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探索

2020-11-28 02:10四川省德阳市黄许职业中专学校石兵邹贵辉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基地

四川省德阳市黄许职业中专学校石兵,邹贵辉

当前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大力推行校企融合、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校企合作共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就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之一,也是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1 建设背景与目的

通过校企合作或“订单式”培养,能够为企业定向培养生产一线后备专业技术和基层岗位管理人才,稳定地为企业输送后备人才。结合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学校建立固定的实践、就业基地。通过学习,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1.1 加快学校专业发展,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汽车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它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漫长的“产业链”要求相应的教育链为其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保证。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可以提高学校专业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推进学校专业整体教学改革。

1.2 校企合作共建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有着相同的目标和方向,是支持和互为支持的关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能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实训教学环境,企业给予人财物的援助,及时更新实训教学设备,引入企业标准。对人才的培养来讲,融入企业真实工作场景,便于学生毕业尽快融入企业生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便于企业对人才的前期培养,后期的选拔,推动企业发展,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真正意义上从行业企业实际出发,解决企业用人难、人才标准不统一,进而加快培养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所需要的一线维修人才,为当地乃至国家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1.3 发挥基地功能,为行业企业服务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以大力开展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促使一线技能型人才大练兵,推进企业一线员工素质提高;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发挥实训基地产学研的功能,加快维修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吸收和推广应用,形成良好的区域和片区交流平台,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2 建设实践

2.1 建设基本原则

(1)满足教学要求。相对于学校原有实训设备种类更全面,产品更新颖,数量更充足。

(2)代表技术前沿。目前国内大多数中高职院校自行购买的实训台架,大多为教学仪器厂家生产较为落后的已经淘汰的设备,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和技术更新。因此要代表目前主流维修设施设备和车型,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暂不落后。

(3)适应竞争需要。在建设上尽量多角度考虑,既有主流的维修设备和车型,又融入家用、商用车型特点;既有专用设备,又有通用设备;弥补学校与学校之间专业建设的竞争造成的短板。

2.2 运行机制建设

2.2.1 政策扶持约束机制

为保障实训基地正常运作,必须通过制度进行约束,建立责权利明晰的管理制度,规范校企双方的行为。国家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建立校企合作共建的框架,共同约束双方的权责利。为促进校企合作的整体优化,通过国家政策引导从而推动政府支持、汽车行业指导,形成企业化、专业化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校企双方明确双方的权、责、利,可建立外聘企业专家技师管理制度、共建基地使用管理制度、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及学生实训管理制度等。

2.2.2 激励评价考核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双方积极性。学校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生产标准和流程,并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师傅和技师参与实践教学和指导,下发课时费和管理费。对于兼职期间表现优秀的企业人员给予表彰,提升其待遇,并邀请他们参与教学、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同时,学校专业教师可以到企业兼职和服务,形成学校和企业良性互动局面。

2.2.3 校企合作利益机制

要保证实训基地稳定、持续运转,关键在于立足校企利益诉求,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建立长效利益共享机制。学校和企业均是利益的共同体,学校提供基础设施,企业提供设施设备。企业优先选用实习学生,解决用工难问题,优化企业人力结构。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理论、文化修养、拓展训练及办公自动化等培训。校企共同管理经营实训基地,合理分配利润成果,确保校企双方既得利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2.3 建设内容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主要是由学校提供基础建设场所,由企业提供设备设施及原材料等。根据企业生产服务工作过程需要开发设计课程,采取“课堂+工厂,培训+岗位”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实训基地既有产品生产功能,又有技能实训功能,还兼具社会培训和技能评价功能,同时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功能。采取“产教相融、工学交替”的运行机制,实现学生在校实习实训与企业实际生产“零距离”。

2.3.1 适应教学的基本技能实训室

根据学校专业教学特点,建设适合专业教学的基础性实训室。现建设有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构造、汽车车身构造等基础性实训室,每类实训室都设有30个以上工位,可同时开展4个班的基础技能实训,用以专业学生初学的基础训练。2.3.2 适应企业特点的工种模拟实训车间

结合目前主流维修企业特点建设相配套的实训车间,如汽车整车实训车间、汽车美容实训车间、汽车钣喷实训车间、汽车销售模拟前台、汽车理赔和应急处理中心、汽车保险销售、结算中心等。学生可以在类似企业环境中学习技能,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和岗位实训,确立个人发展方向,朝着专业化人才努力。

2.3.3 生产性实训车间

在国家政府扶持下,以行业协会为依托,组织多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如引入企业4S店或建立二级维护以上汽车维修厂,集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配件营销、保险理赔、汽车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实训基地。由企业独自经营,独立核算,创建最真实、最深入、最实惠的校企共建基地,满足学校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实现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基地模式。

3 远景展望

3.1 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堂教学中,有基于企业生产的布局与工位设置、有企业生产的文化氛围、有真实工作任务作为实训任务,实现实训教学情景化、学生管理企业化,由“虚拟、模拟”向“真实”递进转变。课程设置与安排、评价与考核均将引入企业元素,课程体系建设将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动态调整,人才培养也凸显现代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势必会对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

3.2 推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校内共建实训基地将实现教学项目与汽车维修项目对接、教学过程与维修过程对接、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对接,最终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高度融合。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进一步拉近距离,相互交流和融合,比将促进教师成长,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势必会涌现出一大批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技术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或“三师型”教师。

3.3 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

校内共建实训基地的功能强大,不仅满足学校专业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还能开展各级各类的社会下岗工人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退伍军人培训等,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能力。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基地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