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式探究

2020-12-21 03:43方莹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新课改小学语文

方莹

【摘要】语文是一门极具艺术性的学科,想要让学生感受到其艺术性色彩,就需要注重新课导入环节,根据新课内容来设计灵活多样的新课导入方式,这样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更好地保持学生学习及探究的积极性,在学习中感知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新课导入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老师仅是将语文看作是一门普通的教学科目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教学之中并未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尤其是新课导入环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初就全身心地参与到新知的学习及探索中,跟着老师的教学步伐去学习与思考,不断解决学习中的疑惑,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现状

新课导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虽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语文老师意识到其重要性,但设计新课导入之时,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新課导入过于追求趣味性,忽视了导入内容与新课间的联系,无法将新课导入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新课导入方式过于单一,总是运用几句话导入,或者运用复习上节课的方式导入,这样的导入学生可能刚开始会比较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兴趣会逐渐消退,自然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导入效果。针对此,下文将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式进行研究。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式

(一)问题导入方式

比如在学习《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之时,根据小学生现实生活中都有过的看别人钓鱼,或者自己钓鱼的经历,就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钓鱼好玩吗?钓鱼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第一个问题会让学生对自己见过或者经历过的钓鱼场景进行回忆,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问题能让学生处于好奇及思考状态,从而主动参与到对课文的学习之中,实现新课导入目的。

(二)情境导入方式

情境导入方法是当前新课导入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一般是运用几分钟的导入时间,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新课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新课学习中。比如在学习《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之时,老师就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丰富的“诚信”短视频,或者拍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诚信”小视频,在新课导入阶段抽出一两个视频进行导入。这样的导入方式,是直接围绕课文主题内容及情感进行的导入,能更为快速地达成预设的情感教学目标,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背景知识导入方式

背景知识导入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顺势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一箭双雕之效。因此,在小学语文新课导入之中,老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来进行精心的设计。比如在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之时,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新课的背景知识,或者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背景资料,课中进行展示,这样的背景知识导入方式,能使学生在背景知识的感染下,更加有效地参与新课学习,提高整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院宁.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方式的优化策略构建[J].才智,2017(27).

[2]甘巧芳.浅析语文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9(15).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新课改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