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2020-09-10 10:05慕永安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意义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

慕永安

摘 要: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设计教学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然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学学习能力也有所不足,这就需要应用问题导学法,以教学问题作为其自主学习的驱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本文介绍了初中数学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意义,并提出了有效应用的策略,希望能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应用意义;策略

引言

初中数学是教学中的重点,学好数学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发散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所以要开发研制新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随机提问、教学内容导问,让学生进行思维锻炼,这样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是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进行分析,供相关教育人士进行参考。

1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更加注重学生这个主体的学习探究。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问题导向法的应用可以解决现阶段教学理念转变下的困境,保证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问题导学法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究和解决。另外,导学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正确的知识。因为问题的设计是基于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就能正确地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问题导学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有正确的方法和知识结构。这样,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中,学生就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2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可能是因为社会压力或者是受各方面的影响,教师都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更加看重学生的分数,以分数决定学生的好坏,认为分数高学生的能力就强,但是老师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思维方面,成绩高的学生能力并不强,而且创新能力也是比较差。一些老师可能因为教学任务的制约,用灌输的方式进行讲课,这样会使学生没有更好地掌握做题技巧,在做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没有思路的现象。在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记忆公式下只能死记硬背,这样学生会掌握不牢靠,常常出现忘记的情况。

3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的策略

3.1结合实际生活,创造问题情境

问题导学法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的,所以数学课前也是需要学生进行预习的,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时候有一个感知的能力,自己不会的地方要更加认真听讲,这样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且能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创造情境进行学习,这样能使学生从抽象的概念中认识和把握教学知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老师教学的方向。在问题情境下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以趣味问题激发探究意识

趣味问题导学能够让初中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激发其探究性的学习思维。这能有效解决学生消极学习的问题,营造共同学习的氛围。在趣味问题的设计中,教师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问题中知识的联系,确保问题的提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探究的意识。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就可以抛出问题“大海中没有标志物,怎样确定自身的位置?”,以具体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想,建立想要寻找答案的意识。

3.3以递进问题引导知识理解

递进问题導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主要的应用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知识逻辑推理为基础,将数学知识的概念和解题思路做递进问题的设计,逐步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以保证其自主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平行线及其判定”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将判定的定理以递进问题作引导,组织学生做验证分析,以保证其对概念的全面认知,也锻炼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效教学。

3.4巧设问题,联系生活,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学以致用

利用问题导学法不仅仅是让学生容易集中精力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生活和数学相联系,拉近数学和学生的距离,让数学和学生有亲近感。[2]数学从本身来讲,抽象性非常强,这是因为数学知识虽然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实际生活中能够提供的模型是非常有限的。比如函数就很难找得出模型,在没有模型的情况下,数学就显得略显枯燥了。如果教师能够在生活中有限的模型里突出数学知识,学生学起来就会兴致勃勃,饶有兴趣,比如我们教授图形知识,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图形,在这个问题下可以举例。如自行车上有三角形,教师可以讲解三角形的作用和三角形不变形的特点;马路上有菱形,在介绍菱形的同时,也提示同学们见到马路上的菱形就是前方有人行横道。这样既学了图形,又扩展了交通常识,也会让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这些图形,更好地掌握图形。

3.5以生活问题强化应用思考

生活问题导学是以知识的应用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做相应的思考。这是激发学生应用知识的有效方式,并能改变传统反复式的习题练习模式,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主动性。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其知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较为普遍,教师就可以将旗杆的测量、墙面的垂直等问题进行设计,然后引导学生应用勾股定理,提升其应用知识的灵活性,也拉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这将有助于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形成。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新课改下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有效进行,并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向法时要注重问题设置,保证中学生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想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神华.新视角下“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为例[J].福建中学数学,2020(4):33-35.

[2]方建红.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5):52.

[3]樊玉成.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探究[J].才智,2020(7):179.

猜你喜欢
应用意义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纤维支气管镜ICU治疗严重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意义探析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乙肝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