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刍探

2020-11-26 16:29张子莲
成才之路 2020年29期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教学教学内容

张子莲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甘肃 天祝 733299)

生物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仅要认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全面提升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生物实验教学目标,还是生物实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改变。具体来说,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生物实验教学目标发生改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实验技能、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生物实验教学目标只是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生物实验教学目标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开放性的实验探究和学习中。第二,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发生改变。在传统生物实验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实验学习模式陈旧、落后,属于被动学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紧紧围绕生物实验教学目标,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实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学习中。第三,生物实验教学内容发生改变。在传统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生物课本,停留在较低的认知水平上。而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对生物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第四,生物实验教学空间得到扩展。在传统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学空间主要集中在室内,教学时间则集中在课堂上。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均得到了扩展,生物实验教学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还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大自然中感受生物实验学习的乐趣。

二、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演示和验证的模式,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既定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操作步骤开展实验学习。这样的教学过于形式化,制约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选择。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升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据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优化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

1.观察能力培养

在生物核心素养要求下,观察能力培养是生物实验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落实其他教学目标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使学生逐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也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具体来说,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营造观察氛围,激发学生观察兴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研究中发现: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观察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物实验的观察中。例如,在“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实验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氧气的特性,以及科学家发现这一现象的故事,之后提出问题“猜一猜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到一个收集氧气的试管中,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就能得到激发,进而积极参与到实验观察中。

(2)明确实验观察目的和任务。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基础。学生接触生物实验的机会较少,往往对实验设备充满好奇,以至于在生物实验课堂上出现过度兴奋,忘记观察目的和任务的现象。为此,开展生物观察实验时,教师应首先明确实验观察的目的、任务,并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制订具体的观察计划,或者设计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实验观察。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观察效果。

(3)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观察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关键。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对比、重复”的观察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另外,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通过暂停、回放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探究能力培养

新课标倡导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实验的探究学习中。

(1)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必须立足教材上的教学内容,结合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学生学情等对其中的验证实验进行科学设计,将其改为探究性实验,进而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中的验证实验重新进行了设计:观察蚯蚓在不同毛玻璃板上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对蚯蚓的运动和身体变化进行观察,并探究得出“蚯蚓是依靠肌肉收缩、刚毛协助共同完成运动”。如此一来,学生就进入了探究过程,提升了探究能力。

(2)优化实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借助合作实验、创设实验探究情境、鼓励学生质疑等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的探究学习中,最终实现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种子萌发条件”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条件,进行实验探究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实验教学内容、已有知识等,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在开放性的实验中实现探究能力的提升。

(3)拓展生物实验教学内容,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师必须突破教材中实验教学内容的限制,对其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参与到生物实践活动中。具体来说,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特点,立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中,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一实验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实验教学手段,不断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落实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验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新课程实验教学教学内容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