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初探

2020-12-16 03:00余亚楠
写真地理 2020年38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核心素养

余亚楠

摘 要: 在初中阶段,地理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新接触的学科,此时学生的学习状态将会对其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情况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下文就主要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8.169

引言: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新课改的落实过程中就给教师的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其地理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不断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1 情境教学的优点分析

从定义上来看,情景教学主要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通过引入自己或者是学生亲生经历的真实生活体验,或者是在体验的基础上创设的问题情境等进行有效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所以说情境教学的价值性非常高。运用情境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点的传授,教师需要清楚的认识到情境教学所包含的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 核心素养教学的特性分析

2.1 地理教学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简单说来地理知识就是对常识知识的普及和介绍,能够提高学生对社会运行规律、自然环境运行法则进行有效的认知,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学生都能对现实世界保持科学的认知心态。

2.2 地理知识需要记忆大量的内容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着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和民俗文化。在初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心理负担和记忆压力,但是学生基础地理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我国风土人情的有效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做好长期的有效学习准备。

2.3 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在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一些地理知识会存在内在和外在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就需要利用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梳理,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

2.4 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

在进行初中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学生要能够做到地理知识得活学活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学生的实践生活具有指导性和趣味性,充分的培养和展现学生的学科素养。

3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方法分析

3.1 对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行利用,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新问题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的利用,引发学生学习思维上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矛盾进行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比如说在进行时区及时间换算内容学习的过程,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家住在北京的排球爱好者小陈,看到电视节目预报说,在中央电视台第五套节目将货直播中国女排和古巴女排的排球比赛,比赛实践为当地时间的13时,当天小陈于北京时间13时准时打开电视机,却没有看到直播比赛。这时候老师就会提问:“小陈为什么会把时间记错了呢?”问题情境已提出,学生就产生了极大的情趣并进行积极的讨论,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的同时,学生探究答案的欲望也更加强烈。

3.2 利用空间思维来进行解题思路的寻找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学生经常因为缺乏相关区域的转化思维而导致面对比较陌生的地理地图是不能对其地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分析,因此就造成了学生面对地图是的排斥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进行其他地图的展示,让学生在所学的课程中对地理常规知识进行获取,然后利用这些实施来对实际的地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比如说在进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世界地图,并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到相应的地理位置,查找非洲并找到所在地区的特定位置,在这一过程,学生通过做笔记就能够对该地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解,学会的这种实际的地理分析能力,在面对新地图时恐慌心理就会减小很多。

3.3 对多媒体技术进行运用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地理教育核心素养培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地理教育的实际应用能力,其能够对教师提供的知识点进行运用,在学习实践中发现地理的规律,然后对这些知识定律进行合理的运用。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将所学知识与当前能力相结合,并专注于解决新问题。比如说,一位老师在进行“中国地形”一课教学的过程,首先向学生展示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的视频和照片,在学生观察视频的同时向学生讲述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认识。另外,学生还能够看到黄河水库的建设情况、木材的才发现状等,通过小组讨论这些做法是否合理,并由老师进行总结。最后,老师在环境保护后进行了自然现场的展示,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发展啊好奇心,并且进行激烈的小组讨论,教师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任意的走动,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同去,提高学生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入性。

3.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活动探究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教师可以将知识点纳入到教科书中,利用活动探索为学生提供特定的思维技巧。比如说,在进行“长江三角洲地区”教学的过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鱼米之乡”的起源,之后再进行其他的教学活动来对教科书中列出的知识点进行探索,提供与教科书内容能够有效结合的信息,之后引出相关的知识点问题,让学生根据生活实例进行比较。

结束语:总之,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教师不仅需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做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对教学手段进行优化,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对更好的培养地理素养能力,不断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孫兵.浅谈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J].亚太教育,2016(34):66.

[2] 艾群敏.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活动课的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87.

[3] 李品仪.初中地理情境教学中主题情境的构建与效益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0):38-40.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核心素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