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热点及发展态势

2021-01-03 14:19王小鸽衣学慧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29期
关键词:知识图谱

王小鸽 衣学慧

摘 要 选取2011-2020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3816篇关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对发文量、关键词等信息进行解析,对关键词聚类与时间线图谱、关键词突变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热点集中在艺术设计、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创新创业、现代学徒制等涉及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文化与技能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未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应探索跨学科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提升研究结果科学性;拓展领域研究视野,实现研究主题多元化;深化合作研究,促进形成领域研究共同体。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前沿主题;知识图谱;文献计量法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29-0076-05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这充分说明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已完全具备[1][2]。而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在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热潮下,艺术设计对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文化发展和人文思想等有一定影响,设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影响着未来产业竞争力[3][4]。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如何以及未来将对艺术设计产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应给予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高等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未来研究建议,以期促进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发展。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据数库,将检索时间范围确定为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以“‘高职’或含‘职业教育’”和“‘艺术’并含‘设计’”为主题词进行检索,人工剔除会议、论坛、书评、学校介绍、征稿选题要求等非学术型文献,获得有效文献共计3816篇。将3816篇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转换格式,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等,由此得到近10年高职教育领域中艺术设计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时间、发文量及发文机构分布

本研究统计了2011-2020年间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载文量(见图1),可知相关文章发表数量整体呈现先缓增后略微下降趋势。2011-2015年该领域研究文献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015年的发文量达到峰值,背后反映的是2015年国家调整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并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给出了较大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2018年的发文量最低,而2019年的发文量增长比较迅猛,背后反映的是2019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研究者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的关注高涨。

2011-2020年间,刊发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超过100篇的学术期刊有《美术教育研究》《艺术科技》《大众文艺》和《艺术教育》,占到发文总量的21.59%。职业教育类刊物刊文最多的核心期刊是《教育与职业》,刊文数量为83篇。艺术设计类期刊发文量最多的是《艺术科技》,刊文数量为191篇。通过对相关文献第一作者的所属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发文量最高的为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95篇),其次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89篇),并列第三的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长江职业学院(均为37篇),表明了工艺美术类职业院校对艺术设计教育开展了积极研究。

(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热点

文献中关键词可以反映出其主题与主要内容[5]。利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这些出现频次较高的节点词体现了近10年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实践的焦点,也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焦点和重点。对提取的前沿高频词和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排在前5位的关键词中心度依次为教学改革、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张伟从传统文化传承角度论述了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现代设计[6];教琳从行业、专业及产学合作等角度对高职校企合作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7];张俊竹从产教融合角度对高职院校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型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相应措施[8]。

利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可视化图谱(见图2),形成10个关键词聚类。

1.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研究

以“艺术设计专业”关键词为核心,包括“艺术设计”“高职教育”“职业教育”“高职艺术设计”等。为适应现代“互联网+技术”、现代产业体系及文化传承等,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也促使高职艺术设计院主动调整并快速优化专业结构,形成办学优势特色和品牌。相关研究观点有:张伟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文化共同发展提出了相应模式和建议[9];盛俊丽等人讨论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如何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去设置[10];张宏英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如何根据区域特色调整专业设置并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进行了探讨[11]。

2.校企合作研究

以“校企合作”关键词为核心,包括“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工匠精神”“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等。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本质特征的体现,有关研究观点如下:李梦玲提出了推动和加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对策[12];高广宇基于“项目工作室”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模式对广东高职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讨论[13];周大鹏从协同育人视角讨论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构建产业学院培养人才模式[14];王大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大学生认知规律探讨了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15]。

3.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以“教学改革”关键词为核心,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创新”等,与“校企合作”研究存在交叉。一是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有关研究举例如下:吕玉龙等人提出了思政教育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实践的有效途径[16];张欣对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进行了探讨[17]。二是教学内容与互联网及产教融合结合的改革,有关研究举例如下:蒋雍君等人从专本沟通及课程衔接方面分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培养体系[18];张志鸿讨论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如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19];朱雪从教学整体设计、课程设置及评价、产教融合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20];夏洁颖等人探讨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21]。

(三)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研究趋势

关键词出现频率与该研究的热度正相关[22]。本研究在对2011-2020年关键词聚类分析基础上绘出了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见图3)。一是2011-2015年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高,突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重点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23][24][25][26]。二是“十三五”时期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创新创业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互联网+”、思政教育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结合[27][28][29][30][31][32],突出高职艺术设计專业群、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强调服务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等。这也正突出艺术设计是创新能力比较突出、与产业界合作密切的相关学科,并强化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特点。

