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020-11-23 14:29劳玉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6期
关键词:空乘乘务航空公司

文/劳玉

以新时代为背景增强空中乘务专业人员的数量与素养,是所有航空院校及企业需要尤为重视的问题。空中专业具有特殊性,对人员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在建设与发展空中乘务专业之际,需要脚踏实地向前发展,积极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培养高职业素养的空中乘务人才做准备,打开空中乘务人才的就业渠道,助力于空中乘务人才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获得成功。

一、空中乘务专业的建设

(一)认清发展形势,树立目标

随着世界大环境的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有所增强,无形中为空乘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对空中乘务专业人才的就业带来严重冲击。航空公司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招收飞行人才和机务人员,还需要大量的空乘人员。由于各航空公司之间的发展目标大有不同,导致其招收人才标准也不尽相同。专业课程不同,学生就业无法形成统一规定,无形中使空中乘务专业的就业率大大降低[1]。校企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师资队伍素质没有达到预期中的理想标准,都会为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消极影响。为此,一定要认清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大趋势。

(二)确定校企业合作模式

自从空中乘务专业开设以来,已经为相关航空公司和社会输送了大批量的乘务人员,但这并没有真正满足航空公司对空乘人员的实际需求。空中乘务专业本身具有特殊性质,对学生的专业性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在招收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之际,可以由航空公司与专业院校的教师共同招收学生,严格参照空乘人员要求录取学生。由于校企合作可以形成由录取到就业的一条龙链条,基于此学校需要拉近与航空公司及企业之间的距离,协同制定教学计划,以便于航空企业和公司直接面向学生进行招聘,帮助学生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率。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让空乘服务专业的学生在大三或大四期间直接到航空公司实习,这种方式是真正让学生到实际的工作场合进行工作,能够使其了解到自身学习到的知识是否真正可以得以应用,自己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哪些方面可以继续努力。与此同时,企业也能告知学校应培养怎样的工作人员,为后续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带来正面影响。校企合作能让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体系时,依据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内容考虑,保证其实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三)师生之间良性结合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不仅对学生有利,对教师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专业院校在建设师资队伍之际,需要对专业教师进行细致培训,邀请教师走入民航企业,参与培训中心的培训工作。真正地走入航空院校和空乘培训基地,与专业人员交流意见,学生要有配合教师的意识,及时与教师沟通自身在专业方面存在的疑惑,以便进一步明确前进方向。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良好互动,令学生主动与教师倾诉自己的问题,再由教师针对常见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解决,提升问题的解决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2]。

(四)与民航企业合作,保障学生校外实习

近几年,专业院校致力于强化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条件日益提高。现阶段,专业院校均已建立多个专业实训室,供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但实际训练并不等同于实习,实际训练活动发生在学校内部,而校外实习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以保障学生在日后遇到工作难题时可以灵活应对。加强与民航企业的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有助于全面培养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当然在校外实习结束后,需要对学生进行考核,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态度认真。

二、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

(一)优化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进一步衡量空中乘务专业办学质量,一定要将人才培养工作列入日程。空中乘务岗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远远超出想象。空中乘务专业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空乘市场,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开发与设计专业技术课程的过程中,专业院校可以聘请岗位经验充足的乘务员进行教学,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空中乘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外在形象与内在涵养协同提升,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专业品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以形体课、普通话课和英语课为主的空乘人才培养模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空乘专业的发展形势与需求。现阶段空乘人才,不仅要拥有靓丽的外观形象、超凡脱俗的气质和超强的语言能力,还需要掌握客舱安全管理技能与服务技能。为此,学校和教师需要深入开发课程,加强融入安全管理课程、客舱营销课程和客舱服务等主干课程,加强乘务人员形体训练、形象设计和播音技能训练等。学校需要积极创建模拟课程、模拟客舱、空乘形象设计室和航空救护实训教室等专业设施,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提高空乘专业人才对飞机客舱的感性认知,做好专业建设的优化工作,加强与航空公司的业务交流,搭建以专业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此同时,专业院校还可以将空中乘务专业打造成市内特色专业,以优势专业建设为目标,推动空中乘务专业人才质量的培养,培养适应现代民航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性人才,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语言基础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为学生提供岗位实践机会,加强学生岗位综合服务水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深入就业指导,树立健康的就业观念

高职院校还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就业观念,以健康的就业观念为导向,提高空中乘务专业人才质量。在专业知识教学后适当展开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为学生做好良性的就业引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深入分析就业前景,以便学生看清自身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合适自己的岗位。在就业指导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朝向心仪目标而不懈努力,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即使无法成为乘务人员也能够找到一份心满意足的工作[3]。与此同时,相关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人文修养,及时挖掘行业与岗位的变化规律,根据行业动态信息找准定位,按照正确的就业计划前行,全面提升社会适应力。

(三)开辟就业渠道,提倡灵活就业

就业是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不只是学生找不到工作,同时也意味着用人单位挑选不到适合其单位发展的工作人员。当航空公司用人标准与学生条件不相符时,学校不应坐以待毙,要积极帮助学生寻找适应性较强的单位和岗位。学校在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时,一定要做好把关,不能任由所有单位都可以进入校园招聘,只有具有空中乘务专业针对性的单位、符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特色以及发展前景优良的企业才有资格进入校园招聘。当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大致有国航、东航、南航、厦航和海航等国内航空公司,当然还有新加坡航空、大韩航空和阿联酋航空等国外公司。除了国内外知名航空公司,还有机场岗位、高星级酒店岗位、移动公司岗位和高铁岗位等,学校应竭尽全力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打开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岗位价值,一旦遇到岗位机会可以牢牢抓住。

(四)加强综合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就业机遇颇多,但并不是就业机遇来临时,所有空中乘务专业学生都能紧紧把握机遇。学校需要把好招生关口,从根源处提高空乘专业学生质量。在学校就读期间,空中乘务专业学生不仅要在课堂学习,还要多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等,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以及对整个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动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可否认,空中乘务专业是高门槛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有光鲜艳丽的外表,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与道德修养,以优良的服务意识和坚强的心理素质面对每一次服务工作。如果空乘专业学生都能具备高素养,不只是航空公司愿意招收,社会上任何一个岗位都会对其伸出欢迎之手。

三、结语

航空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为了进一步改善就业现状,学校要从社会岗位需求出发,以学生实际发展为目标,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实际发展状况为根本,引导学生关注空中乘务就业大环境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就业做好保障。在民航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极为良好。基于此,空中乘务专业学生需要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加强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日后职业发展做好力量储蓄。

猜你喜欢
空乘乘务航空公司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空乘专业的探索
IATA上调2021年航空公司净亏损预测
高速动车组司机乘务交路优化编制方法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带立即折返的高速动车组乘务交路回路优化编制方法
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制服设计研究
1067名民航空乘人员健康体检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