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2-21 03:43李炳先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低年级培养策略

李炳先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小学时期是锻炼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黄金时期,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数学的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关键词】低年级;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就是要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学生计算得更加准确,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后期计算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锻炼学生计算能力中,要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小学这个黄金时期。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行为培养的关键期,在此时期学生所形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将会影响其以后的人生。因此,教师在锻炼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必须要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养成恰当的学习习惯,能够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出现审题错误,这是因为学生在审题时看错的数字,未能理清题意,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计算时常会出现各种错误。增加口算、估算的训练。

二、增加口算、估算的训练

要想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增加口算、估算方面的训练,这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也是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中,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需要估算计算的结果,能够准确解释结果是否合理,同时也能够检验计算是否准确,这非常有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足够重视学生估算和口算能力的提高和锻炼。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估算和口算能力存在较多的问题,较为严重的主要有三点:第一,训练方式过于的单一,学生难以对这种训练足够感兴趣;第二,教师未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训练活动中;第三,很多学生未能掌握良好的估算和口算技巧,其采用的方法过于老旧,计算的速度相对较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参考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情况,来确定估算和口算的内容,教师未能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全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计算能力得不到提高的原因,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估算、口算训练活动,最终实现学生计算能力的真正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二年级的乘法时,教师可适当增加2~5之间的口算内容;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乘法和除法,就需要先让学生进行估算,之后再进行计算。虽会较浪费时间,但如能坚持,定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小学生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都较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知识,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实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准确地解答题目,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过去,教师在训练学生计算能力时,通常都是采用题海战术,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学会并掌握计算的原则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经验积累,并在總结与归纳中实现自己计算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伶.小学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办法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5).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低年级培养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