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语文自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2021-01-03 14:03张芳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初中语文

张芳芳

内容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阅读板块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将“自读课”作为教读课与课外阅读课的重要桥梁,“自读课”的设置备受关注。但在实践中,自读课的教学却一直存在着教师“教读”“自读”课型不加以区分;缺少阅读方法的指导;忽视阅读评价等的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以任务为中心,且任务具有目标性、情境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自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笔者认为将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当的运用于自读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能有效的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 初中语文 自读课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基于课程标准的理念加之对于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部编版”语文教材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强调学生要在教读课中学“法”,自读课中用“法”,课外阅读课中培养读书兴趣,养成读书习惯。“自读课”作为“三位一体”的中心环节,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设计好自读课的教学环节,是对语文教师的重大考验。但目前自读课文的教学面临着教师“教读”“自读”课型不加以区分;忽略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习惯“一刀切”;忽视阅读评价等的问题,笔者认为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到自读课的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自读课文的教学。

一.自读课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定位及当前自读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重要定位

1.自读课是连接教读课与课外阅读课的重要纽带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单元安排合理,每一单元设置两到三篇教读课文,一到两篇自读课文,以及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板块,希望教师能够在单元教学中采用“1+X”的模式,强调要让学生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延伸到自读课文,在自讀课文中进行巩固,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也要结合课外阅读,连类而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自读课是阅读策略迁移的重要平台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一般的阅读策略作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编进了课本。因此在教读课上,教师要以课文为例子,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如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技巧等,也即语文的高级技能。学生掌握了高级技能之后,就需要巩固与运用,而自读课就是学生阅读策略迁移的重要平台。教材将“略读课”改“自读课”更多的是强调要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自读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自读课文贯穿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足可见自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自读课文的教学却出现了教师对“教读”“自读”课型不加以区分;缺少阅读方法的指导;忽视阅读评价等的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并未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以及新教材的出现而更新。教师对于“部编版”教材中阅读教学“三位一体”体系的真正内涵理解不清。凭着自己的经验教学,不加以区分“自读课”与“教读课”两种课型,把自读课文当成教读课文,只是关注教师教,不关注学生阅读方法的迁移与运用,更是忽视学生的阅读评价。而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读课文是自己阅读的课文,但是自己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以上的分析,若是教师能改变自己的观念,正确认识“自读课”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激起学生的兴趣,就有可能解决当前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及在自读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法是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所需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任务,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将大任务分解成易于操作完成的小任务,学生通过合作、思考与探究的方式完成任务并带动知识的学习,发展综合能力。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法之所以能应用到自读课文的教学中,主要是因为它自身的特点。首先,任务具有目标性。在“自读课”上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首先要明确这节课的目标,即让学生将教读课中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通过本节课中一系列任务的完成进行内化与巩固,目标指明方向,有了方向,教学过程也就十分明了;其次,任务具有情境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了完成任务,往往会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教师可以广泛的应用各种教学资料和辅助手段,像各种影音资料,朗诵,游戏,设疑等,在课堂中呈现任务,让学生能在创设的情境中积极的解决问题;再次,任务具有层次性。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是有差异的,教师在进行任务的设计时要尽可能的注意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性,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遵循任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任务具有开放性。任务的设计灵活多样,没有标准答案,给学生留有创造的机会。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自读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法从国外传到国内并能应用到自读课文的教学中,是因为其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做中学理论

从做中学理论是杜威在课程论与教材论中提出来的。他强调学生应该在活动中、经验中学得知识。在自读课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设计的任务多以活动的形式展开,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

3.核心素养理论

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呈现多种类型的任务,如语言类,思维建构类等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训练自身的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自读课文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和实施建议

(一)实施步骤

1.呈现任务

呈现任务的关键环节就是任务的制定。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兴趣、任务所包含的知识,任务的检测等多方面出发制定任务。另外任务的制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教师制定;或教师和学生合作共同制定;还可以是学生自疑,提出问题,形成任务等等。如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单元提示,课文的旁批以及课后提示的要求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根据教学目标可以呈现出以下三个任务:

