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体育教师的不懈追求

2020-11-06 05:24姜兆友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习评价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姜兆友

[摘要] 德育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旨归。依据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功能和特点,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有必要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以下策略:教学目标的定位渗透德育、教学设计的创设观照德育、学习评价的实施凸显德育,从而使德育观念在学生生命世界中落地、萌芽、生长,肩负“育德”使命的体育教师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体育教学;德育;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学习评价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体育,强调要通过先进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教育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的根本目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也提及“要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纵观历史,许多教育学者提出了关于体育教育的论述,如蔡元培先生的“健全人格首在体育”,就抓住了体育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教化育人这一“牛鼻子”,彰显了体育教育对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独特功能和价值。那么,体育教育如何渗透德育、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本文试以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初一年级(水平四)“游泳与技能练习”模块(以下简称“游泳与技能练习”模块)为例,探索体育教学“育德”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渗透德育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育教师应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以及目标引领内容和方法的思想,将德育要求渗透到教学目标中,将德育内容具体化为每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实现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德育效果。

【教学案例】笔者在设计“游泳与技能练习”模块教学时,安排了8个课时。学习目标如下表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把德育大目标细化为教学小目标,再落实为模块教学中的学习细目标,即在着眼整体的前提下,从局部上观照内容并有序推进,使德育目标与模块教学目标有机衔接。体育教育的德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生动活泼、新颖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感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等多元发展。案例中,笔者将学科教学的短期目标融入“立德树人”的德育大目标中,把每堂课、每个教学模块要达成的短期目标置于学生成长、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之内,以促进育人目标的落实。例如:第1学时的学习目标3是“消除怕水心理,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游泳的乐趣,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在该目标的引领下,笔者设计“问答”环节启发学生思维,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怎样克服水对身体的浮力”“怎样才能换到气”等问题,让学生在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反思不足、获得进步,正确认识挫折的原因,保持良好的心态。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和练习,让掌握动作的学生进行展示和表演,提高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完成动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激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困难。第3学时的学习目标包括“增强腿部力量,养成勇于纠错、处事果断的良好品质”,笔者让学生列举自己在体育活动中果断决策的事例,有学生分享了自己在水中游戏比赛中根据场上的形势变化果断作出决策行为的经历。通过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使学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培养学生勇毅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设计的创设:观照德育

教学设计不是生硬的,而是生动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以必要的情境素材为载体,通过精心设问呈现学科知识。教学设计也不是空洞的,而是充实的,在活动任务解决的过程中观照德育理念。教师要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活动环节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进行完整化、结构化的体育学习,形成丰富的、深刻的、个性化的运动体验,以便更好地完成德育任务。

【教学案例】在“游泳与技能练习”模块第1学时的学习中,笔者做了如下教学设计:

体育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要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勇敢顽强、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力争让每位学生更能、更强、更健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对于运动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促进他们更好地形成运动专长;对于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所学的运动项目上有所进步。要创设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使每一位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步,感受和体验体育学习的成功感和乐趣,提高体育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案例中,笔者预设在水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喝水、呛水、耳朵进水、疲劳等,所以设置“快乐钻水洞”游戏。游戏规则是两名学生站立水中双手对拉形成一个大的“山洞”,整组学生手拉手,依次憋气从“山洞”内滑行钻过,目的是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勇气与信心,让他们克服困难、掌握动作。笔者认为:在不同的练习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和比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比赛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如公平、诚实、友爱、礼貌、尊重等,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案例中,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国际体育仲裁裁决孙杨禁赛8年”事件,旨在让学生讨论和分析体育活动和比赛活动中发生的较典型的违反道德的事件,并相互评价事件相关人物的道德表现,以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三、学习评价的实施:凸显德育

学习评价是衡量学生表现的有效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进行观察、诊断、反馈、引导和激励,衡量课程目标和德育目标的达成程度。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学习评价,用多元评价助力立德树人,凸显德育功能。

【教学案例】在“游泳与技能练习”模块学习中,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4个学习团队,每个学习团队6人,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应为团队的成功而付出努力。教师根据团队表现情况打分,关注团队完成任务的质量、时间以及合作行为、进取精神、意志品质、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等表现。模块学时结束时,每个团队的所有课堂表现总分即为该团队中每个成员在该模块学习中的平时成绩。笔者制作了三张评价表,分别用于学生自评、团队互评、家长评价,以督促学生将体育与健康学习和日常生活相融合,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体育品德。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应立足德育,选择多元评价内容,注意多种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强调多元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

合理的评价内容。教师要评价学生的体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以及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更要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情感表现、意志品质、人际交往和合作行为等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内容的反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与健康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多样的评价方法。可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对体能、知識与技能指标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比如等级制评价、分数评价,对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指标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如评语式评价。还可使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注意观察与记录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表现,可以用口头评价的方式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信息,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态度。在期末评定时采用终结性评价,写出评语反馈给学生,通过总结进步提出希望,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

多元的评价主体。为形成育人合力,更好地实现德育效果,既要采用教师评价,也要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发挥其他人员如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体育实习教师、班主任、家长的评价作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优良品德在学生生命世界中落地、萌芽、生长,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的体育教师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学习评价教学目标教学设计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