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分析

2020-09-10 07:22任芳 吴茜 潘妍妍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网络教学

任芳 吴茜 潘妍妍

摘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者关联密切,同向同行。网络教学下,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进学校各类课程向思政课程发展模式靠拢,使“课程思政”融入到课程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现优质人才的有效性培养,对此,立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任务,分析网络教学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的机遇,提出网络教学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思政课程”;网络教学;“课程思政”;模式;协同育人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高校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机制”,该思想理念的提出,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施指明方向。而网络教学下,更能够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的践行与落实,发挥“课程思政”教育成效,促进思政课程融入到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成效。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任务

(一)课程体系的配合价值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对自身专业内容的区分较为细致化,同时,每一个专业以及学科从本质上、教育上以及精神思想上都存在一定的关联,这助力于学生生活发展,给予学生引导性教育价值。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强调学生全面性发展,所以学校应发挥学科教育优势,推进专业学科知识的连接性,开展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一个全面性的教育体系。尤其思政课程教育模式,其与各个学科教育关联密切,因此,在推进“课程思政”理念实施中,以思政教育为导向,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开展协同育人模式,但在此过程中,需要学校各个学科课程体系的相互配合,以此达到良好的育人成效。通过学科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取长补短,立足于学生发展实际,开展有序的学科教育教学模式。

(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高校教育现状提出的重要思想内容,为高校教育教学革新指明方向,也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之魂。因此,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即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立德树人进行,以此彰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施价值。

(三)课程教学多元化特征

思政课程具有多元化教育特点,而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的开展,需要彰显课程教学的多元化特征,以此达到其根本性育人价值。课程教学多元化特征,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实施中,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开展多元化的课程教育组织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思政”中进行学习,获取较多的信息资源。

二、网络教学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机遇

(一)网络教学的支撑

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下,网络教学的生成为其有效性实施提供契机,不仅拓宽了协同育人实施范围,也丰富了协同育人实施内容,达到协同育人实施的有效性。首先,微课、慕课等平台的生成,为学生网络学习提供支撑。学生借助微课、慕课能够在线学习、获取相关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信息内容,践行“课程思政”理念,使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学习专业课程知识,更能够发挥专业课程思政性,促进学生多方面教育,助力于学生职业化发展。其次,网络教学下,微信、QQ为师生课题、课程信息的交流提供便捷性。学生与教师借助微信、QQ能够在线实现教育。诸如:在线讨论相关的课题信息,集思广益,在相互合作、配合下帮助学生解析教学困惑。因此,依托于网络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信息的广泛推广,彰显协同育人教育价值。

(二)翻转课堂的支撑

翻转课堂的生成,对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颠覆,助力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开展与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模式借助翻转课堂模式,能够通过人机互动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在线获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信息,深化学生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信息的认知与理解,并在课后教学中巩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而促进学生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可以说,网络教学下,翻转课堂的生成,拓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实施广大,进而凸显高校教育开展价值。

三、网络教学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树立新的教育思维

网络教学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模式实施,需要树立新的教育思维,推进“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教育中的融入。首先,树立整体性教育思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以及学科课程教育从本质、教育层面存在相似处,其在教育的实施中,需要推进多课程体系的融合。而“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多学科的融合提供契机。因此,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导向,构建完整的协同育人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其次,树立协同育人思维,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为导向,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推进协同育人教育体系在课程教育中的实施。最后,树立网络教育思维,针对网络教学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带来的优势,需要以网络教育思维为导向,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向网络化层面深化。

(二)构建网络协同育人平台

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中,以网络教学为导向,构建网络协同育人平台,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在网络环境中开展与实施。开展网络的协同育人平台,符合学生教育发展需要。因此,在构建网络协同育人平台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微信、QQ等平台中开展网络协同育人平台。例如:运用微信公众号开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促进学生融入到其中,获取相关的“课程思政”信息内容。同时,借助网络教学模式,开展人机互动的教学活动。例如:构建协同育人信息数据平台,为学生知识获取提供支撑。

(三)提升教师协同育人能力

网络教学环境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需要提升教师协同育人能力,以此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融入到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首先,教师需要具有信息素养,能够灵活的运用网络技术、平台以及APP软件等,为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开展相关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其次,教师应具有“课程思政”教育能力,能够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实施。最后,教师应具有师德,以自身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结语

网络教学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十分必要,推进“课程思政”落实到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协同育人根本性价值,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在网络教学下得到有效性实施,彰显学校教育教学开展的价值。因此,网络教学中,必须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而彰显协同育人教育价值。

參考文献:

[1]范天娥,谢昊飞,黄庆卿.“课程思政”在《物联网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65-66.

[2]王慧,张芸香,郭晋平.形成性考核在“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高校《城市生态学》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29):178-180.

[3]田玲,周晓璐.“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创新探索——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J].电子商务,2020(09):88-89.

[4]潘虹,邓静文.网络教学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38):120-121.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网络教学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