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误区及策略

2020-12-21 03:43陈珠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误区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陈珠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合理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及作者情感,非常有助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来看,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在探讨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优化之策,期望能更好地体现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误区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外,还需要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顺利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下面将针对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误区及策略进行有效讨论。

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误区分析

1.重形式轻内容。在开展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教学现象,此种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氛围虽极为活跃,但却不能将之教学手段应用的作用有效发挥出來,无法使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产生必然关联,自然无法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2.重提问轻经验。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课文之时,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们,你们有没有长时间找不到自己的父母?那是怎样的感受?尽管此提问与课文主题相符合,但却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相符合,二年级的学生普遍没有长时间找不到自己父母的体验,这样的情感调动方法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情境教学效果。

3.重方法轻年龄。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还尚小,想要利用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但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来看,老师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常较为重视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使得情境如何精彩与完美,都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优化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1.构建符合主题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静夜思》古诗文之时,虽然此诗的理解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学生通常并不能对作者的心情与意境进行深刻体会,此时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静静的夜晚,一个人孤独地站于窗前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身临其境地朗读与感受,理解所学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2.构建符合学生经验的教学情境。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经验,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的学习心理,更好地感知所学内容。而想要达到此目的,最佳的方法就是为学生构建符合学生经验的问题教学情境。当然,对问题的设计不能随意,需在了解课文中心内容的同时,针对中心内容来设计有效的问题,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整篇课文的脉络,自然重难点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答。

3.构建符合学生年龄的教学情境。为此,老师不妨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为其设计故事教学情境,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透彻理解的同时,达成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目的。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教学之时,不可避免会存在误区,但我们需要做的是针对教材及学生实情,对其误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优化之策,这样才能将之调动学生情感体验,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张显娟.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现状及反思[J].新课程(上),2018(7).

猜你喜欢
误区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