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2020-09-10 01:04饶克泰
学习与科普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

饶克泰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已然深入教育工作者的理念之中,随着素质教育和新高考形式的教育改革,深入探索新教育形式,培养与巩固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能力。高中数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教案设计与教学进度都需要以教材为主,因此需要在教材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理念。需要教师把握新教材中核心素养教学的基本方向,利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利用生活化情境教学创设教学新教材的和谐教育氛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

引言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对数学文明发展史以及文化价值的深刻体会,利用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对数学有充分的热爱之情等内容。从抽象角度来看,需要深刻理解数学思想和相关概念理论,从具象化角度来看,需要利用数学方法工具解决生活实践问题。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范围相对比较抽象,知识体系相对复杂,随着新高考的教学改革,摒弃了一些不必要的知识模块,对重点基础知识范围进行深入探究,主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解决方案的思维能力。

一、把握新教材中核心素养教学的基本方向

新版高中数学教材与旧版不同,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新版教材根据新高考大纲要求,对一部分必修知识模块和选修知识模块不做考察要求,但是在教材中仍然会体现相关知识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1]。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基本方向是了解-深入探究-实践运用的良性循环体系,因此新版本的高中数学教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层递进进行理论教学。并且鼓励教师与学生开展各类实践环节,将生活化问题的数学求解方式进行拓展,进一步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设计能力和学生的生活问题实践能力。新高考数学教材主要考察高中生对数学思维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能够从生活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求解方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逐步推算出结果,完善高中阶段的知识体系建设。因此教师应当及时把握新教材中核心素养教学的基本方向,时刻牢记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达到建立健全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二、利用模块化教学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生对建立与完善知识体系并不擅长,因此需要教师利用新教材的模块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新版本高一教材为例,通过建立函数概念、性质以及应用三个层面的知识模块,针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三角函数多个知识体系分支,实行模块化教学[2]。高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等相关信息化工具,协助高中生建立与完善知识体系,对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探究,将知识点实现树状或者图状展开,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在新教材基础上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以高一必修第一册为例,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主要针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幂函数在生活实践问题中的应用求解,第四章函数的应用主要针对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生活实践问题中的应用求解,并且通过建立问题模型的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之后利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问题求解,形成闭环,为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三、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学设计科学性

随着新高考形式的改革创新,教材也需要遵循科学性和全面发展的宗旨进行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教材需要遵循核心素养培养方向,全面深入探究数学思想与方法,根据实际生活问题引入相关理论概念,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科学思维方法与问题求解能力体系[3]。教材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完整性,遵循新高考形式的考试大纲,对知识点进行增删,完善学科教学设计方案。以新版本高一必修第二册的《立体几何初步》为例,在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后,根据学生对三维空间的掌握能力,依次教学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形成空间立体思维。利用平面结构的面积公式逐步推导到三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逐步演算空间结构内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立体几何章节的知识结构严格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级递进的教材设计方式,遵循科学性和完整性原则,能够对学生三维空间想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构建和延展。

四、利用生活化情境创设和谐教学氛围

高中数学课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不仅需要学生深入了解相关概念理论,还需要具备推理分析、建模、多累问题求解等能力,因此教学过程难免会显得枯燥。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利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方式,构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以新版本高一必修第二册中《统计》和《概率》为例,都可以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建立相关模型进行问题求解。统计方法可以应用在信息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疾病管理等多个领域,概率可以用于计算生活中的排队问题、随机问题等領域。利用不同计算方法,学生们可以在生活化情境中寻找到比较适合自己学习节奏的学习方式,能够解决多种相似问题,利用解题技巧以及相关概念进行建模以及推理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良性循环,师生之间的沟通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范围相对比较抽象,知识体系相对复杂,随着新高考的教学改革,摒弃了一些不必要的知识模块,对重点基础知识范围进行深入探究,主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解决方案的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教案设计与教学进度都需要以教材为主,因此需要在教材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理念。需要教师把握新教材中核心素养教学的基本方向,利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利用生活化情境教学创设教学新教材的和谐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军用.高中数学校本教材落实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24.

[2]丛淑环,郑向华,赵晓东,温洪亮.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0):9.

[3]厉功园.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材使用与研究[J].高考,2019(30):82.

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 366300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材核心素养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