突现词是指短时间内关键词出现频次明显或突然增长[33],从对近10年出现的突现关键词进行分析(见图4)可知,研究者从2011年开始关注课程设置、工学结合、项目教学等,2015年前后逐渐转向对职业能力、创意思维、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的研究。从突现强度来看,“现代学徒制”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突现词强度最高的,发生周期在2017-2020年;“创新创业”次之,既是从2016年至今发生周期最长的突现词,也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重点研究课题之一。研究热点词的变化体现了从课程与教学研究向深度提升人才培养实施水平转变的趋势,也反映出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国家政策方针和生活经济发展要求紧密相连。自2014年起,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呈现出关键词密度高的趋势,既有项目教学、课程、职业能力等与专业建设相关的新热点,也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创业、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实施体系的内容。近3年里,现代学徒制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研究在逐步增加,也说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对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及技艺的重视。

三、研究展望

(一)探索跨学科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提升研究结果科学性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当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研究,大多围绕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模式、实践、路径与策略等进行,以期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尽管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方法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缺乏定量和实证研究,量化数据支撑不够,案例分析也不足,研究结论可推广借鉴的可能性较小。随着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深入发展,职业教育研究也正向跨学科多元化趋势演变。2019年1月24号国务院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将职业教育界定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未来的研究势必会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很明显,仅用一种研究方法不足以彻底地剖析这些问题,而且对于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更需要大量实证研究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与升华。因此,未来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并从多学科的视角,探索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对研究问题作出全面解释。另一方面,要采取文献计量法、教育统计软件等进行量化研究,用数字说明研究问题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提升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二)拓展领域研究视野,实现研究主题多元化

研究结果显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领域集中10个聚类主题,研究涉及面广,包括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等,较好地反映了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演变趋势。尽管其研究领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但仍有一些领域没有得到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首先,在所有研究领域中,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研究还不够深入。将这一主题作为研究焦点,不仅是新时代对艺术设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更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点和关键。在职业教育类型化背景下,要紧紧抓住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问题,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指标全面化、评价流程系统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近3年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突现的关键词如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及创新创业等,也显示出了对构建新时代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开展研究的必要性,学者们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这些关键词反映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路径,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其次,在新工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需要向着多元化与跨学科发展,未来需要采用跨学科视角加以研究。

(三)深化合作研究,促进形成领域研究共同体

研究表明,目前国内进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的学者、团队和机构种类单一,“高职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职业院校,其他类型的研究机构参与度较低。就参与度较高的职业院校研究群体而言,尽管形成了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3个相对比较集中的院校学者研究群,但多数研究者以自己研究特长为主,针对专业教育的某一方面展开研究,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研究的全方位发展不足。针对这一现象,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应成立该领域研究的共同体,组建跨学科跨区域的研究团队。在艺术设计职业院校和教育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础上,吸纳艺术设计企业人员的参与,激发更多优秀人才开展该领域的研究,促进该领域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其次,政府要加大对该领域研究项目的资助,征集攻关项目需求,以共同体项目申报为引导,通过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发展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形成稳定持久的高水平科研学术圈。以项目为支撑,根据不同学科或专业的多样化需求,转变研究视角,不断丰富研究内容,持续关注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并深入调查,使研究结果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拓宽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参 考 文 献

[1]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5-11.

[2][27]孟源北.职业教育“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基本内涵与路径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6(8):26-29.

[3]徐耀东,邵晓峰.创意人才培养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30-133.

[4]刘育成,顾逊.文化创意产业下设计教育中创新性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2):131-133.

[5][22]李杰,陈超美.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1.

[6][9]張伟.职业教育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74-78.

[7][28][33]教琳.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12):27-31.

[8]张俊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8):88-91.

[10]盛俊丽,俞晓菁.艺术设计类高职专业设置现状与优化问题研究——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5(5):254.

[11][23]张宏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根据区域特色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6):127-128.

[12][24]李梦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研与实证分析—以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66-69.

[13][25]高广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5):26-28.

[14][29]周大鹏.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8(3):105-108.

[15][30]王大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9(4):218-219.

[16][31]吕玉龙,屠君.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0):91-93.

[17][32]张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4-77.

[18][26]蒋雍君,邓举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专本课程衔接实践探索——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艺专业“3+2”培养项目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9):24-26.

[19]张志鸿.浅谈互联网+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6):62-63.

[20]朱雪.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艺术科技,2019(12):22-23+42.

[21]夏洁颖,刘捷,刘洋,等.高职院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以设计构成课程为例[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9(1):90-93+122-123.

猜你喜欢
知识图谱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国内酒店品牌管理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专家知识图谱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