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易跌重预防

2020-08-10 16:02张继东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卧床骨质太极拳

□张继东

生活中,跌倒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跌倒是指跌伤、坠落伤、摔伤,包括同一平面的滑倒、绊倒和摔倒以及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老年朋友要认识到跌倒是可控可防的,不能都归咎于偶然或意外,同时要掌握防跌倒的具体措施,明白“锁住骨骼健康,远离骨质疏松”的道理,对健康的老年生活要充满信心。

老年人的跌倒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和药物因素。自身因素主要指自身的生理、病理状况以及情绪;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日常生活环境中(包括室内室外)存在的容易导致跌倒的因素;药物因素主要是指跌倒的风险与经常服用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而且多种药物比单一药物跌倒风险更高。特别是视功能退化、视力不佳的老年人,如黄斑变性者会对光适应反应迟钝,影响行动,或者视野损伤者对光色彩的辨识能力下降,对物体边界判定不清,容易坐空、站空、踩空。听力明显下降也会影响老人行动,一侧听力下降时,老年人就开始对空间定位迟钝,行走过程中往往躲避不及。因此,老年人要及时治疗眼疾,及时配戴助听器。

老年人跌倒致伤部位往往是头部、髋部、下肢等,严重者可发生骨折、脑出血等。50%的人因髋部骨折而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需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甚至关节挛缩、下肢静脉血栓等;同时还会伴有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引发死亡的几率大大提高。

老年人跌倒还会造成心理上的危害,调查显示,约有50%的跌倒者对再次跌倒产生恐惧心理,其中25%的恐惧者因此避免活动。

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并不是一种意外,而是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避和消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合理和谨慎使用药物以及保持良好的情绪可以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全国调查显示,老年人的跌倒有一半以上是发生在家中的,家庭环境的改善和家庭成员的协助显得非常重要。

老年人突然跌倒后,自己不要惊慌,保持冷静,仔细考虑自己的处境,若能站起来,休息片刻后就医;若不能站起来,应进行求助,然后静静地躺着,等待救援。若遇到身边有老年人跌倒,切不可急于搀扶,先呼叫老人观察其反应,尽可能避免搬动患者,更不能抱住患者的身体进行摇晃,应视情况及时拨打120电话。

除了要增强防跌倒意识,加强防跌倒知识和技能学习之外,老年人应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运动量应以体能和健康状态为基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保证安全。

下面的方法能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

有效应对身体机能退化:有远视、近视、散光等问题的老人应佩戴合适的眼镜,避免用眼过度。听力下降者佩戴助听器。尿失禁者每日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夜尿多者睡前少喝水,床边准备尿壶。此外,老年人使用降压药应观察血压变化,使用降糖药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每次使用镇静、安眠药后应立即卧床休息。在家吃这类药物时,尽量应在洗漱后吃,以防摔倒。

注意观察周边环境:老人要避免走过陡的楼梯和地面不平的路,注意利用楼梯扶手和拐杖。不拿过重的东西,搭乘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不要心急。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走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天亮前和天黑后最好减少出行。

进行适当锻炼:科学运动锻炼能保持或增加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减缓因衰老引起的关节僵硬,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保持骨骼健康等。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包括太极拳、散步等。其中,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健身运动。研究发现太极拳可以将跌倒的机会减少一半,是老年人保持平衡能力最有效的锻炼方式之一。

不要起床太急:存在跌倒风险的老年人,醒后应卧床1分钟再坐起,坐起1分钟再站立,站立1分钟再行走,不要醒来后立马起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着装宜舒适合体:老年人的着装也要注意。裤腿不要过于肥大或过长,鞋子大小要合适,尽量别穿系带的鞋,鞋底受损严重的鞋子也要及时更换。

增加家居照明:老年人对于照明度的要求比年轻人要高2-3倍,因此改善家中照明,使室内光线充足,也能较好预防老年人跌倒。在过道、卫生间和厨房等容易跌倒的区域应特别安排感应地灯;在老年人床边应放置容易伸手摸到的台灯。

加强营养:老年人要在膳食中注意给自己多补充营养,特别是钙质,从而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猜你喜欢
卧床骨质太极拳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