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及营养干预方法分析

2020-12-19 22:12朱宏伟孙健淇刘文军智成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病情血糖营养

李 华,朱宏伟,孙健淇,刘文军,智成芳,郝 芳

(内蒙古包头市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糖尿病属于我国重点管理基础疾病,高发于中老年群体。由于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较差,易于感染其他疾病,故而需要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防护、管理以及营养干预,以降低糖尿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将患者病情维持在相对稳定范围内,保证患者生命安全[1]。本次研究主要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及营养干预方法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加强管理及营养干预措施。所有患者男29例,女25例;年龄51~74岁,平均(62.59±6.34)岁。本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标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诊断患者病情符合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沟通困难患者,认知功能缺陷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加强管理及营养干预措施,具体实施内容:(1)病情评估,对患者血糖及尿酮体等多种指标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患者年龄、进食情况、营养状况、治疗方案等多方面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加强对高风险患者的血糖干预力度;(2)血糖干预目标分层,对于病情状况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设定不同的血糖干预目标,对于感染 COVID-19的糖尿病重症患者,其血糖干预目标为宽松标准,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需控制在7.8 mmol/L~10.0 mmol/L,餐后或随机血糖水平需控制在7.8 mmol/L~13.9 mmol/L,对于高龄或器官功能严重衰竭患者,其血糖干预目标为一般或宽松标准,一般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需控制在6.1 mmol/L~7.8 mmol/L,餐后或随机血糖水平需控制在7.8 mmol/L~10.0 mmol/L,对于年轻或病程较短、无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其血糖干预目标为严格标准,严格空腹或餐前血糖水平需控制在4.4~6.1 mmol/L,餐后或随机血糖水平需控制在6.1~7.8 mmol/L;(3)血糖管理治疗措施,针对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血糖代谢紊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主要采用静脉胰岛素治疗方案,同时还需进行补液治疗,平衡患者体内酸碱紊乱情况,对于重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采用静脉胰岛素持续输注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以及时对治疗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对轻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三短一长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同时还需根据患者餐后血糖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4)心理干预,由于疫情原因,患者容易出现恐慌、害怕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妥善进行处理,护理人员在获取患者治疗信任后,可以在专门的心理开解室内对患者进行引导,引导患者倾诉内心负面情绪根源所在,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倾诉过程中认真倾听,并适当予以患者回应、鼓励与支持,以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同时还需做好相应记录,在患者倾诉结束后,可以根据患者倾诉内心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以进一步扭转患者治疗心态;此外可以根据患者喜好为患者播放其喜好的音乐,音乐以轻音乐为主,以此来转移患者注意力愉悦患者心情,维持患者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5)营养干预,在控制患者总摄入能量的情况下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相应调整,以平衡膳食作为主要饮食摄入原则,需满足患者各方面营养要求,摄入肉类主要为鱼禽类,每餐主食摄入量需控制在200~400 g,每餐均需摄入蔬菜,进食顺序依次为蔬菜、肉类、主食,每日饮水量需控制在150~2000 mL,需充分保证患者营养供应充足;(6)运动干预,在疫情期内,需尽量减少外出情况,故主要运动锻炼方式均以适合室内开展为主,运动类型为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则根据患者体质情况进行制定,需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开展运动锻炼,主要运动方式包括太极拳、跳绳、有氧舞蹈、原地跑等多种有氧运动方式,运动锻炼频率需不低于每周3次,每次运动锻炼时间需不低于20 min。

1.4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2 结 果

所有患者的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在本次研究的54例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发生患者共有2例(3.70%),营养不良发生患者为1例(1.85%),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护理非常满意患者共有25例(46.30%),对护理一般满意患者共有16例(29.63%),对护理部分满意患者共有12例(22.22%),对护理不满意患者共有1例(1.85%),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8.15%。

3 讨 论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加强管理及营养干预措施从病情评估、血糖干预目标分层、血糖管理治疗措施、心理干预、营养干预以及运动干预六个方面对患者病情进行护理。

病情评估主要根据患者年龄、血糖水平、营养状况等多方面情况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能够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避免出现过度护理情况,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提高护理质量[2];血糖干预目标分层针对病情状况不同的患者设立不同的血糖干预目标,合理目标的设定可以方便护理资源进行灵活调用,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以更加精准地对患者进行血糖调控[3];血糖管理治疗措施根据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过度治疗情况,在保障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的前提下有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心理干预主要通过引导倾诉干预以及音乐疗法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焦虑、不安、恐慌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维持乐观积极的治疗心态;营养干预以平衡膳食为饮食摄入原则,可以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有效保障患者营养供应情况;运动干预则以室内有氧运动为主,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合理进行锻炼,以有效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增强患者免疫力,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在本次研究中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护理满意度为98.15%,说明加强管理及营养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防范,能够充分满足患者护理需求,且具有较高的护理安全性。

综上所述,加强管理及营养干预措施在糖尿病患者临床中的表现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情血糖营养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蔬菜与营养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