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2020-10-11 09:18丁文刚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3期
关键词:肝胆胆道排气

丁文刚

(惠民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山东 惠民 251700)

肝胆管结石属于临床普外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肝胆管结石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和右上腹疼痛,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利影响,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会引起化脓性肝胆炎、肝脓肿以及肝硬化等各种并发症[1]。开腹手术是临床中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不过该方法具有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以及并发症较多等问题[2]。为了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本文回顾性研究了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临床确诊为肝胆管结石,且均通过磁共振成像、腹部B超等检查方式确定了结石的具体位置。按照患者病历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参照组中女性24例,男性31例;年龄为32~70岁,平均年龄为(46.63±6.25)岁。试验组中女性22例,男性33例;年龄为31~70岁,平均年龄为(46.48±6.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了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具体方法为: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处理,将患者的胆囊进行常规切除之后,再将其胆总管前壁部位切开1~2 cm,通过取石钳将其体内的结石取出。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胆道镜检查患者的胆管是否存在残留的结石,若仍然有残留的结石,则将其取出,直至完全清除完结石为止。手术完成之后,给患者予以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和胆管T管引流管[3-4]。

1.2.2 试验组 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处理,通过气腹针对其腹腔进行穿刺,将人工气腹建立起来,使其保持13~14 mm Hg的压力[5]。随后通过四孔法操作在患者腹部行穿刺孔,使用腹腔镜从其脐周穿刺孔中穿过,予以入腹探查。待明确患者腹部具体情况之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找到其胆总管第一段的部位,采用纵行的方式切开其前壁部位,切口长度控制在1.0~1.5 cm,首先清除较大的结石,随后通过胆管镜对患者的肝内总管、肝总管和胆总管下段予以探查,在彻底粉碎结石之后,给患者予以放置和固定T管[6]。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肝胆管直径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肝胆管直径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肝胆管直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肝胆管直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肝胆管直径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3 讨 论

肝胆管结石的致病原因较复杂,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传统手术方式需要开腹操作,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创伤,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之后患者的结石残余率和复发率等也较高,这些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7]。此外,传统的肝胆管切除开腹手术不仅需要较高的治疗费用,而且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导致很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8]。

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经济性高等特点,因此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9]。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除了具备上述优势之外,还能够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结石,有效避免了结石残余和复发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方式能够对患者肝内外胆管内结石的具体情况进行明确探查,从而使手术人员能够充分地掌握结石的具体数目、位置和直径大小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取石手术,能够避免传统手术中盲目取石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其中胆道镜探查的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对肝胆管结石精准、直观的手术治疗[10-11]。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肝胆管直径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蓝永文[12]在其研究中发现,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43.5±8.6)mL、术后排气时间(27.3±4.9)h、住院时间(6.8±2.1)d均明显优于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的患者的(208.9±40.1)mL、(63.8±10.9)h、(13.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极大地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其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肝胆胆道排气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敬民深处见肝胆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