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

2020-09-10 06:53韦春秀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5期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小学语文

韦春秀

摘要: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将问题作为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前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部分内容,然后在课堂中通过部分释疑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课堂实施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以往教学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提问环节并不重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因而需要革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但是,教师不能盲目开展课堂提问,设置问题要有一定的目标,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让提问真正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一、利用学生思维闪光点,直接提问

思维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条件。学生的学习活动会让思维高度集中并非常活跃,他们能够在活跃思维过程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分析问题,增强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思维的活跃度,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从被动到积极主动的探索,实现了语文学习从依赖性到积极主动性,让学习活动更加具有实效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敢于大胆发问,抓住学生在沉思中的学习状态,巧妙发问,提高问题探究的能力。利用问题探索情境,可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之中。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岛》一课时,教师采用挂图直观展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直观了解,此时可以直接发问:“请你利用一个词形容……”很多学生脱口而出:绿树成阴、鲜花遍地、万紫千红、五颜六色、绿意盎然、景色宜人……学生的思维打开后,精美的词语络绎不绝。接着,教师再次提问:“看了这些画面,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每位同一边享受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有趣的海龟、栖息在茂密树林中的各式各样的鸟等,加上配有背景音乐,他们兴趣盎然,从而自然的进入到阅读过程之中。通过视觉和听觉方面获得美的刺激,教师话锋一转,可以适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想去这个地方看看吗?”学生的兴致调动起来,每位学生都被带领到美丽的西沙群岛,畅游这个美丽的地方。通過多媒体创设情境,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兴趣盎然,主动参与课堂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当然,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与认知能力,合理设计问题,并找准契机进行导入,实现全员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提高课堂质量。

二、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有效解决问题

在以往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环节时,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提问的方式,然后教师解答问题这种形式展开教学,这种方式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教

学效果,但是会使课堂教学枯燥无趣,还不能呈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时,不能只是一味地为学生解答问题,应注重组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首先应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分小组的过程中应建立在组内差异、组组同异原则的基础上,这种情况下合作探究更加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的形式也应发生转变,不能运用以往封闭性问题,而应多多运用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就是指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许多答案都是正确的,这种情况下才能使问题教学法充分发挥作用价值。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动物?为什么这些动物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在开放性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能更加深入融入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在有效解答问题的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和耐力比较弱,常常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无法专注于学习,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教学问题,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来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构建语文体系,为接下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最终使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并主动探究课堂内容。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同学们去过森林吗,见到过小兴安岭吗?森林中都有哪些树木和动物呢?大家是不是对这些植物很感兴趣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兴安岭中都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吧。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对整篇文章进行了阅读,并结合老师的问题对内容进行了归纳,以此增加见识。除此之外,学生掌握了其中的字词,丰富了语言结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总结,发现和学习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拓展思维。教师要利用好课前、课中和课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宁永红.对小学语文问题引导法的实践探究[J].科幻画报,2020(07):66.

[2]王娟.浅谈小学语文问题式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31):120.

[3]余艳璇.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施问题式语文教学[J].新课程(中),2018(03):26.

猜你喜欢
问题式教学小学语文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试论语文课堂上的问题教学法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问题式教学, 串起化学课堂的精彩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