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中“折线统计图”的教材分析与问题设计

2020-10-23 09:16平艳霞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问题设计小学数学

平艳霞

摘要:当前,不少课堂存在提的问题过深、过浅、过散等情况,教师对教材研读不足,教学目标意识不够,提问随意性较大,缺乏明确指向性。统计与概率是《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2001年的“统计观念”到2011年已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则是统计与概率教学的核心目标。文章以“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与问题设计为例,谈如何活用教材,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分析;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0-0196-01

1.明晰教材的知识点设问

我们处理的数据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定比数据。不同的统计图表适合展示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同类别的数据表示的功能也是有差别的。例题张小楠6-12岁身高的情况,是一组按一定次序连续变化的数据,即定序数据,既可以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也可以在折线统计图上表示,也就是说条形统计图的包容性更强(定序数据、定类数据均可表示),但是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很难关注到其发展变化,并把定序数据中“序”的功能弄丢了,而折线统计图虽不适合用来表示定类数据,但能更好地体现定序数据的“序”带来的变化,也就是课标中的可以更好地看出他的发展趋势,以便对未来发生的情況作出科学的预测,所以例题的素材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是最适合不过了。在学生认识了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信息后,教师在这个节骨点设问:那你觉得张小楠同学的身高情况,是用条形统计图还是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更为合适呢?理由是?让学生明白了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张小楠的身高是多少,还能清楚地表示他的身高变化情况,还能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预测呢,这也就是折线统计图独特的魅力所在。

2.紧扣教学的目标点设问

“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也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的目标之一。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在练习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背景:要想向外地游客推荐一个更受欢迎的地方,你认为制作哪种统计图更合适?要想预测该旅行社2019年武夷山旅游的人数,制作哪种统计图更合适?让学生根据现实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激发学生对两种统计图的对比反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感受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这也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内容。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在练习环节,设计了美丽星球上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有烈日炎炎的撒哈拉沙漠、冰天雪地的南极、温暖如春的三亚、四季分明的北京,并根据教学目标设问:每幅统计图分别代表哪种气温?让学生对比分析,对号入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3.围绕教材重难点设问

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之前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同的结构特点,都有标题、日期、横轴、纵轴、都标有数据,纵轴一格都表示几厘米等。不同点之一是折线统计图中有点和线的结构特点,而了解折线统计图中点和线的结构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折线统计图数据进行简要的分析,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出重点,设计了以下问题。先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教师提问:“折线统计图和以前学的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这样就把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相同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对比,再把重心放在不同点即“点”和“线”的理解上。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由数据本身所能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基于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判断和预测。因为这种判断和预测属于一种个性化的归纳过程,既需要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问题背景和数据特点,也需要它们对这个过程所蕴含的不确定性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为了突破难点,以三组问题巧妙设问。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从6岁到12岁,她一共长高了多少厘米?其次,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从几岁到几岁张小楠的身高增长得最快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最后,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更加全面地理解折线统计图所蕴含的信息,更加准确地把握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

4.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的设问都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折“线”的“增减变化”的特点,突出本单元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总之,数学教材是数学文化的精华,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上文中围绕教材素材,以“折线统计图”的教材分析与问题设计为例,探讨了教师如何活用教材,围绕明晰教材的知识点设问、紧扣教学的目标点巧妙设问、教学的重难点设问等等,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高月萍.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学习活动设计——以《折线统计图》为例[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9,(11):78.

[2] 丁爱平.把握数学本质培养核心素养-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026).

[3] 周实然.当前《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教学中值得重视的两个问题[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6):90-91,93.

[4] 刘阳.以问启知——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J].新课程(教师版),2011,(6):238.

[5] 马燕青.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以《圆的面积》为例[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19,(10):151-152.

[6] 卢清荣.在对比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俞正强“折线统计图”教学片段赏析[J].江西教育,2016,(8):59-61.

[7] 赵兆兵.在数据分析中感受数据的魅力——《折线统计图》练习片段与赏析[J].教育视界,2015,0(4).

[8] 陆敏娟.让课堂洋溢灵动的气息——“折线统计图(单式)”教学片段赏析[J].江西教育,2010,(14):38-39.

[9] 丁杨华.巧妙沟通发展学生统计观念——苏教版《折线统计图》教学片段赏析[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11):6-8.

[10] 吴正宪,鲁静华,张秋爽,张娜.会说话的数据,让决策有依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堂教学实录[J].小学教学,2019,(22):14-18.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问题设计小学数学
精设计,巧提问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