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1-03 19:16朱春霞
考试周刊 2021年93期
关键词:现状及对策德育教学新时代

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符合现代小学教学以及学生培养的要求,对于丰富小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德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中国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小学教学中教师更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因此文章从新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德育教学对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探讨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德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一、 引言

在中国传统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主要的教学时间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而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缺乏有效的重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长期成长,同时也不符新时代对小学生教学的要求。因此要求小学教师能够树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理念,重视德育教学对小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帮助作用。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要求,不断创新德育教学的方法,在学生的启蒙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

二、 德育工作开展的意义以及作用分析

(一)德育工作的意义分析

小学教学阶段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小学生思想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教学阶段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符合新时期小学生培养的要求,对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当前小学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教学,已经成为小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因此要求教师以及学生家长,能够从长远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品质教学。小学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德育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得学生的培养质量能够得到提升和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德育工作开展的作用

德育教学是新时代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德育内容,丰富小学教学的手段,让学生的思想观念能够得到有效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在学生启蒙教育的早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小学生在年龄上相对较小,思想发育并不成熟,如果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将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叛逆,不利于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可以在班级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

第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还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来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并且对小学教师来说,有效的德育教学也是班级管理中的主要内容,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中国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是被动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且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要求小学教师以及家长,能够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

第三,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与进步。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对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与进步并不关心,而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习成绩上,导致学生无法快速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在小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符合新时代小学教学的要求,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帮助较大,因此要求小学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

三、 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德育教学在小学中的作用明显,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学生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德育教育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加之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着相应的问题,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一)对德育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首先,在中国小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主要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德育教学方面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和小学生对德育内容学习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少,没有看到德育教学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小学生思想成长尚不成熟,在很多德育内容的学习时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不能积极地汲取德育教学的知识。从中国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不同的學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学习能力,都具有较大的差异。为了提高对学生的德育教学,要求从思想意识上提升对德育教学的重视。

(二)对德育教学的方法缺乏创新

其次,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但是在德育教学的方法和措施方面,仍然以书本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缺乏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小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德育教学的内容,更谈不上如何在生活中对这些德育知识进行实际运用。通过对中国小学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后能够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德育知识的学习中,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最终导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时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的教学效果相对有限。小学生在学习了德育的内容之后,不能进行有效的实践。

四、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通过上面的介绍并且对中国小学德育教学进行分析后能够发现,在小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符合学生思想素养成长的要求,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小学教师重视德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开展德育教学的策略。

(一)发挥小学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为了提高对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从小学教师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小学教师的引导作用。研究表明,小学教师不仅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学习成绩的提升,能够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思想以及言行也能够进行引导。尤其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更需要充分发挥小学教师的言传身教,形成一种榜样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做到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大事以及民族命运。在这样言传身教的教学形式下,可以有效培育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切入点

小学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小学教师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观看爱国主义教学的影片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素质。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需要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并且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需要常态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小学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参观教育基地,或者对学生在纪念馆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

小学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对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使得学生的德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克服传统德育教育的枯燥性,提高学生对德育内容学习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了解,首先需要对他们进行德育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德育发展过程的认识。尤其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小学教学德育过程中,对学生有影响的一些重大事件,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加强对自身德育的发展。并且小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思想素质发育的实际情况,结合书本的内容来开展德育工作。

(四)丰富班级德育活动

在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小学教师要不断丰富班级德育活动,根据学生情况组织德育活动,使学生对参与德育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例如,小学教师可以将德育充分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师生互动。同时,也有必要让小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有更熟悉的认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严格按照课堂和学校管理的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小学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要的是,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中,中小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

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假期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母亲节,学生可以给妈妈送礼物,增进母子关系;五一劳动节,可以组织学生做集体作业,让学生体验工作的乐趣。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小学教师要结合节日和环境氛围,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五)创新德育教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德育发展中,小学教师也应创新德育形式,激发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兴趣。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中,小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教师要兼顾小学生心理发展,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在德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例如,在组织德育专题班会时,小学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增加学生对德育教学的参与度。

(六)提高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在推进小学德育工作的同时,为了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开发小学德育教学方法。小学教师是小学教学阶段的教育先行者,他们的言行将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思想作风,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规范。考虑到中国小学教育的现状,部分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德育的发展。他们不仅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因此,鼓励小学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堂管理中加强德育建设,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感到耳目一新,从而更好地对德育内容进行学习。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既是德育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小学教学的要求,能够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早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影响,使得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小学教师需要重视德育教学对学生成長的重要作用,结合小学教学和小学生思想素养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德育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出德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洁.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7):73-74.

[2]汪晓庆,李莉莉.新时期小学德育的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13):121-122.

[3]雷群娣.浅谈新时代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11):42.

[4]浦娟.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生活教育,2016(14):121-122.

[5]曹云龙.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2017,6(10):271-272.

[6]何坚锋.新时期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下),2018(7):261-262.

作者简介:

朱春霞,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阳坡小学。

猜你喜欢
现状及对策德育教学新时代
云南省高校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