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1-28 02:10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颉方正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证书规范汽车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颉方正

1 基于“1+X”证书制度培养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的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与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中高职汽车专业教育正朝着生源多样化、技能培训多样化方向发展,基于“1+X”证书制度培养汽车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首先,新时代背景下的汽车专业教学要求创新技能证书认证体系。现代科技革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分工,这一趋势下新业态迅速普及,已有证书已经难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受放管服的影响,国家保留了部分职业资格证书并将考核规范要求与权限下放于汽车行业,但当前的职业资格证书存在更新速度较慢等问题,影响了证书应用效果。

其次,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离不开“1+X”证书制度的支撑。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系统性与规范性,需凸显社会责任。中高职汽车专业教育不受行业和专业领域的约束,这就说明其人才培养强调矛盾要素的融合与统一,而“1+X”证书制度就是强调学校学历教育与市场用人需要的融合与统一,以展现人才培养活动的一般性规律。“1+X”证书制度是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与关键制度,从现实层面来说就是借助校外力量推行多元协同人才培养。

最后,中高职汽车专业生源多样化要求人才培养多元化。汽车专业生源不再局限于高中生,还包括农民工、下岗员工等。同时,中高职招生制度也不再局限于高考模式,而是涉及单招等自主性模式。这些变化扩大了中高职汽车专业的生源。对此,中高职教育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发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2 “1+X”证书制度下汽车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1 推行三元融通、分类分级人才培养模式

(1)以解构与重构促三元融通。解构原有汽车专业教学内容,重构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内容,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集课程、资源与师资于一体,促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融合。

(2)以学生解析促分类分级人才培养。每位学生都是独立个体,有着不同的职业岗位与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也有所不同,应与汽车品牌企业建立交流合作,共同开发职业技能,落实分级培养,针对差异化群体制订多元化人才培养思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2 发挥书证通融人才培养资源作用

汽车专业课程建设书证通融模块化课程,构建与“1+X”证书制度相适应的培训内容与课程规范,建设开发共享课程,优化课程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资源的质量。这里所提及的课程规范就是集动力、车身、电气、安全与底盘体系于一体的“1+X”证书课程规范。同时构建“1+X”思维人才培养培训共享资源库。“1+X”证书强调人才培养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尤其是知识、技能、态度与实证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引进新的课程资源,建设学历教育培训模块与职业培训模块,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2.3 借助信息化推动课堂改革

(1)改革“1+X”教材。以“1+X”证书试点为载体,结合岗位职业技能与汽车行业规范进行教学模块建设、教材结构改革及信息化教材开发等。其中教学模块建设应与国家规范、行业规范相联系,信息化教材开发应集项目与活页于一体。同时应根据行业特色开发双语教材,丰富课程内容。

(2)创新“1+X”教法。传统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多集中于任务培养,对能力培养有所忽视,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1+X”证书制度下的汽车专业教法创新,应在了解与把握岗位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任务创新课程项目,将与岗位技能相适应的知识融入项目,从岗位实际工作出发,探索汽车人才发展普遍规律与“1+X”证书模块教学体系,缓解教师压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4 建设高素质“1+X”师资融合队伍

从市场需要角度出发,中高职汽车专业应校企合作共同建设“1+X”师资融合队伍,以师资培训系统化项目促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与专业模块化水平增强。校企双方除了实施师资互通,还需进行技术互通。汽车企业应组织技术人员来职业学校开展讲座,落实专业指导,开阔教师视野,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职业学校应为在校教师争取到汽车企业实习的机会。教师与汽车企业人员共同建设培训系统,开发专业资源,推广专业产品。同时搭建汽车技术开发与推广平台,借助该平台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如汽车产品研发活动、汽车科技开发活动等。另外,探寻技术创新,总结现有问题,增强师资队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中高职汽车专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2.5 落实创新创业教育

中高职汽车专业教育应在挖掘资源并加以整合的基础上结合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开设可操作的灵活性创新创业课程,全方位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建立符合现实需求的课程管理体制与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生可根据自身爱好与需求自由选择项目创业,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6 体现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1)以优质资源促规范内化。基于国际互动塑造汽车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品牌,与西方国家建立密切交流合作,引进与汽车专业相符合的先进规范,促进西方国家职业规范元素与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规范的结合,以补充“1+X”证书人才培养标准,引领中高职汽车专业教育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2)以鲁班工坊促人才培养。基于“一带一路”战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成果,将这些内容推向国际职教舞台。明确中高职汽车专业教育国际化品牌,保障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与科学性。

(3)拓展国际影响。开发新领域国际规范,通过国际交流、协作办学等渠道输出人才培养标准,吸引其他学生来校学习,其他汽车技术人员来校培训,同时诚邀相关专业技术专家来校开展讲座,传播传统文化,促进汽车专业人才交流发展。

总而言之,“1+X”证书制度的推行为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新的机遇。作为合格的职教者,除了需借助汽车技术优势成立人才培训考核办公室,还需基于汽车专业教育规范要求进行证书培训内容与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优化实训环境、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科学性、时代性与灵活性,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汽车人才。

猜你喜欢
证书规范汽车
规范体检,老而弥坚
WJCI 收录证书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CSCD收录证书
本刊核心证书
收录证书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