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辅导员应用线上就业指导工作新模式探讨

2020-11-23 14:29杜薇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文/杜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届毕业生求职的主阵地从“线下”转为“线上”。各地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暂停举办现场招聘会,强化网络招聘等线上服务。依托网络搭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选平台,确保参会单位招聘信息的真实合法,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在线联系,全面启动网上面试、签约、报到的“云就业”模式,缓解就业和防控复工的双重压力。当前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思想和行动要与中央和地方关于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相统一。全国普通高校2020 年有874 万毕业生,与2019 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万人[1],考虑到往届未就业的存量较多,就业形势更严峻。新形势下,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学生的稳就业保驾护航。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是学生最亲近的良师益友,在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中,要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把工作做实做细。在就业季,情感温度是就业工作的基础。比如学生经历考研失利,难免会情绪低落,首先要接纳他们的情绪,及时疏导心理。特殊时期,学生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困惑,比如怎样做好规划以更好地参加线上面试,疫情带来的就业观、择业观变化,如何做好求职前的各项准备,等等。就业工作的开展,要正视学生的需要、问题与困难,清晰地答疑解惑、指导就业,通过开展线上班会,进一步凝聚班级、师生情感,在理解、共情的基础上陪伴和支持学生。

二、持续深入调研,明确线上服务的方向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疫情形势下,要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情况,开展就业形势线上问卷调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的毕业生求职心态和求职进度的影响加以调查评估,摸底与推测就业意向。辅导员要深入学习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和就业手续办理流程,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摸底每一名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及需求,做好答疑解惑与就业指导服务,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数据库和求职档案[2]。一方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尽可能扩大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做好推荐和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台账,区分考研、慢就业、就业困难、建档立卡等不同的群体,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做到有的放矢。调查显示,大部分毕业生对未来比较迷茫,有着或多或少的就业障碍。线上就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临新的形势,辅导员要突破常规,通过直播、微信公众号、各类网站等方式搭建平台,全方位做好指导服务,并有意识地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就业困惑,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三、加强思想引领和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非常重要,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由此可见,价值观在青年人生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疫情之下,是开展就业观教育的绝佳机会,要和学生深入探讨工作的意义、就业准备等。利用谈心谈话、班会,讲清楚学生为何要工作、如何找工作、如何通过重重面试找到心仪的工作、如何调整好心态等,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辨与取舍,将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社会的发展。若出现打算考研、考公务员、出国深造等情况,辅导员应向学生指出这样的因果关系,明确自身的目标。

目前,有些毕业生偏向于高薪水、优福利的大单位,追求体制内工作,有的甚至逃避就业,出现了“不就业、慢就业”等现象,必须从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引导。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引领,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切实通过思想引领,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诚信诚实、集体精神等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将择业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大思政”的格局。鼓励毕业生积极投递简历,在这个特殊时期不应瞻前顾后,应充满信心而不是逃避。同时,毕业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明确目标,做好详尽的职业生涯规划,先就业再择业,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积极报考研究生,通过在更高层次的平台深造来提升职业竞争力,成为综合型人才。

四、精准发力,全程跟进就业指导工作

2020 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达58.4 万人,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部分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对就业的观望状态仍在持续,这势必给高校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2020 届毕业生将近4600 人,从整体层面看,应做好如下几项指导工作:1.着力打造校、院、系立体化就业工作格局,努力形成以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工作新目标;2.积极拓展空间,建立高效、有序、规范的就业市场,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推进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机制建设;3.用好激励措施,确保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较快增长,做好“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的宣传引导、组织报名、组织考察等工作;4.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和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活动,促使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我竞争力;5.做到整体推进和重点帮扶并举,加强对特殊困难毕业生群体实施有效援助,完善“一对一”的就业帮扶机制,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全程就业服务。

高校辅导员应遵循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有效沟通,开展线上就业经验分享,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一是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围绕不同个体的问题、特点,推荐、引导或帮扶,利用就业工作QQ 群、微信、微信公众号、微视频、手机APP 客户端等新型移动多媒体,以学生分层分类指导体系为依据,开展线下以发布求职信息、招聘广告、就业政策等众多就业信息,线上推送模拟面试、求职礼仪、职业咨询等就业指导微视频为渠道的就业指导,畅通并完善毕业生就业辅导信息发布渠道,构建“教师——学生——信息”三位一体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确保就业信息的及时、精确、高效、覆盖推送,实现就业信息的“广泛撒网”和注重个性化就业信息的“重点培养”[4];二是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学院、专业教师的力量。扩大就业渠道、开展精准帮扶、做好考研调剂工作,齐心协力落实就业工作,以期达到学生的细化管理与精准就业。

五、转变就业指导教学新模式,提升就业信息服务质量

2019 年4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教育引导青年,推动他们脚踏实地走上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5],这些讲话给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引导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要求。早在1908 年,美国学者弗兰克·帕森斯在《职业的选择》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就业指导”这个概念,即帮助求职者了解自己和社会职业的需求,帮助求职者顺利就业。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快速增长,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传统做法是以广泛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主要手段,实现课程全覆盖到所有学生。教师队伍通常由辅导员和部分外聘的专业教师兼职组成,就业指导课尚未真正得到学校、就业指导课教师,甚至大学生的充分重视。因此,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显然是满足不了新时代对就业指导的高要求,以及“一对一”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咨询等问题。

疫情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产生了新挑战,熟悉并提升专业技能是确保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前提。为确保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顺利开设,大部分高校采用了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一改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在线MOOC 平台资源、学习通或自建在线课程等方式给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扩充课程结构体系,丰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通过QQ、钉钉、腾讯会议等直播软件开展直播教学与讨论,与学生充分互动,解答关于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惑、职业选择、疏导就业心理、未来规划等问题;努力开拓多种渠道,积累就业信息资源,有效推动应届毕业生和企业的精准对接。

从总体上看,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举措,为化“危”为“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疫情将大幅推进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这无疑为毕业生求职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如此,疫情还为现代物流、在线零售、养老服务、在线教育等产业带来新的机会,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根据市场变化,帮助学生摸清底数,收集就业信息,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充分就业。要注重用好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采取合理有效的举措,帮助学生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正确就业观。总之,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发挥全员育人合力,让师生之间走得更近。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主战场应转至线上,利用网络平台,深入到线上招聘会、线上面试,以保护学生利益作为目标,最大程度地做好毕业班就业指导工作,让每个毕业生都有一个满意的去向。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辅导员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