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2020-09-10 07:22姜中涛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姜中涛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活动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以培养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为根本任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发展,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及想象能力等。文章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实施的具体策略决定着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研究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以此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 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检验知识,陶行知的生活化教学理念将生活与学习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用知识促使生活更加美好,用生活内化知识,促进知识的高效吸收。陶行知提出,教育和生活二者密切相连、社会也是学习的场所之一、学生的学习主要以做为主。高中数学作为工具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连,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实现知识的吸收与内化,从而更好地应用知识,实现学生数学思维、数学兴趣的高效培养。

一、高中数学课堂新课导入的生活化处理

以生活为背景的高中数学的课堂导入,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进入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将数学知识由易到难逐步引入的過程。陶行知说过,教育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参与生活事务中也可以不断学习知识。因此,新课讲授前,以生活素材为主题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实现课堂的导入意义重大。

在讲授《数据的数字特征》这一课时,重点内容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方法,通过不同方法来分析数据,最终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陶行知的生活理论中,最先提出的是“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在导入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遇到的数据处理问题作为素材导入教学。学生最熟悉的就是平均分,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一次考试教师都会计算各科考试平均分。在导入情境中,教师可以展示两个班某次数学测试的成绩。每个班人数都是50人,要求学生比较一下哪个班的效率更高。很多学生一致同意求出平均分来比较两个班级数学教学的质量。这时候,教师启发学生,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说某个班12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多,有的老师说某个班成绩波动小比较稳定,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实际上,比较高分段人数和成绩波动性大小,也能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受到教师启发后,学生展开想象,进一步深入思考数据处理的方法,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向学生展示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概念。

数据处理这部分知识和生活联系密切,单纯以课本知识呈现的顺序,通过讲授法向学生讲授概念,学生很难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学生经常遇到的情境,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激发他们的生活体验,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进而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户外践行模式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还包括教育和社会密不可分,他认为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学校,无论是学生还是社会上的人,都需要运用知识和方法来处理社会事务。同时,在社会中,人们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社会这个大学校,探索能否引导学生在社会中展开学习实践,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有理数、无理数、小数、自然数、实数等数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将一组数据进行详细的归类。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对集合的学习,能够以集合的形式将符合条件的数进行归类,并能够准确判断不同集合的大小、不同集合之间的关系等。在向学生讲授了集合、交集、并集等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借助户外游戏的方式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将班上学生身高分为不同区间,如141cm到150cm、151cm到160cm、161cm到170cm、171cm到180cm、181cm到190cm,并在操场上画出这些区间,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真实身高,站在相应的区间内。很快学生就站好了。随后教师又提出:男生身高160cm到170cm的站在一起。立刻,符合要求的男生又站在了一起。教师询问学生:男生身高161cm到170cm的集合,和全班学生身高161cm到170cm的集合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根据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学生能够很快回答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交集。教师接着询问学生:如果班上要组建一个篮球队,那么应该从哪个集合中选拔五位篮球队队员呢?学生提出要从171cm到180cm中选出5位身强力壮的男生。通过设计生活中最常见的篮球队队员选拔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

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社会即学校”为指导,将课堂迁移至户外、社会,将常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学情境创设的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三、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的培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要点之一是“在做中学”,将学习的方式从传统的听和写拓展为操作实践,在做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操作,不断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应用,进而实现迁移。陶行知的“做中学”教育理念还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主体性、以死记硬背方式为主的教学弊端而开展的。因此,核心素养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优化组织形式,结合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开展教学实践。

在教学《简单的几何体面积和体积》这部分时,教师讲授棱锥、棱柱、圆柱、球的体积之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文字的形式标注一个棱柱中的不同棱长、底面周长和高,要求学生根据棱柱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棱柱的面积。同时,小组之间利用所给的硬壳纸,制作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棱柱,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空间直角坐标系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解答立体几何问题最常用的工具,学生通常是在图上画空间直角坐标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要求每一组的学生把塑料棒作为空间坐标的X轴、Y轴、Z轴,针对不同的几何体模型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有的学生以长方体文具盒的顶角作为空间坐标系的原点,有的学生以棱柱形橡皮的底边上一点作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指导学生直观地观察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进行实践操作,建立数学模型,结合模型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四、结语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从生活和教育的联系、社会和教育的联系以及教学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这三大核心要素展开教学研究,体现了生活化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和数学教学之间的联系,从中探索规律与策略,为构建高效的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古莹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有效性方法探析[J].高考,2020(01):92.

[2]陆丽.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学数学,2019(21):62-63,65.

[3]齐红.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学周刊,2019(32):74.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