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班级学困生的改善方法

2020-09-10 14:54董超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小学数学

摘要: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这个世界上也正是因为存在不完美的人,才能够衬托出优秀的人,如果所有人都毫无瑕疵,没有一点能让别人挑出毛病的地方,那这个世界就不存在天才了,因为所有人都一样,当然,那些不完美的人虽然有缺点,但也正是有了这些缺点,才代表着他们拥有上升的空间和机会,之所以存在哪些没有获得成功的人,只是因为他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或者适合自己的道路。

关键词:改善学困生;小学数学;激发兴趣;言语鼓励;制定计划;树立榜样

一个班级中总会存在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并不是因为贪玩,自身不愿意努力学习而导致的学生成绩不理想,相反,他们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学习非常刻苦、非常认真,但是最终仍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对他们多加关注,根据他们身上存在的不同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进步。笔者本人结合了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学习效果的研究,在本文中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本人的拙见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一、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一个东西或者是做一件事情最强有力的动力,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有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相反,如果学生对于这门学科一点兴趣也没有,单纯因为家长和教师的督促,那么学生对于学习的態度就不是一个积极的态度,他会觉得学习只是一个他不得不完成的任务,那么他学习的出发点就会大不一样,这个学生就很难透过表面发现更深层次的内容,也就不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灵活运用。

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内容时,如果直接就开始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会让整个课堂显得中规中矩,缺乏趣味性,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向学生们讲述一下是哪个数学家最先提出“角”的定义,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定义,这样从一个小故事引入课堂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课堂的学习中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小游戏,当时是包含课堂练习的小游戏,比如让学生进行抢答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角,这些角分别属于锐角、钝角还是直角,这不仅能够把所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的区别并学会如何判断。

二、适当言语鼓励学生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挫折,毕竟天才只是极少数个别的存在,而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普通人,总有自己无法理解的某一个方面,但是小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容易受到打击,对于学困生而言,更容易遇到学习中的挫折,这可能会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从而放弃自己,自暴自弃,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教师除了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部分内容时,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主要是通过对一个立体图形的观察能够联想出这个物体某一个方位的平面图形,或者通过一个物体不同角度的平面图合成一个立体图形,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学生本身的基础能力不同,那些本身空间想象能力不错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容易一些,对于学习不是那么顺利的学生,教师绝对不能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放弃,应该耐心加以引导,只要学生取得了一点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进行鼓励,让他明白自己是可以做到的,不要丧失对自己的自信心,学生一旦得到了肯定,就会更加努力的学习,这时候教师在加以指导,学生在自信的时候接受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

三、专门制定学习计划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课内容包括方法是适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加以自己的理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取得不错的结果,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在这种模式下无法适应,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这些学生为他们制定不一样的学习计划,可以通过课下谈话以及作业批改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者是阻碍学生进步的因素,换一种方式引导这些学生。

例如,在学习“一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部分内容时,有些学生就会联想到之前学习的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对于那些学困生而言,他们可能找不到两者的相通之处,无法做到将以前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在的问题融会贯通,毕竟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路,可能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这种办法是他们所无法理解的,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这些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寻找不同的讲授方式,比如单一的数值加减不好理解,教师可以选择用其它方式辅助讲解,对于算式12+15,可以让学生在草稿纸上先画12个小圆圈,再画15个小圆圈,最后数一数共有多少个小圆圈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如果是减法,就先画出一定数量的小圆圈,减数是多少,就划去多少个小圆圈,这是对于数值较少的做法,数值较大时可以进行拆分,比如对于51+38,可以先算5+3得到的结果就是十位上的结果,然后计算1+8就得到了个位上的结果,然后对应数位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结果了。

四、适当树立学习榜样

一个人若是自己做一件事情,他没有一个可以作为对比的参照,对于这件事情的结果就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执行过程中也无法调控进度,但是如果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可能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别人有一个启发,学习亦是如此,如果只知道闷着头自己学自己的,很容易陷入一个死胡同中,教师可以给学困生找一个适当的学生作为榜样,让他朝着自己的榜样学习,这样他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这一部分内容时,这部分内容主要就是学习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联和转换,因为前面学习过加法,所以会先从加法部分引入课堂,几个相同的数值相加就可以转换成乘法,比如3+3+3+3=12也可以成3×4=12,除了两者之间的转换,还需要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快速掌握,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迟迟无法理解、无法记忆,于是我就找到这几个学生了解情况并向他们建议可以找到班里对于这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请教,向人家学习。给学生挑选榜样的时候赢定要注意,挑选的榜样与该学生之间的差距不应过大,要考虑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否则容易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反而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总是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和原因的,对于学生而言,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经验,所以他们可能发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或者找不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本身的学习经验就很丰富,而且从教之后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对于大部分的问题都有一定的解决方案,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改正,争取早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参考文献

[1]杨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5)

[2]苏洁.浅析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4(01)

董超超 山东省威海市温泉学校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小学数学
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