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0-12-19 22:1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致病菌耐药性抗菌

王 丽

(临淄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淄博 255400)

细菌耐药性属于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现象,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滥用抗生素药物以及不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等,这些现象会导致菌株失去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而且随着耐药菌株的大量繁殖,还会极大的提高细菌的耐药性,这就导致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严重下降。所以,就有必要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以及细菌耐药性检测等工作,使临床用药更具有规范性。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各个科室的5820株致病菌采用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临床微生物检验,旨在确认在临床上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应用价值[1]。详情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各个科室的5820株致病菌,对获取的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分离以及鉴定后,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临床微生物检验。

1.2 方法

对收集的所有标本通过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临床微生物检验。主要使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开展微生物检验工作,通过药敏条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并利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药敏条进行处理。同时,结合肉汤稀释法测量抗菌药物的最小抑制菌浓度,并观察和分析细菌的实际耐药性。

2 结 果

在对收集的5820株致病菌株进行分离后,发现其种2982株属于革兰阳性球菌51.24%;其余2838株属于革兰阴性杆菌48.76%。其中,排在前五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1318株22.64%;肺炎克雷伯亚亚种1238株21.27%;铜绿假单胞菌801株13.76%;金黄色葡萄球菌602株10.34;不动杆菌274株4.71%。而其他菌株主要是变形杆菌属、肠球菌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共1587株27.27%。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最强,耐药率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氨苄西林(85. 71%)、替卡西林(84. 69%)、哌拉西林(82. 54%)、萘啶酸(81.77%)以及头孢克肟(58.73%),但是其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0.0%),对阿米卡星以及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均未超过1.5%。肺炎克雷伯亚亚种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为0%。并且对阿莫西林、氨曲南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5.00%,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以及头孢吡肟耐药性较差,均不超过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以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50.00%,对左氧氟沙星以及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均不超过6.00%。

3 讨 论

近些年来在临床上,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严重,甚至极大的影响到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细菌能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就是其本身就具有耐药性基因,而且在临床上大量的应用抗生素药物,这就进一步促使耐药菌株的产生,甚至还会出现多重耐药菌株,这也就必然会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3]。再加上近些年来,在临床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很多的专家学者为了能够保证抗菌药物的有效性,也积极的开展深入性的研究,防止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引发的不良失误。有研究人员发现[4],开展良好的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在现如今的临床治疗中,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感染和抗菌药物,将能够很好的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尤其是在开展抗菌治疗时,需要选择能够对细菌生长造成抑制,并能够消灭致病菌的药物。而在对患者开展抗菌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细菌耐药性的问题。而为了能够有效的积极细菌耐药性问题,就需要做好细菌耐药监测以及微生物监测,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掌握细菌的实际情况,并为患者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

本文也就这一观点开展深入的分析。本次研究中:在对收集的5820株致病菌株进行分离后,发现其种2982株属于革兰阳性球菌51.24%;其余2838株属于革兰阴性杆菌48.76%。其中,排在前五种的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1318株,肺炎克雷伯亚亚种1238株,铜绿假单胞菌80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02株,不动杆菌274株。而其他菌株主要是变形杆菌属、肠球菌以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5]。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最强,肺炎克雷伯亚亚种则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为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以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为100%。这充分说明了临床上有很多致病菌都存在着极强的耐药性,但是这些耐药菌也有其针对性的抗菌药物,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开展对患者的治疗,就要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但是也不能够滥用抗菌药物。尤其是在临床治疗时,需要系统的对致病菌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检验和分析,切实掌握致病菌的具体属性,从而能够“对症下药”,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出现院内感染问题,提供患者高质量的医疗服务[6]。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有着极其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掌握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从而指导对患者的临床规范性用药,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致病菌耐药性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抗生素耐药性并不新鲜——它早在人们使用药物杀菌前就存在了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