一是填写任务清单,概括精神的三间小屋内涵。

二是赏析语言,总结语言特色。

三是争做小作家,创建自己的第四间精神小屋。

2.分析任务

这一环节教师要分析任务的难度,将任务分解成小任务,逐个完成。同时也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学生在教读课文的学习中掌握了哪些知识和能力,在这堂课中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议论文单元,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性的文章,需要学生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学生在《敬业与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两篇教读课文中已经学习了如何区分观点和材料,也学习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在自读课文《论教养》中也再一次巩固了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所以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设计的三个任务,可以划分成六个子任务。

一是阅读课文,划分出文章的逻辑段,并概括逻辑段的内容。

二是小组合作,概括出三间小屋的内涵,填写任务清单。

三是阅读全文,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出理由。

四是找出文中使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总结语言特色。

五是创设情景,搭建自己的第四间精神小屋。

六是完成写作任务,将自己的第四间小屋搭建的更加完整。

3.執行任务

在执行任务阶段,首先要弄清楚教师和学生在任务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由于自读课重要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将教读课中所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中,所以学生是这堂课的主角。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辅导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适当的进行指导。如在《精神的三间小屋》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填写三间小屋精神内涵的任务清单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监控,监控学生设计清单的速度与方向,观察此项任务设计的是否合理,估算时间,以便及时调整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而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是任务的参与者,他们对任务有一定的自主权,相比以前传统课堂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来说,任务驱动法会让学生有更加自由的课堂体验。

4.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阶段教师不仅可以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也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任务的评价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进行反思。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追求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体验。形成性评价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采用观察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学生在执行任务时,教师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能力,有无学生开小差,讨论中学生是不是在做别的事情,课堂氛围是否浓烈等等。在教师观察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打分,为了保证打分的客观性,教师在运用观察法之前就应该设计好打分的标准和等级。另外,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间相互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自读课文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1.多途径选择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自读课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需要以开放化的心态选择资源,打破教材、文本的限制,联系教材在阅读单元之后设计的名著导读,让学生能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与应用。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自读课文《带上她的眼睛》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任务设计阶段教师设计出如“科幻小说知识知多少”的竞赛问答任务,让学生多途径的寻找资源,视频,音频,图书资料等来完成任务。课后教师布置名著导读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阅读任务,提示学生将快速浏览的阅读方法应用于名著的阅读中。

2.任务的设置要做到真实、多样

在自读课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教师设计的任务情境要相对真实,让任务更接近学生的思维认知和生活实践,如在《论教养》中教师设计关于教养的问卷调查,涉及学生平时吃饭的习惯,衣着的整理等等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能沉浸在其中,提高问卷回收的有效性;其次,任务设计要多样、灵活,不给学生设标准答案,让学生能在多样的情境和开放的任务中充分展示个人和小组的任务成果,既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也可以为学生的阅读素养打下基础。如《论教养》中的调查任务,《精神的三间小屋中》的列清单任务,《散文两篇》中散文特点的对比型任务和归纳散文特点任务等等。

3.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让教师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扮演好辅助者的角色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并不是说没有知识性的学习任务。适合于采用讲授法的知识,教师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之后在设计任务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另外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可以和情景教学法和合作学习一起配合使用,布置的任务给学生创设情境导入,任务可以由小组共同完成,一起呈现小组的智慧成果。

总之,任务驱动法在自读课文教学中的实施,需要学生有比传统课堂中更多的活动,但这些活动也必须是学生喜欢的、为课堂做准备的活动。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学习环节,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要有更高远的眼光,更深度的思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马畅.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法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8.

[3]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

[4]杨洪雪.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121(10).

[5]王本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设计与教学实践[J].语文建设,2018(6):4-10.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