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4 11:58邓玉贤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情境教学兴趣

邓玉贤

摘  要: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带有一定情緒色彩场景的过程,旨在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尤其在小学教学中,对小学生起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教学的多种形式来构建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本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兴趣;思维;情感共鸣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小学生初步建立数学理念的重要过程。因此,完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迫切且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而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并以数字、符号为载体呈现到学生面前,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并难以引发他们的学习乐趣,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将数学知识赋予趣味化的特点,并将课堂构建出情境的模式,不仅能够给学生更多情感层面的体验,帮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还能够唤醒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性,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构建故事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生具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并且相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他们更加喜欢聆听趣味化的故事,并能够出现代入感,进而乐于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以此引发对故事中有关问题的探究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而言,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一定的故事情境,这样不仅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给他们一定的情感体验,还能够以故事为导向不断使他们产生探究动机,以此促进学习活动的进一步进行。

在笔者引导学生学习“四则运算”时,为了增加学生探究的兴趣,笔者则提出了这么一则小故事,即:有一天,小明的妈妈给他出了一幅对联,对联的内容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其中,上联下联都是一位老人的年龄,问这个老人多少岁了?这样的故事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以此增加了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在笔者的引导下,能够使学生结合故事情节与所学知识列出算式“2×60+3×7=141”或者“2×70+1=141”。这一过程使学生对四则运算的算理过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同时也为他们学习四则运算法则奠定充分基础。可见,通过故事情境的有效构建,能够引发他们的无意注意,以此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置问题情境,唤醒思维意识

设置问题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问题的设置不仅能够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还能够引导学生不断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鉴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设置课堂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以问题为探究内容,使他们感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还能够在问题情境的背景下,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以此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目标。

在进行“简易方程”教学中,为了使学生通过观察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笔者首先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即: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接下来运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并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即:怎样变换能够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往天平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天平两边各放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同样一个茶壶呢?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以此使他们初步体会到等式的基本性质。可见,通过问题情境的有效构建,能够唤醒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三、创设游戏情境,增加参与意识

游戏活动一直是小学生热衷的一项活动。通过游戏活动的展开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具体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再组织学生展开趣味化的游戏活动,一方面,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发挥能动性的空间,使他们真正“学有所乐”,还能够寓游戏于活动中,增加他们更多的参与意识,进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在“小数的意义”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亲自体会到小数产生的过程,笔者组织学生展开“我说你涂”的游戏活动,比一比,谁又快又对。其中,每个学生和同座组成一组来展开游戏活动,规则为:同座一个说小数,另一个涂色或口头表达小数的组成。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还帮助学生将直观观念与抽象的数学符号之间建立了联系,进而深化了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表达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此帮助不同的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

四、建立生活情境,引发情感共鸣

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并作用于生活。相比较数学知识而言,小学生接触生活中的事物更频繁。基于这一特点,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构建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积极融入到具体的场景中,以此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够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亲自体会的情况下完善知识的自主构建。

在笔者引导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相关知识时,为了使学生亲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笔者首先以“逛超市”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以此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于是,展示超市打折商品图片以及价格,让学生自主选择两件商品,并请他们计算出商品的总体价格。这时,课堂被置于生活化的大背景下,并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由于任意两件商品都是学生自主进行选择的,因此在计算商品的总体价格时,使他们感受到小数加法学习的必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意识,使他们产生了探究小数加法运算法则的求知欲。于是,以这一生活化问题为研究对象,笔者引导学生展开后续的学习活动,以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与小数加法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现如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构建变得越来越重要,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积极有效地构建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使课堂焕发出生机的活力,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经历探究新知识的全过程,同时,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海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11):177-178.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情境教学兴趣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