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及预后探讨

2020-12-19 22:12吴忠亮王民开王子龙张兴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吻合器低位结肠

吴忠亮,王民开,林 毅,王子龙,张兴发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贵州 黔南 558000)

低位直肠癌其主要是指发生于距离患者肛缘3~6 cm的直肠上皮源性恶性肿瘤[1],由于该疾病位置的特殊性,尽管给予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也会出现相关并发症状,而吻合口瘘则属于其中的一种[2];本文将对低位直肠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情况以及预后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选取的3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4年1月~2019年12月所收治,其中包括男20例,女1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7.9±3.5)岁;吻合口瘘分别发生于术后的4~12天;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病例资料完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分别在临床治疗中实施暂时性横结肠造口术方法(15例患者)和吻合口旁双套管冲洗引流保守方法治疗(15例患者),并给予所有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学对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分析。分别采用“%”和“x2”进行结果的检验,如果最终值P在0.05以下,则表示具有可比性。

2 结 果

30例低位直肠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中,治愈例数为28 ,总治愈率为93.00%,所有患者均得到满意效果;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参照相关医学文献资料发现,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并发症状的发生率约占据所有手术治疗的6.00%左右[3],且该种并发症状的发生时间多数均为手术治疗后的4~12天,需要探究其并发症状的发生原因并采取针对的治疗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3.1 吻合口瘘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1)吻合口血供不足,也就是所说的吻合口远端或近端血运障碍,常发生于直肠癌手术后的7天左右;防治措施为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左结肠动脉

升支采取保护措施,并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近端结肠系膜扭转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和制止[5]。

(2)吻合口张力过大,导致对张力的耐受力较差,发生吻合口瘘,常发生于直肠癌手术后的4~5天;防治措施为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游离降结肠和结,有效地降低吻合口张力[6-8]。

(3)吻合器操作不当,主要是指手术中实施的吻合器型号不当或者偏大、过紧,导致患者肠壁菲薄或撕裂、钉合不全、压榨肠壁;防治措施为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扣下吻合器扳机之前,应确认有无其他组织或纱布等被夹其中,吻合完毕后取出吻合器进行常规检查。

(4)骶前积液或感染,患者在实施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中由于手术创伤面积较大,在术后容易诱发伤口感染现象;防治措施为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手术部位创面和吻合口进行充分止血,并进行消毒处理,降低骶前积液或感染机会。

3.2 吻合口瘘的预后治疗

对于实施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且未出现明显的发热、畏寒,引流依旧通畅的患者,尽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医嘱进行保守治疗;对于早期出现吻合口瘘且弥漫性腹膜炎及全身出现炎症反应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并发脓毒性血症甚至脓毒性休克死亡等[9-11],则需要果断行近端结肠双腔造口治疗;对于吻合口瘘已经经过保守治疗但腹膜炎无局限趋势的患者,也需要果断行横结肠造口治疗。

猜你喜欢
吻合器低位结肠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犬头低位后肢去负荷模拟失重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一次性全电动腔镜吻合器的研制及应用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三排式吻合器中的双吻合钉推进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