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院校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2020-08-10 09:21杨建军吕光辉何学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1期
关键词:生态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杨建军 吕光辉 何学敏

[摘 要] 针对生态学专业培养计划修订中专业核心课、选修课、实践课课程设置问题,选取国内11所高校的生态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分析其专业核心课、选修课的设置特征,并结合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探讨生态学专业建设中应重点建设的课程,以期为各高校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修改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 大类招生模式下的“三全育人”创新实践研究(XJJG201912)

[作者简介] 杨建军(1978—),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干旱区生态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1-0031-04    [收稿日期] 2020-02-07

一、引言

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生态学专业的发展有两次里程碑性的事件。一是2011年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生态学列为一级学科[1];二是2018年6月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态学科评议组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生态学二级学科方向发布会,对生态学科的二级学科方向重新做出划分,建立了由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修复生态学和可持续生态学7个二级学科方向构成的学科体系,这两次事件极大地促进了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在本科教育中,最突出的就是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既要符合当下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要立足于各高校的师资力量。国内各高校的生态学建设具有鲜明的特色,如内蒙古大学的草原生态学[2]、上海海洋大学的海洋生态学[3]、新疆大学的干旱区生态学[4]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师范类高校、农林类高校的生态学专业则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如师范类高校多以生物学为背景[5],农林类高校多以农业、林业生态为背景[6,7],由此造成国内各高校的生态学建设,尤其是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生态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时,明确主干课(核心课)、选修课的课程配置尤为重要。

二、国内高校生态学专业核心课程特点分析

以11所高校生态学本科培养方案中各课程出现次数作为频次,以课程频次/高校数量作为高校占比,以课程频次/课程总数作为课程占比,分析各高校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同时根据专业核心课的课程内容属性、学科属性探讨课程设置特点。

(一)国内各高校生态学专业核心课程特征(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55%~64%的高校将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生态学/基础生态学/普通生态学、植物学/植物生物学、动物学/动物生物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等5门课程列为主干课程,占所在高校生态学主干课程总数的13%以上,可见多数高校将生态学涉及的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普通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作为基本的主干课予以讲授;36%~45%的高校将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工程、生物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生物化学、种群生态学、遗传学/分子遗传生态学/遗传与进化生物学等9门课程列为主干课程,占所在高校生态学主干课程总数的9%~11%;18%~27%的高校将植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环境学/环境科学、生理学/生理生态学、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土壤学/土壤学和土壤地理学、细胞生物学、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物多样性、污染生态学等12门课程设为主干课程,占所在高校生态学主干课程总数的4%~6%。其余课程均占比较低,占比小于4%。

(二)课程学科属性(表2、表3)

从课程的内容属性来看,11所高校的生态学专业的理论型课程为35门,占主干课总门数的79%,技能型课程为10门,占主干课总门数的21%。可见,当前生态学专业的多数以理论型为主,技能型课程为辅。

从课程的学科属性来看,6门主干课程属于地理学学科,2门属于化学学科,2门属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23门属于生态学学科,12门属于生物学学科,课程的学科属性充分反映出生态学专业的交叉性、综合性。结合表1频次分布表,从23门生态学学科课程可以看出,超過5所高校将分子生物学/分子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生物化学、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生态学/基础生态学/普通生态学、植物学/植物生物学列为主干课程,涵盖了生态学基本理论、植物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进化生态学以及生物化学,这表明多数高校生态学主干课设计仍然侧重于生态学基础理论(19门),而对生态学应用的技能型课程设计(4门)仍然偏少。

三、国内高校生态学专业选修课程特点分析

根据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6所高校的生态学专业选修课程,可以看出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与个体生态学、3S技术/3S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城市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发育生物学、行为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细胞生物学、湿地生态学、保护生物学/保育生物学/保护遗传学概论、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全球变化生态学/全球变化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土壤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地理学、生态工程/生态规划与设计、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等20门课程在总选修课中的频次较高,超过了2次;其中分子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地理学、生态工程/生态规划与设计在5~6所高校中均有设置,可见此三门课程在选修课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在选修课程中,技能型课程包括蛋白质与蛋白质组学、地图学、高通量生物学与数据分析、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环境遥感、基因组学、景观规划与设计、农业生态系统与管理、生态建模、生态学模型、生态学研究方法、生态影响评价概论、生物防治原理与技术、生物技术学、生物统计学、数据结构、数量生态学、水环境多样性与环境评价、统计生态学、文献检索、现代植物病理学基础与应用、仪器分析、应用生态学、应用数理统计、植物营养研究方法、3S技术/3S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生物信息学、生态工程/生态规划与设计等28门课程(表4)。

四、国内高校生态学专业实践课程特点分析

从11所高校的生态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可知,多数高校均开设了污染生态学实验、生态工程与规划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学野外实习、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土壤学实验、生理生态学实验、基础生态学大实验,涵盖了微观生态学与宏观生态学的几乎全部实验课程,有力地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五、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均对生态文明建設[20,21]的主要内容做了详细阐述,本文对生态文明与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涉及的生态学专业课程有生态经济学、3S技术及其在生态学中应用、地图学、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应用、生态监测与评价、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工程学、土壤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影响评价概论等。

第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绿色发展方面。具体内容涉及生态水文学、生态经济学、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土壤生态学等课程。

第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方面。其主要内容涉及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生物多样性、生态水利学、水生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毒理学、应用生态学、生理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土壤生态学等多门课程。

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其主要内容涉及生态学专业的生态经济学,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保护生物学、自然资源生态学、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毒理学、产业生态学、资源环境系统分析、生态影响评价等多门课程。

由上述分析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中对生态学专业课程的要求多以应用技能型课程为主,且多为前文高校中的选修课,因此,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选修应用技能型课程的课程设置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4/201104/116439.html

[2]内蒙古大学生态学科简介[J].草原与草业,2014,26(01):63.

[3]张建恒,方淑波,吴惠仙,等.基于海洋学科特色的生态学专业建设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106-107.

[4]贡璐.基于干旱区特色的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110-111.

[5]范亚文,于丽杰,陈瑛.基于生物学背景下师范类生态学本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2):40-41.

[6]李旭霖,王继芳,崔德杰.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理科教育,2013(03):104-108+178.

[7]赵本良,章家恩,秦钟,等.生态学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模式与对策探讨——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3(04):61-63.

猜你喜欢
生态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探析
辽西地区油松造林的生态学探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论生态型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