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效果和符合率评价

2020-12-19 22:12刘加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4期
关键词:符合率糖化血糖

刘加红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临床常见病、多发性慢性病症为糖尿病(DM),其属代谢性终身疾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1],诱导全身各组织发生功能障碍,分析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及膳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患者患病后有消瘦、多饮及多尿等表现,部分群体因糖代谢异常、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多项并发症,流行病学显示,60%的DM可引起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等,威胁患者身心健康、也增加治疗难度。研究表明,此病患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起病隐匿,若仅借助评估体征、症状等形式,无法评估机体状态,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如何进行有效诊断方式、成为临床的关注热点,利于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改善患者预后[2],鉴于此,本文分析DM患者行对症检验的效果,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研究,数据收集本院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DM患者为科研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44~78岁,平均(60.35±5.46)岁;病程2~11a,平均(6.25±1.14)a;BMI值19~26 kg/m2,平均(23.29±5.47)kg/m2;文化程度:≤初中36例,高中34例,≥大专30例;另择取同期收治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体检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45~79岁,平均(60.54±5.58)岁;BMI值18~25 kg/m2,平均(23.01±5.24)kg/m2;文化程度:≤初中37例,高中33例,≥大专30例。P>0.05、可比较。均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批。

【科研组纳入标准】①与“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标准”相符[3];②呈消瘦、多饮多食等表现;③病程≥2a、年龄40~80岁;④临床资料完整。

【科研组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②近期服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③伴心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④伴急性感染、酮症酸中毒;⑤<3月内服用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药物;⑥精神异常;⑦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2组均行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为确保检验工作顺利开展,检验前3 d叮嘱检验者剧烈活动,严禁饮用茶、咖啡等饮料,确保机体处素食状态,检验前1 d进食12 h左右,第2 d晨间、空腹时抽取3 mL静脉血,离心、待检,分离血清后,将样本放置于-20℃环境保存,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高液压相法血红蛋白(HbA1c),伯乐生命医学产品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肽、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尿素氮(BUN)用脲酶法检测,血肌酐(Cr)用苦味酸法检测,试剂盒由罗氏诊断试剂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DM诊断标准:①检查者服用葡萄糖75 g后,2 h后对葡萄糖浓度检测,相关值≥11.1 mmol/L;②空腹状态下,葡萄糖浓度≥7.0 mmol/L;③随机检测葡萄糖浓度≥11.1 mmol/L[4]。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检测血清C肽、FPG、2hPG、HbA1c、BUN、Cr。

②检验结果:血糖检查为诊断金标准,统计记录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诊断符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excel表整理,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表示,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 果

2.1 临床指标

科研组(n=100):血清C肽0.42±0.31 ug/L,FPG值8.96±1.74 mmol/L,2hPG值18.72±2.34 mmol/L,HbA1c值9.18±1.64%,Cr值62.34±2.41 umol/L,BUN值5.78±1.45 mmol/L;体检组:血清C肽1.38±0.54 ug/L,FPG值4.12±0.27 mmol/L,2hPG值6.16±1.38 mmol/L,HbA1c值5.36±1.17%,Cr值57.63±2.56 umol/L,BUN值4.12±0.53 mmol/L,t=15.4178,27.4871,46.2339,18.9618,13.3962,10.7525;与体检组比较,科研组血清C肽更低,FPG、2hPG、HbA1c、Cr及BUN指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检验结果

血糖检验确诊100例,确诊率为100.00%;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确诊98例,确诊率为98.00%,2者比较符合率无差异,x2=0.5051,P=0.4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研究报道[5],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联合检验此病能提高确诊率,分析发现:①人体血液中红细胞蛋白的依附机制较显著,其转化为糖化血红蛋白可对机体胰岛素B细胞分泌功能正确反映、准确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短时间内不会受血糖因素的干扰,可对患者<8周内血糖波动直观反映,即便近期食用对血糖有影响的食物,也不会引起血糖明显波动,具有操作简便、可重复性良好及实用性强等特点,作为诊断DM的常见方式,但单独检验效果欠佳、仍需联合检验。

②研究表明[6],人体内表达较稳定的指标为血清C肽,其源自有核细胞,其属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其可有效抑制组织蛋白酶B、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具体分析发现:血清C肽与DM发生、发展有直观联系,对机体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流程均参与,可作为评估此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该指标可对肾功能减退情况直观反映,其水平与DM疾病进展呈负相关,临床借助此指标对DM疾病进行诊断时,外源性胰岛素虽未影响诊断结果,但胰岛素可影响诊断结果,增加误诊或漏诊等风险,不适用于胰岛素治疗者,因此联合检验能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疾病确诊率,利于达到远期疗效机制、具实践价值。

本研究示:①与体检组比较,科研组血清C肽更低,FPG、2hPG、HbA1c、Cr及BUN指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者联合检验能发挥协同辅助机制,尽早明确DM疾病的严重程度、制定对症治疗办法,改善患者预后;②病理诊断为100%,联合检验诊断为98.00%,2者比较符合率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文与何丽凤[7]文献相似,因此2者联合检验能相辅相成,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较高,可尽早诊断疾病、提高疾病确诊率,效果较理想。

综上所述:DM患者行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能尽早评估疾病进展、发生情况,可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数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符合率糖化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常吃煎蛋有危害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房颤动关系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