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本位的story time教学新实践

2020-08-26 07:41王莉娟
关键词:儿童本位小学英语

王莉娟

摘要:在Story time版塊的教学中,以儿童为本位,以开展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产生兴趣,以整体认读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单词,以加强体验增加对文本的认识,以展开合理想象拓展文本,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儿童本位;Story time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3-0035-04

译林版《英语》的Story time教学,作为一线的教师,均已做过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为了教学的有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教师如何教,才有利于学生学得扎实,用得熟练。其实,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我们的立足点似乎要进行调整。广大教师应该更多地思考: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该怎么教?

鉴于此,在一次《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At the snack bar的磨课中,笔者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基于儿童,守住他们的童心,根据Storytime教学的课型特点,结合各种形式的“用英语做事”,让学生在感知、探究、体验中理解文本,习得知识,运用语言,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抓童心——灵活激趣,直入话题

《新课程教学法》中指出:“喜欢游戏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是他们成长发展的需要,是儿童认识理解和掌握世界的独特方式。游戏不但具有娱乐功能,也具有学习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游戏,不仅能抓住童心,还能随机展开教学,何乐而不为?

课堂回放一:

教学伊始,师生互动。

1.T:Today.I have some presents for you.What would you like?After elass,tell me please.So come on!

2.Do and say

T:Stand up.Follow me.

Hello.

Can I help you?

Would you like a pie?

What about a cake?

What would you like?

Anything else?

教师边说句子边做相应动作,学生跟着动起来。

3.T:You can do so well,Fhey are usetulsentences.We can use them at the snack bar.

这个游戏动感十足。在此,教师特意将本课涉及到的点餐用语先进行渗透。虽然大多数是新句子,但是学生并不会感到陌生,或是怯场。相反,他们感觉挺有意思的,可以在“说说做做”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并且适度缓解正式学习新句时的压力。而教师的一句话小结,为学生自然引出了本课的学习主题。

二、悉童心——整体呈现,铺垫单词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组织新知识的结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有意义的关联,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Story time教学中,对与文本话题相关的单词,不需要逐个解读、学习,可以采用整体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认读、练说,从而形成相应的知识链。

教学回放二:

引出课题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一些图片。

1.Look and learn

T:Wow! Look.a lot of nice food anddrinks.Miss Wang would like a cake.Whatwould you like?

SI:Id like…

S2:Id like…

S3:Id like…

T:We can eat and drink them at a snack bar.

T:What arc they?Now 1ets say together.

学生齐说食物与饮料单词,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进行正音。

对学生而言,美食永远具有无法抵挡的诱惑!教师以snack bar为背景,整体呈现一组靓丽的图片。强大的视觉吸引力,引得学生纷纷说出自己想要吃的食物和饮品。学生平时对hamburger.sandwich这些词均或多或少有所接触,他们敢说、乐说。交流过后,教师再次点题,并让学生一起把所有图中美食的英语说一遍。这时,教师细听学生发音,对个别读得不准的单词,适当示范、纠正。

在了解、熟悉学生的基础上,教师供学生之所需,想学生之所想,学生学得相当顺畅。在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

三、顺童心——丰富体验,厘清故事

就Story time而言,教学重心应该放在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上。在此,教师尊重儿童,顺应童心,为学生设计了一系列可以参与、体验、探究的活动,在不断的“用英语做事”中,让他们逐步厘清故事,掌握文本。

教学回放三:

1.Look and say

(紧接着上面的教学回放,多媒体呈现文本插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T:Look,Our friends are at the snack bar,too.Who are they?

Ss:They are Mike.Helen and Dad.

T:They are…(做动作,引导学生说)

Ss:Hungry and thirsty.

2.Watch and tick

1)T:What would they like? Lets watchand tick.

2)播放动画。

3)拿出作业纸,在相应的图片下打勾。

4)学生个别交流:What would they hke?

5)随机再学习单词。

6)学生一起回答:What would they like?

3.Read and find

1)T:Who would like these food anddrinks?Please read Page 38.

2)学生读38页内容。

3)交流,多媒体随机呈现图文。

4)Listen and read.(插图一、二对话)

4.学习:Anything else?

1)T:Look.a waitress is coming.What willDad say?Lets listen 1

2)播放录音。

3)学生交流,后随机呈现句子。

4)T:How about the waitress?What doesshe say?Lets listen.

5)呈现句子,播放录音。

6)学生尝试朗读:Anything else?

