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与醛固酮肾素的研究进展

2020-12-20 15:12马嘉欣许红峰
关键词:肾素醛固酮低氧

马嘉欣,许红峰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OSAS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其发病率也随之提升。目前有很多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通常和很多心血管性疾病因素有关,特别是高血压病,因此二者容易合并发生。不过,关于具体的发病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1]。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在OSA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中,其体内醛固酮肾素活性剂组成成分可能有所改变。中医研究方面也发现该病通常可体现出不同的中医证型[2]。所以,能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对OSAS合并高血压进一步深入认识和了解,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1 OSAS和醛固酮肾素的关系

OSAS属于结构紊乱性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中年及以上患者比较容易多发,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老年患者由于咽部软组织松弛、咽旁肌肉脂肪沉积等,发病率会有所增加[3]。据统计,在年龄超过65以上的美国居民当中,OSAS的男性发病率约在28%,女性发病率约在19.5%。很多研究都表明,在OSAS的发病中,以夜间睡眠过程反复间歇性低氧状态的发生为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而反复低氧复氧会对机体内分泌机制产生刺激,同时将醛固酮肾素系统激活。醛固酮肾素对于人体体液平衡、电解质平衡、血压稳定等调节方面的生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4]。其中,肾素对血管紧张素原发挥作用,使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继续受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影响,形成血管紧张素Ⅱ,其与受体相结合,进而对醛固酮产生刺激,发挥相应的生理作用。

OSAS患者由于上呼吸道反复塌陷,造成间歇性低氧,在动物模型实验中,均会提高醛固酮肾素水平。相关研究中,在低氧环境下放置大鼠7天,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水平均显著提高[5]。由于OSAS患者长期处于缺氧、复氧的交替状态,与单纯缺氧状态相比较,对机体交感神经兴奋会有更大刺激,进而促进肾小动脉收缩及肾血流量减少,从而过度激活醛固酮肾素。此外,肥胖的人发生OSAS的几率更高,主要是脂肪细胞在体内大量堆积,会对血管紧张素原直接分泌,进而对醛固酮分泌产生刺激[6]。

2 OSAS合并高血压的分析

2.1 OSAS合并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OSAS在夜间容易发生睡眠结构紊乱、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进而出现相应生理病理变化,造成多脏器损害等。相关研究表明,OSAS和不同的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独立相关性,其与高血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7]。据统计,OSAS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约为50%左右,而高血压患者中合并OSAS的也有30%左右,特别是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发生OSAS的几率甚至能达到70-80%。相关研究表明,OSAS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因而也是出了家族史、体重指数、年龄以外的又一个高血压独立危险因素。如果患者每小时发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在5次以上,比5次以下的患者更容易患上高血压,而且随着次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会提升。另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发生OSAS的几率,比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出30%左右[8]。

2.2 OSAS合并高血压的主要特点

目前,很多研究都证实了OSAS和高血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高血压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此类疾病具有很多特点,其实发生难治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超过一半以上的OSAS患者,在昼夜之间血压出现反杓型血压特点。此类患者血压水平会在夜间出现反复一过性增高,随着呼吸暂停,会表现为周期性升高,在呼吸暂停结束刚刚恢复通气时达到最高值[9]。根据OSAS严重程度,能够对高血压严重程度加以体现,患者合并发病,比单独[10]发病更容易出现靶器官损害,OSAS越严重,损害也越严重。在普通人中,交感神经为白天主导,迷走神经为夜间主导,所以昼夜血压会有节律变化,一般在上午6-10点,下午4-8点在最高水平,夜间血压通常比白天要低[11]。但是OSAS患者在夜间由于反复出现低氧、复氧的状态,过度激活交感神经,所以夜间比白天血压更高。相关研究表明,OSAS患者在夜间收缩压下降较低,且明显高于普通人。还有研究证实,这种血压改变情况,将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OSAS疾病严重程度,通常也会影响血压非正常情况的严重程度[12]。

