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09 10:36左瑜
新一代 2020年21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左瑜

摘 要:记叙文阅读是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记叙文语篇的分析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本文将基于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六个部分,探讨此模式在高中英语叙事文体语篇阅读教学的应用,旨在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关键词:拉波夫;叙事语篇分析;英语阅读教学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语篇中语言点的讲解,阅读教学往往趋于表层化和碎片化。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让教师开始意识到语篇分析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深学生对于不同类型语篇的理解,熟悉常见的语篇类型,把握其特定的语篇结构、表达方式和文体特征(2017)。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于语篇类型和结构的分析必不可少,而叙事语篇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类型,更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基于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对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 4 Body Language中COMMUNICATION,NO PROBLEM? 进行分析,从中探讨该模式在高中英语语篇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一、拉波夫叙事模式分析

拉波夫(1972)认为,叙述的句子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的,他将完整的叙述语篇分成了六个部分,他们分别是: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果或者结局以及回应。点题是指叙述故事之前对其的简要总结,主要回答 “What was the story about?”。指向是对故事背景的介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以及环境等,是对When,Where,Who等进行描述。进展是对故事本身发展过程的描述,主要回答“What happened ?”。评议用于表述叙述者和他人对所述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主要回答 “How was the story?”。结局是指对以系列事件结果的叙述,是一个故事的结束。主要是为了告诉读者“What happened finally?”。回应用来点名主题,让读者意识到故事的终结。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从点题到回应很好的概括了整个叙事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叙事性文章都包含每一个部分。以下是基于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对高中英语语篇进行的分析。

二、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语篇分析中的具体运用

此文本选自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四Unit 4 Body Language。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题为COMMUNICATION,NO PROBLEM?文章以作者在机场接外国的留学生为切入点,引出本单元的中心话题——身势语,最终指出文化背景和身势语是密切联系的。

(一)点题

点题是在叙事语篇中对故事的概括。本文标题COMMUNICATION,NO PROBLEM?点明了本篇文章的关键词——交流,同时也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读者在读完标题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谁和谁交流有问题?为什么交流会有问题?有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这些疑问,读者会更有兴趣往下读完整篇文章。

(二)指向

指向是叙述者对于故事所发生的背景进行介绍,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等。该语篇第一段的首句——“Yesterday,another student and I...went to the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to meet this years international students——就传达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这些重要的信息。“yesterday”表明了故事是发生在昨天,文章对于活动的叙述会用过去时态。“another student and I”说明了故事开始的人物。“the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而“meet this years international students”则体现了活动的内容。第一段的背景介绍让作者对故事的发生有了一个简单的概念。

(三)进展

进展是指故事的进行和发展,有一定的顺序。该语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主要讲的是几位外国留学生在机场见面时相互打招呼中呈现出各个国家身势语的不同,叙事的顺序是基于时间,以留学生到机场相互见面的顺序,同时揭露了这背后的文化冲突。故事从”the first person...”,到”then followed by...”,再到”then Akria Nagata from Japan came...”,又到”Ahmed Aziz...was from Jordan...”,最后到”Darlene Coulon from France came...”,这一系列人物的出场都体现了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

(四)评议

评议是对故事的评价和议论,一般出现在文章末尾,也可能贯穿于文章之中。例如在文章的第二段中写到”I guessed that there was probably a major misunderstanding”,作者以第一人称对人物所发生的活动进行了评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让读者了解到文章的写作目的不单单是为了介绍人物的出现和相互打招呼,而是为了深挖打招呼方式之间的差异,以及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作者也在接下来的第四段进行了一个更清晰的评议,作者认为 “No all cultures greet each other the same way,nor are they comfortable...” 从而引导读者去发现这背后的根源——文化差异。

(五)结果或结局

这部分是对故事中人物活动的总结和反馈。本语篇的第五段也就是最后一段更多是作者对于事件发生所作出的评议。作者写道 “ These actions are not good or bad...” 对于不同国家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中间所产生的误会,作者不认为是谁对谁错,也是文化的差异,更是在引導读者要了解各国文化,尊重文化差异。这部分也体现了进展与结局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而评议能贯穿于全文之中。

(六)回应

回应是回扣主题,前后照应,反映故事背后的意义。文章的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作者写道” studying international customs can certainly help avoid difficulties...”,这正是对本篇文章的标题——COMMUNICATION,NO PROBLEM? 所做出的回应,所以语篇的尾段,更多的是发挥着“评议”和“回应”这两项功能,而不是作为故事的结果或结局。

总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语篇结构模式是对语言组织规律很好归纳与总结,但终究不是一层不变的,因此也需要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更加灵活,善于反思,将此理论更好的和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Labov,Wiliam.1972.The transformation of experience in narrative syntax [M].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许立新.培养高中生英语语篇结构意识的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03).

[3]邹长虹.简论英语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 [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教学
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浅谈图示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启示
探析普通私立高中生英语阅读学习困境及对策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语言知识的有效积累
构建多元图式,促进有效阅读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如何让批判性阅读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