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0-10-21 21:29黄玉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小学生教育

黄玉玲

摘  要:我们知道往往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上,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德育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与人之间交往密切的过程中,行为习惯上的细节问题对一个人的发展尤为重要。小学生处于成长关键时期,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家长的行为对小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个不经意动作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成为学生学习的模板,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本次研究探索行为习惯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对人才的需求也非常要,不仅仅需要知識型和技能型人才,同时对人才的道德水准和人格素养也有一定的考核标准,使其能够适应当下经济形势的发展[1]。小学教育作为学生的基础教育起始阶段,教师要对传统的小学教育进行改革,将德育教学和日常教学相结合,以“先做人,后做事”的准则,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行为习惯养成作为德育教育中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对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学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

一、学校教育背景下的行为习惯教育研究

(一)制定行为习惯规则约束学生行为

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在脑海中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准则,在他们的脑海中认为不能做的事情就不会去做,而对于充满好奇、第一次接触的事情,无论这件事情好与坏,他们往往会进行尝试,为了避免学生犯错,教师要制定一套规范的学生行为准则,告诉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违背行为守则要求[2]。当学生有了一根指挥棒对其进行约束后,违背道德行为准则事件发生的概率将会大大减少。规则的制定要突出民主的特色,学生在参与学校和生活事务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个试误的过程,每一次出现的差错都会让学生铭记犹新,因此每一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都会知道哪些事情能够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所以,规则的制定可以在一次班会课上举行,让全班学生将自己认为应该被约束的行为说出来,比如,不尊重他人行为、上课迟到、爱说闲话等行为。随后要针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可承受范围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当学生出现违背行为准则的现象时,前两次以口头和书面检讨教育为主,第三次开始以作业和劳动惩罚为主。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同,行为准则制定完成后,教师应该将其拍照发送至家长微信群,让家长进行评价和改进。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行为习惯教育

在学校学生虽然是以知识学习为主,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将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本身就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针对语文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求学生自己熟读一遍课文,归纳文章的生字词,将不懂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标注其拼音和意思,优美的句子要理解其适用的情境;随后,学生要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通过思维导图来展示故事的发展顺序[3]。例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教师要求学生归纳楚王总共嘲讽了晏子多少次?晏子是如何进行应对的?文章告诉了我们怎样一个道理?试着评价晏子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的人。设置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保持动脑学习的好习惯,养成生字词积累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练习行为和错题收集习惯培养,新课教学中,教师要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新概念引入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养成趁热打铁的练习习惯。每一节课设置一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之间组成探究小组,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课后教师设置分层作业,基础题、中等题、拔高题分别以6:2:2的数量设置,培养学生重视基础,适当拔高的课后学习习惯。在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展开高效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的终生学习有促进作用。

二、社会集体活动中渗透行为习惯教育

学生很多行为习惯都能够通过社会集体活动来表现,社会集体活动实际上就是模仿社会生活,将社会中常见的情境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以集体的形式交流合作完成活动任务,实现活动目标。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突破困难解决问题,对组员的行为和思想有所包容,因此集体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为了让活动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约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开展羽毛球集体活动时,将班上学生分为8个组,每个组7人,以小组之间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羽毛球集体活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意识强烈,为了争夺第一大家都拼尽全力,活动中发现有的组学生出现单打独斗,不团结的现象,比如,混双比赛中,一直在队友的区域抢夺队友的球。有的学生还出现恶意犯规,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些行为都是社会集体活动中小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告知学生错在哪里,这种行为在活动中和社会中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并对犯错严重的学生按照行为准则要求进行惩罚。

三、家庭教育背景下的行为习惯教育研究

家是学生的避风港湾,在家庭中学生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因此,很多小学生在家和父母之间由于代沟等原因造成家庭之间的矛盾不断。例如,有的学生在家里随意和父母吵闹,吃饭过程中不注重餐桌礼节,和兄弟姐妹争夺零食、玩具等等。在家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树立在父母中良好的形象。家庭教育背景下的行为习惯要求家长在家里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自己的孩子要严格要求,对错误要严格指出。家长多和教师沟通,让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开展家校联合模式下的行为习惯教育。让学生不仅在学校能够保持良好的行为态度,在家中同样也能够约束自己,让好的习惯真正的内化在学生心中。

五、结束语

小学是心理结构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刻,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科教学,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制止学生的坏习惯,发展学生的好习惯。在各中教学形式和教学场所中,将行为准则内化于心。

参考文献:

[1]孟婕,解海云.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J].中华少年,2020(03):41+43.

[2]张志萍.小学班主任关于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32):15.

[3]王海鸿.浅谈农村小学特殊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现状与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9):115-116.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小学生教育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是小学生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