2.3 OSAS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

根据中医研究表明,OSAS合并高血压可能具有不同的中医证型,其中常见的主要包括痰湿证、血瘀证、阴虚证、阳亢证、肝火证、阳虚证等。其中痰湿证最为常见,主要症状表现是身体困重、形体肥胖、胸胁满闷、痰多色白、呕恶纳呆、脉象濡滑、舌苔白腻等[13]。痰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津液运化失司凝聚,这一类症候要素的特点是黏滞重浊。一般是因为饮酒无度、过食肥甘,进而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得输布,积聚日久,进而酿湿生痰。痰湿聚集会对气机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导致气机升降时常,痰湿在气道阻滞,进而出现夜间打鼾、呼吸暂停、反复憋醒等症状。另外,痰浊上扰、蒙蔽清窍,进而出现眩晕的症状。因此,痰湿是OSAS合并高血压的一种常见证型[14]。血瘀证也比较常见,症状表现通常有脉涩、结、代或无脉。眼周、齿龈、唇部、面部等紫黑。少腹急结、经期腹痛、月经紊乱、色黑合并血块等[15]。舌体瘀点瘀斑或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曲张等。此外还有阴虚证,五心烦热、超热盗汗、舌红少苔、口干舌燥、耳鸣目眩、脉象细数[16]。阳亢证,膝软、腰酸、头痛、眩晕、五心烦热,以及健忘、耳鸣、失眠、心悸、脉弦细数、舌红少苔。肝火证,头晕头痛、舌红苔黄、面红目赤、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脉弦细数等。阳虚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润、面目虚浮、夜尿频多、脉象沉迟等。

3 OSAS合并高血压和醛固酮肾素的关系

3.1 OSAS合并高血压和肾素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靶器官受损程度,将会受到肾素、醛固酮等因素的影响。不过,对于OSAS患者来说,其体内肾素水平的变化,在不同的研究中有着不同的结果[17]。例如,有研究表明在OSAS患者中,血浆醛固酮的水平上升,但抑制了血浆肾素的活性,因而肾素降低。还有研究提出,对于OSAS患者和非OSAS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都没有明显差异,因而肾素水平没有明显变化[18]。但也有研究证明,OSA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比单纯高血压的患者,其血浆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活性都要更高。还有研究表明,对于OSA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排除了腰围、体重等混杂因素之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血浆肾素活性之间,有正相关的关系[19]。

3.2 OSAS合并高血压和醛固酮

血浆醛固酮水平如果提高,将容易引起体积膨胀、钠潴留等情况,使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增加,对于高血压、内皮功能障碍、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等都有促进作用。当前有研究表明,OSAS患者中,很多都合并高醛固酮血症,特别是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更加明显,同时OSAS严重程度也会影响血浆醛固酮水平[20]。相关研究显示,OSAS患者合并醛固酮增高症的几率约为20%左右。还有研究将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划分为OSAS低危与高危患者,对其24h醛固酮排泄量、血浆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OSAS高危患者中,发生醛固酮增多症的几率明显高于OSAS低危患者[21]。还有研究选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对血浆24h尿醛固酮排泄量、血浆醛固酮水平、血浆肾素浓度进行监测,同时采取24h动态血压监测、多导睡眠监测等,结果显示近30%的患者有醛固酮增多症,近80%的患者有OSAS,而高醛固酮血症患者中,合并OSAS的患者则达到了80%以上[22]。

因此,可看出OSAS和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同时血浆醛固酮水平和OSAS严重程度相关。有研究发现,采取醛固酮拮抗剂、肾上腺切除术等方法治疗醛固酮增高症,能够使OSAS严重程度降低[23]。对于OSAS患者的治疗,临床上也建议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作为初始治疗方法。同时,除了这种治疗方法以外,还可使用醛固酮拮抗剂辅助治疗,或是对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不耐受的高血压患者,也可采取醛固酮拮抗剂的方法替代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24-28]。

4 小 结

综上所述,OSA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对于醛固酮肾素均有着显著的影响,可以通过这些指标判定疾病严重程度。在治疗中注重对醛固酮肾素的控制,有助于疗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肾素醛固酮低氧
低氧阈刺激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高醛固酮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探讨不同血浆肾素活性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心率、血压的异同
去肾动脉交感神经对高血压大鼠急性期肾素活性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低氧抗阻训练诱发身体生理应激及力量适应的研究进展
醛固酮可通过NLRP3炎症小体诱导小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和肝纤维化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类固醇脱氢酶2活性与肾素关系
瑞舒伐他汀对北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醛固酮水平影响的研究
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妊娠高血压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