在的善调动出来。

二、培养一种品质,滋养人文情怀

20多年来我始终坚守小学教育一线,风风雨雨走过,酸甜苦辣尝遍,但热爱教育的初心从未改变!我总觉得,有情怀的人,往往更加真诚与平和。情怀可以大到贯穿国家之间的对话,也可以细微到人与人之间最默契的交流。

有人说,择业不慎,事业无成,择师不慎,入门不正。一直以来,我尽心、尽力、尽情做好每一件事情,服务好每一个孩子。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明白,1+1等于2是知识,但还要让他们明白,每天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有时候,比知识更重要。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但是教育可以让每个人无论在何时何地,处于何种境地,都闪烁人性的光芒。让许多人把远方的事情,当成身边的事情;把陌生人当成亲人,我关注一切,因为他们都与我有关。

常常以“五心四气三好两课一观”作为座右铭。“五心”:作为教师,我们所做的一切要让学生开心,让家长安心,让同事舒心,让领导放心,最终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四气”:让孩子们走起路来有朝气,说起话来有底气,坐下来有书卷气,站立时有松柏之气。“三好”:一笔一画写好字,一字一句读好书,一生一世做好人。“两课”: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让孩子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一观”: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以来,我校承担了两个国家级培训项目:云南省中小学教学副校长访名校,云南省特岗教师访名校,至今已经第十期,培训乡村副校长、特岗教师1000余人。众多来自全省各地的老师和校长们表示,参训期间总能在二小找到久违的感动。一位学员在自己的学习心得中写道:“在二小的校园中,不道往事沧桑,不理红尘轮回,只闻眼前花香,只取灿灿暖阳,时光与我深情相望……”

三、开启一种智慧,提升审美情趣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审美力,其实也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情趣,是人精神上的追求。人们对什么事物发生了兴趣,便去追求参与,从中获得愉悦。时间长了,就产生了感情,逐渐形成了情趣。

孩子从小吟诵着“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等一些经典美文、好词佳句,就容易分得清善恶美丑。

小学6年,按每周一篇唐诗、宋词等经典之作,让学生早读,午读,加上校园广播播放等,其积累量可轻松达到260篇。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无论是写“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的哀怨,还是写“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的旷达,皆为美化学生灵魂,富于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学生的审美情趣就是这样被慢慢滋润出来的。

情趣有雅致和粗俗之分。屈原高洁,常以香草、兰花自喻;李白豪放,多用名川、大山、美酒抒怀;陶渊明爱菊,郑板桥喜竹,其情趣都很高雅,品格亦很高尚。《红楼梦》里的薛蟠成天沉溺酒色,鸡鸣狗盗,仗势欺人,十足是粗俗之人。

每次去北京,我都要抽出时间去国家大剧院一趟,看的什么节目不要紧,歌剧也好,话剧也罢,重要的是置身于那神圣高洁的艺术殿堂,会获得一份愉悦的情志,能找到一份久违的宁静。

优美的语言和内心诗意的养成,是逐步融合的过程。王一川说:“美就是孔子在泰山之巅瞥见茫茫云雾中的天下;是陈子昂在幽州台上为之‘涕下的‘悠悠天地;是浮士德一生不懈追求的终极目的;是李商隐朝思暮想永恒的美人幻想……”

清·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苔藓却长出绿意,展现自己的青春。苔也会开花,如米粒般细小,却也像牡丹一样绽放。

这首20字的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唱哭了现场嘉宾庾澄庆、曾宝仪,也让亿万中国人在这一刻被感动。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

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芳华耗尽,初心不改。默默数年一轮回,一代新人换旧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做教育、写人生,最重要的是怀揣理想,坚守初心,于是事业就有了些神圣的感觉,人格就有了些诗意的光芒。

猜你喜欢
情趣情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爱情趣数字
谁远谁近?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四格情趣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