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2020-12-13 13:22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王红明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通项导数向量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罗塘高级中学 王红明

高中数学涉及很多的概念,包括向量、函数、数列、导数等,这些概念是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学中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深入理解高中数学相关概念,促进概念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应注重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在动态生成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概念形成中,加深其印象的同时,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动态生成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合作、探究、对话实现新知识的生成。教学中应提高认识,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在动态生成下开展概念教学工作。

一、借助熟悉知识进行动态生成

向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概念,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分为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平行向量等。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向量概念,可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切入教学,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思考热情。众所周知,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有关力的示意图,课堂上要求学生回顾力的示意图的三要素以及画法,然后告知学生力的示意图实质上就是一种向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回顾所学,讨论以下问题:

(1)向量和数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如何表示向量的大小与方向?(3)向量与有向线段有什么区别?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学习教材内容并与其他学生积极讨论,对向量的概念有了全新认识,得知可用表示向量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用有向线段的箭头表示向量的方向。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两个特殊的向量:单位向量、零向量。其中模为1 的向量为单位向量,其方向不受限制;零向量的长度为0,方向是任意的。另外,为获得预期的动态生成效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如下习题,要求学生进行作答,进一步深化其理解,更好地掌握向量这一重要的概念: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 都是单位向量,则a=b;②零向量的长度为零,方向是任意的;③若a=b,b=c,则a=c;④若 a∥b,b∥c,则 a∥c;则正确的命题为(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对于①,单位向量是模为1 的向量,并没有说明其方向,因此并不能判断两个单位向量是相等的;对于②零向量为长度为零的向量且方向不确定;对于③两个向量相等需要模与方向均相等;对于④零向量与任意不为零的向量平行,b 为零向量时不成立。综上可知只有②③正确,正确选项为C。

二、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动态生成

学生对函数并不陌生。在初中阶段已较为系统地学习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但高中阶段对函数重新进行了定义,而且涉及的内容较为抽象,学习难度较大。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深入理解函数这一概念,应注重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通过动态生成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在其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方面,围绕函数概念认真编写导学案,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步骤、要求等,在课堂上分发给学生,必要情况下还可录制一些微课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另一方面,专门留出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学生顺利总结出了函数的概念。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参与到函数概念的动态生成过程中,从集合角度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三要素,而且学会了函数的表示方法,很好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三要素,课堂上可向学生展示如下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判断,并说出判断理由。

判断下列对应关系是否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①A=R,B={x|x>0},f:x→y=|x|;②A=Z,B=Z,f:x→y=x2;③④A={-1,1},B={0},f:x→y=0;

该题目重点考查了对函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分析时需要学生认真回顾函数的概念,牢牢把握函数概念中的一些关键词,如非空集合、对应关系、任何一个等。对于①,集合A 中的元素0,在集合B 中无法找到对象,不是函数;由函数概念可知②是函数。③不是函数,如集合A 中的2 这个元素,无法在集合B 中找到对象。④为函数。

三、借助课堂互动进行动态生成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很多概念,如数列、项、通项公式等,其中数列概念本身并不难记忆与掌握,指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的比系列数。但要想应用数列中的一些概念,灵活解答相关习题并非易事。其中通项公式在数列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能灵活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应通过课堂互动在动态生成下完成教学工作。

课堂上可围绕以下问题学生进行互动:(1)数列有哪些表示方法?(2)怎样用解析式进行表示?(3)数列项公式描述的是谁和谁的关系?(3)怎样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课堂气氛变得十分活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学生逐渐认识与掌握了数列通项公式这一概念,但一些学生不知道怎样求解通项公式。课堂上围绕某一具体的数列,继续与学生互动,并为围绕一下例题,为学生示范求解数列通项公式的具体过程,最终学生掌握了求解数列通项公式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已知数列{an}的前n 项和Sn=2n2-3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______;若其前n 项和Sn=3n+1,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_____。

所谓数列通项公式是指表示数列第n 项an 和n 之间的关系的公式。根据通项公式求解方法可知,当数列的前n 项和为 Sn=2n2-3n 时,当 n=1,a1=S1=2-3=-1;当 n≥2 时,an=Sn-Sn-1=(2n2-3n)-【2(n-1)2-3(n-1)】=4n-4,a1也适合上式,其通项公式an=4n-5;当数列的前n 项和为Sn=3n+1时 , 当 n=1,a1=S1=3+1=4; 当 n ≥2 时 ,an=Sn-Sn-1=3n+1-3n-1-1=2·3n-1,当 n=1 时不适合上式,因此,通项公式

四、借助问题情境进行动态生成

导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概念,是各类测试考查的重要知识点。教学中为使学生深入的理解导数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可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通过动态生成完成这一概念的教学。

考虑学生已学的物理知识,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作答:已知自由落体运动方程为S=gt2,求落体在t0到t0+△t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以及在t0时的瞬时速度。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学生不难求出落体在该时间短内的平均速度,而瞬时速度为在 t0→0 的极限,显然在t0的瞬时速度v=gt0。从函数角度来看,瞬时速度就是位移函数对时间的瞬时变化率,即函数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即为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

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进行动态生成,学生不仅掌握了导数的概念,而且对其导数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入,尤其为巩固学生所学,课堂上要求学生思考、解答以下习题,结果学生成功得出正确结果,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如下图所示,函数f(x)的图像是折线ABC,其中A、B、C 的坐标分别为(0,4)、(2,0)、(6,4),那么

A.1 B.2 C.3 D.4

该题目灵活考查了导数的概念,只有深入理解导数表示的几何含义,才能顺利求解出该题。很多学生粗心大意,错误的选择了B 项。事实上,题目要求的是函数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即为函数在x=x0处的导数。根据其定义可知题目中要求的并不是在x=3 处的导数,需将其拼凑成在 x=3 处的导数求解,即正确选项为B。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注重动态生成,不仅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更好地掌握诉求概念本质,因此教学中应提高认识,注重相关理论学习,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动态生成下的概念教学活动,尤其应做好教学效果的总结,精益求精,对相关的教学细节进行适当的优化与调整,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数学概念的学习。

猜你喜欢
通项导数向量
数列通项与求和
向量的分解
解导数题的几种构造妙招
聚焦“向量与三角”创新题
n分奇偶时,如何求数列的通项
巧求等差数列的通项
求数列通项课教学实录及思考
关于导数解法
导数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向量垂直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