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1-02 11:17张丽婷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案卷保密档案管理

张丽婷

(甘肃中核公铁运输有限公司,甘肃 矿区 732850)

一、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办公手段更加先进和科学,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走向无纸化和信息化。其优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文件管理的便捷高效化

基于OA系统的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卷库、案卷、文件管理的全程电子化。通过电子化的信息录入,可以随时进行卷库、案卷、文件的线上上传、编辑、查看、删除,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并且该操作支持批量完成。

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储在系统内的档案可能会失去价值,需要进行销毁。然而,在销毁中总是会遇到销毁痕迹无迹可寻的问题,还可能会遇到误销案卷无法恢复的问题,给档案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在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内,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问题,档案的所有操作日志都可以在系统中查询到,责任可以落实到人;如果档案被误销毁还可以恢复。在鉴定案卷时,可查看该案卷基本情况,并进行鉴定意见的书写,系统自动汇成鉴定日志。确保重要案卷不丢失、不损害,管理方便。

(二)档案保存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有了极大的提升

传统纸质档案在管理过程中极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发霉、损坏的现象,进而无法对档案进行完整性、长久性存储,甚至出现档案丢失的情况。然而,通过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以上诸多问题都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以往的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信息,储存于计算机磁盘中。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档案存储地永久性和完整性,还可以提高档案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同时规避了不利环境因素对档案的损害。

(三)实现档案文献、资料快速的查询、检索、提取

相较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过程的繁琐和信息提取的不易,信息化建设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则有了质的飞跃,它不仅使管理过程更加高效和简单,而且依赖相对应的查询系统,使得信息检索、提取工作也变得更为有效,极大地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四)有机整合不同时段、多个渠道的信息资源

企业可以有效利用信息化处理技术,结合多种信息管理方法来实现不同时段、多个渠道的信息资源的整合,为档案信息的管理创设合理的管理环境,对多种信息文件创建多样的管理系统,以系统为媒介实现信息共享和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二、信息化时代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部分企业管理者抱有陈旧的管理观念,视档案管理工作为简单的纸质文件的收集、整理和保管。而没有从更高的维度和更适应现代办公理念的角度出发,看待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使得管理者管理意识较为淡薄,导致很多资料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收集、整理,因此造成工作中档案资料的缺失。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缺少对档案工作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人力的不足,用现有的办公室人员兼职档案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面对大量复杂工作或受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出现档案资料收集、摆放不及时、不规范的现象,造成查阅资料困难,严重影响了办公效率。

(二)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

在现阶段,部分企业档案管理中对档案的管理不但机制不够完善,而且管理设备设施较为落后,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在日常的档案查阅调取工作中,人工查找查阅仍是其主要的方式,用来储存档案等信息资料的方式仍是笨重的铁皮柜,资料存放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障,易导致档案的遗失。企业对档案部门不能合理安排使用存储空间,加大了档案管理的工作难度,可能导致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发生。在信息化、智能化已经发展并普及的现代社会,如果企业对档案管理的还是传统的方式,长期下去,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档案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不论是个人生活还是企业运行,都已进入了一个与网络深度融合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以往的档案管理制度,势必不能满足现下的档案管理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对以往的档案管理制度做出相应的改变。否则生搬硬套过去老旧的管理制度,只会让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升成为一句空话,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四)保密意识的缺失

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档案信息也逐渐通过扫描、照相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成为电子档案,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传输、携带、利用,但这也导致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为图方便省事,忽略了文件保密的重要性。同时,也有一部分管理人员误认为随着档案的开放,其就失去了应有的保密价值,从而忽视了涉密与不涉密档案及资料的规定及要求,因而容易遭受网络病毒、黑客的攻击,或是敌对势力或别有用心的人采取各种手段窃取相关保密信息,造成信息的泄露,甚至国家秘密、企业秘密的泄露,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

三、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档案管理思想观念,增强信息化管理意识

如前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过去陈旧的人工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档案管理的需求。面对诸多问题,企业要保持工作的平稳开展,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转变思想观念,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一现实,充分重视档案信息在现代办公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以观念的转变为契机,加快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宣传,加强企业领导者对现代化条件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由上往下推动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通过培训工作,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信息化管理能力档案管理人员,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最后一步落到实处。

(二)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包括对档案的配套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如档案资料的存储环境、配套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便于快速取得和分享的数据库、档案检索系统、档案查阅平台的软件,这两部分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档案管理系统。比如,为保证资料的完好,首先要配备独立的档案库房、空调、除湿机、灭火器等,以及购置电脑、扫描仪、摄像机、密集架等常规设备;其次是软件系统的建设,比如,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档案浏览、查阅平台的建设和维护等。

(三)档案管理和监督制度的确立

在配套了相应的技术和专业人员的同时,还要落实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合规合据。管理制度的确立,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要从档案本身入手,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调阅、保密、安全等各个步骤,均做出明确的规定。强化各个流程的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每一项流程都能按法进行。其次,要从档案管理者入手,使各级管理者都对自己的职责有一个清楚明确的了解,强化档案管理的责任。在诸项制度确立后,还要将各级档案管理者制度的落实情况,交由各个具体部门管理者实行监管,提升管理职责的落实成效。

(四)加强档案保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保密素养

保密不仅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更是档案管理人员最为重要的职业素养之一。一是思想素质,即思想作风要过硬,要有较强的责任感,要有强烈的保卫国家利益的思想意识和责任心。二是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定期学习,集中培训,把保密学习纳入日常的业务学习范围,使保密学习常态化、规范化,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相关保密知识,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保密知识和保密意识。三是加强人员保密技术的学习,配备齐全必要的技防设备,加强网络保密技术学习应用,掌握防范设备的使用,做到防患于未然。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下,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仅是时代变化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进步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企业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中,面对发生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应以信息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建设,提高档案工作的科学性、可持续性,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案卷保密档案管理
刑事诉讼案件中卷证平等适用对控辩双方的实践价值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实践
农业农村部通报2020年渔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情况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工作广角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保密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