7)理解Anything else?(多媒体呈现:A.你想要什么?B.还要什么?)

8)听、跟读插图三的对话。

“Look and say”,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处处留意,做有心人。“Watch and tick”,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动画,一遍看完,拿出练习纸,勾出相应的食物和饮品。“看看”“听听”其实并不简单,需要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甚至达到专注,才能根据问题,捕捉到相应信息。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再次强化美食类单词,帮助学生加深印象。“Read and find”,让学生精读文本,找出不同人物分别点了什么餐。在听听读读中,感受在snack bar中愉悦的氛围。

在对插图三进行教学时,教师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言语水平,在引句子的时候,在“先听说——后呈现”与“先呈现——后听说”中进行着切换,形式富于变化,使得长句的化解与新句的处理都恰到好处。学生在尝试朗读、联系语境猜测中,增强了自信心。当然,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始终投入,思路清晰,大脑思维紧跟上活动节奏。

可见,“作为一种学习语言的文本,其实在教学时更为重要的逻辑是:思维比方法更为重要,方法比知识的准确性重要,具体知识的丰富多样性也比理解的正确与否重要。”

四、明童心——基于文本,拓展生活

常生龙在《让教育更明亮》一书中指出:“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且应该基于现实生活、关注现实生活、融入现实生活。”而这,也是学生所需要的。为此,在进行Story time的文本拓展时,教师应注意挖掘细节,抓住文本中的“留白”,让学生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进行贴合生活的语言实践运用。

教学回放四:

Lets talk

(在朗读文本、根据思维导图简要复述故事后)

1)T:Mike.Helen and Dad are at the snackbar.Where are Mum and Tim?Look,they arecoming.

What would they like?Please imagine!Here are some sentences for you!

(多媒体呈现:

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Anything else?

…)

2)学生小组活动。

3)展示(2组学生)

周末,是一家人轻松休闲的好时光,Mike的全家当然也不例外。当只看到Dad带着Mike和Helen在外面用餐时,学生已经开始进行猜测了。站在儿童的立场,教师也充分意识到了学生的好奇心—别急,Mum和Tim随后就到!这时,还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之前的Tim在忙什么呢?当然,这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什么联系,这里只作猜测,无需交流,可作为问题,待到课后去探讨。Tim和妈妈后来才到snackbar,肯定饿了,这时随机点餐,语境极其真实,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在所给语言的支撑下尝试“用英语做事”,既操练了语言,提高了表达能力,又增加了一次愉悦的点餐体验。虽短短几句,也需要学生的积极思考,唯有此,才能给出恰如其分的建议。

五、惜童心——自然而生。人文关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任何契机,留意兒童内心,时刻关怀,给予珍惜,让那一方净土始终保持纯净。

教学回放五:

在Watch and tick环节,学生交流“Whatwould they 1ike?”后,教师帮助学生随机学习单词。

T:They would like a cup of coffee.

Look.I have a cup of coffee here.Its acup.A cup of coffee.

T:They would like a glass of milk,too.

Look here,its a glass.Oh,Id like a glassof milk now.

T:You know.milk is good for children.Ithink you can drink some milk every day.

T:Can you drink coffee?

Ss:No.

T:Youre right.Coffee is not good for chil-dren.

教学回放六

在学习了文本,让学生跟着电脑中的音频逐句朗读后:

T:At the snack bar.Dad asks:What wouldyou like?

Helen asks:What about you,Dad?

T:So boys and girls,as a family,we shouldcare about each other.

(多媒体呈现一个爱心)

教学回放七

在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故事文本后:

T:They dont order too much food.Theyknow we shouldnt waste food.(多媒体呈现图片,辅助学生理解)We should save food.

教学回放八

在本节课的Ending环节:

T:Today were all very happy.We knowhow to order food.We cant waste food at thesnack bar.We cant waste food in ollr school orat home.

这节课中,教师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呈现,分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自然而生,既有对学生健康饮食的关注,又有对学生家庭亲情的熏陶,更有对学生爱惜粮食的温馨提示,亲切又富教育意义!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自然流露出的情感,学生定能埋藏心中。而这,正是:教育无痕,亦有痕!

当回过头来,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重新研究教学,我们发现:原来,Story time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可以让他们更真实地进行“用英语做事”,可以……相信,所有的课堂,只要基于儿童,定能打造出一片属于师生的艳阳天!

猜你喜欢
儿童本位小学英语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好玩”的教育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儿童本位,让儿童诗教学更高效
儿童本位,让语文课堂智趣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