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构建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2020-09-10 07:23程佩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物理信息化

程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对于理科型的人才要求量越来越大,物理做为一门极具理科性的学科在学习上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判断能力。物理到了初中才会被学生所接触,说明物理是具有一定难度性的学科,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物理中是有一定学科压力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当代信息化技术水平,积极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将小组合作运用到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用小组合作的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课堂构建起学生学习物理的桥梁。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物理;信息化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在新课标的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越来越被强调。依赖于信息化的物理教学,可以有效的体现初中物理学科的实践性和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帮助学生快速的构建物理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要想办法培养实现信息化的物理教学,科学的规范课程内容,主动利用小组合作以及各种教学手段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设置教改小组

由于物理这门学科在学习上具有抽象性,在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小组探究问题设置的难度性,不要造成学生学习物理上的学习压力。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重视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态度情感变化,在课下积极的和学生建立师生沟通渠道,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科学规范的设置教学内容,来保证小组合作在信息化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另外,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可以将课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讲解。结合相关的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提供教学设计材料,帮助学生完成小组合作信息化物理教学的课件设计,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新教材关于分子热运动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小组学习学情有整体分析。在初中生关于分子热运动的学习时,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是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太成熟,对于分子的微观模式观察能力较弱,还需要教师逐步引导。其次,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将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课堂上应该收获的知识,对于分子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用所学的关于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扩散的现象。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PPT准备材料,并科学的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保证每个小组8~10个人,由于PPT的制作在初中生阶段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就可以从时间和人员上进行大的分部,保证学生对于PPT物理相关教学课件制作的兴趣,避免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另外,由于初中学习任务较紧,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轮流制的模式进行PPT制作,如果甲组进行关于“分子热运动”这一节PPT的制作,那么乙组就提前做好下一节PPT的制作。教师要注重自己提供材料的合理性,首先让制作PPT的同学明白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保证学生进行PPT讲解时对于其他学生知识传播的到位性,另外在学生进行课堂讲解过程时,教师要积极的关注学生的课堂讲解情况,将学生课堂讲解的优点和缺点共同指出,有利于之后其他小组进行PPT制作参考。同时,教师在学生进行PPT制作过程中,要积极的鼓励学生,保证学生进行这一教学活动的热情。在这一小组完成相关PPT制作与讲解时,不代表其他学生就可以没有任务。教师可以让不制作PPT的学生探索其他的关于生活中分子热运动的现象,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二、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物理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注重把握生活中的要素来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度。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于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不足,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小组合作任务难度性,锻炼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物理这门学科要在物理探究实验中进行教学,学生的亲身体会物理后才会懂得物理的乐趣,培养自身的物理学习兴趣。学生在进行物理探讨后会提出相应的物理问题,这是学生开始进行自主思考的前提,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利用信息平台进行课程专题讲解,提高課程效率的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教师在物理课堂过程中要注重物理道具的应用,大量研究表明在物理课堂上使用相应的教学工具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方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在进行物理实验讲解后,教师要注重对于在信息化的物理教学平台应用,实现小组合作的课后教学探讨。

例如,在人教版新教材关于“热和能”过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相应的试管酒精灯以及支架等,在试管内装相应的水,并用橡皮胶塞住管口,用酒精灯加热,让学生观察水沸腾的现象,设置问题“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能量发生了哪些转化?”,让学生自行探讨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实验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引领学生分析能量变化过程得出结论,在酒精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化学能逐渐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而由于水的沸腾对于活塞做功,让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由于班上同学较多,避免不了一些同学由于人多而看不到实验细节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手机录制视频,并将相关的实验视频传送到学生的学习客户端,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的视频观看,这不仅可以保证每位学生对于实验的观察性,还有利于学生之后的复习。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构建师生共同交流的互动窗口,让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就日常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发表到平台中供小组之间互相探讨,共同解决,这样有利于提升班级凝聚力。为了调动学生积极的提问问题,教师就可以在客户端设置问题统计,对一些优质问题进行小组加分,实现对于网络信息化物理教学的充分应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实验感受记录到平台作为学习日常进行小组日常成绩的统计,提升学生的小组竞争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物理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理解物理知识概念,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教师要在把握学生小组学习情况的基础下,构建自主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紧紧围绕物理教材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现象进行物理知识探讨,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学生和课堂紧密联系,培养探究性思维,实现小组合作在信息化物理教学中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褚珈宁.小组合作构建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04.

[2]任文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20.

[3]唐林.探究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6.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初中物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作文评改“五步曲”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