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为语文教育注入新血液

2020-10-20 22:34张红彩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

张红彩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方式走进课堂,教育改革也顺应时代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指明前进的方向。想让现代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就必须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成为教学过程的载体,让语文课堂与时代接轨。“教有方法,但无定法,重在用法,贵在得法”多媒体的运用让教学方法多样化、具体化、形象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在乐中学,在学中有所感有所悟,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语文的魅力。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新方式

一、多媒体教学

在网络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数字电视,网络教学已经不再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沟通、交流、学习,教育也少不了互联网的加入,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为教学载体,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

二、多媒体对教师的作用

(一)多媒体让教学目标更明确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可以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少、慢、差、费”,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识记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学目标不再单一,语文教学中遵循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达到“三维目标”之外,还应根据学生情况让教学达到教师心理的预估目标,即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

多媒体通过多种方式教学让教师能够比预计更快的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对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也会通过努力不断达到要求。比如在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时,教学目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那何谓有感情,如何评判?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学录音或视屏,让学生细细赏析品味课文的情感,学生会模仿录音进行朗读,此时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有感情。在学生模仿的过程中就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

(二)多媒体让教学过程更有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再卖力,学生视而不见昕而不闻,对教师讲课毫无兴趣,这不是教师教的不好,而是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不想学,怕学,这样的教学如何谈教学成果,更无教学效率。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为主学生跟着学.新课改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多媒体的运用贯彻了教育新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多媒体计算机创设的交互式学习则可以按照学生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尊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多媒体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新课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投影仪进行课文讲解,在课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外知识,教学全过程都在借助多媒体进行学习交流,教学过程不再单调无味,而是充满诗情画意。

(三)多媒体让教学质量更优异

统的教育方法是教育改革的奠基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传统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学生文学修养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仅仅只依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是难以将语文知识教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扩展,从学习语文中扩展到学习社会,学习世界,学习人生。

传统教学方式缺乏一种活力,难以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在教学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僵局,语文课堂不再是毫无生机的课堂,多媒体介入教学领域,特别是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调动了课堂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气氛高涨,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

多媒体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通过对比来得出结论。同样一所学校,一个语文老师,两个学习情况差不多的班级,一个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生学,就利用粉笔黑板进行教学,而另一个班级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教师与学生互教互学,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传统教学方式学习的班级按部就班,并无多明显的成绩,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班级活跃性很高,课堂氛围良好相比传统教学班级来说有更明显的进步。

三、多媒体对学生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改革都是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所有的教学设备和方法都是为教学服务,致力于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人才强国的伟大战略。多媒体的使用辅助了学生学习,实现与现代化知识的接轨,多媒体与教育方法配合使用,方法得当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1)多媒体让学生看的更广阔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此说明教育不仅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把眼光放在更广阔的世界,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传统教育教师讲学生想,但教师毕竟能力有限,仅口头向学生描述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听见不如亲眼看见,多媒体集合“声、文、图”为一体,互联网科技延伸世界各地,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教师用多媒体视屏播放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已经当今中国的国际形势和日本国家的形式,通过视屏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以前的旧社会腐败落后,当前的中国国盛民强,单凭靠教师讲学生并没有太强烈的情感,而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壮美河山的图片时学生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二)多媒体让学生悟的更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父亲不同背影的图片,并配以悲伤低沉的乐曲,引导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进而回昧自己以往与父亲相处的点滴事迹,完成第一层次的联想。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层面:如果在你上学的时候你父亲不辞辛劳送你去学校,在你需要巨额学费的时候把辛苦攒下的钱给你,不皱一下眉头,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再进一步拓展:你为自己的父亲做过什么?如此的层层联想就会超越眼前、生活和作品的境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更多,此时播放小视屏《父亲》更让学生领悟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一个感悟的平台,引导了学生悟的方向,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的感受课文,领悟情感。此时教学目标也达成了,也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多媒体的独特魅力。

(三)多媒体让学生走的更远

从小的方面讲,语文是各个学科的基础,利用多媒体语文教学将更好的为其他学科打好基础,当基础牢固了其他学科也会不攻自破,学生全面发展,将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远。教育是终身化的,学生通过多媒体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积极的,会促使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止步于义务教育阶段结束。

从大的方面讲,语文不仅只是一门课程,更是中华文化,语文教育致力于让学生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并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对于当今文化流失严重的局面,青少年学生有义务有责任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利用多媒体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之美。

四、结束语。“当今教育要加快教育产业的发展,转变观念,把教育作为产业来管理和经营,面向现代化,实施教育创新,合理配置资源,使教育产业与经济发展保持平衡。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方式的改革,多媒体的运用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和灵活性,教育方式需要创新,语文教育更是要走在创新的前列,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语文教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