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01-05 20:35李彦彬赵杰张成涛
科技风 2021年36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培养策略

李彦彬 赵杰 张成涛

摘 要:为适应军队院校建设与发展需求,必须把培养青年教员学科骨干作为院校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通过提前谋划,树立新时期人才建设新观念,探索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的培养策略,形成人才建设新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政策,增强用人的活力,有力促进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推动院校早日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

关键词:军队院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培养策略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the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must be taken as the key proj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cademies.By planning ahead of time,setting up new ideas of talent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exploring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young mainstays in military academies,forming a new mechanism of talent construction,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incentive policies,enhancing the vitality of personnel employment,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training,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young mainstays in Military Academies,and promoting the academi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double first class"construc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Military Academies;young teachers;mainstays;training strategy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军事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军队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军校教育要想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就必须引进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将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员学科骨干的培养工作放到首要位置。开展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的培养策略研究,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院校“双一流”建设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现实要求,也是院校青年教员自我成长的客观要求。坚持把培养青年教员学科骨干作为军队院校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从而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的界定

关于青年教员,国内还没有比较权威和统一的界定。本文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军校“青年教员”界定为具有军校教师资格,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实验等工作,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教员;将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界定为某学科或专业领域内工作满3年以上,年龄40周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在学科谋划、学术梯队、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等建设方面能力素质优秀,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员。

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是军队院校教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青年教员中的一部分,他们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强,富有进取精神,思维开放活跃,创新意识强,工作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第一线;有经验,有自己的风格,在教员群体中具有一定威信,且能发挥榜样作用。

由此可见,青年教员学科骨干更加强调综合实力,不偏科缺腿,不同于单纯意义上的青年教学骨干、科研骨干或学术骨干等。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后续发展方向包括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科研学术主力、学科建设主力、教研室领导等。

二、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培养存在的不足

目前,院校比較重视教员队伍建设,但对青年学科骨干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一)青年学科骨干界定不够明晰

军校青年教员培养采取的还是“一锅煮”的办法,青年学科骨干未能与一般青年教员区分开,青年学科骨干界定不明晰,培养力度不够。个别青年教员,如长江学者、青托和大学教研新星,可认定为青年学科骨干,但数量很少。

(二)选拔、培养和任用不够及时

青年学科骨干大胆破格使用力度不够,还存在有论资排辈的情况;不少学科(包括重点学科)缺少中青年“顶尖”人才,有的学科带头人退休或离职后,出现了青黄不接、学科断层的情况。青年学科骨干急需进行选拔、培养和任用。

(三)拴心留人环境氛围营造不够充分

军校为青年教员的成长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力度还不够。培养经费的投入有待增加,各种专项奖励制度有待完善,新闻媒体宣传青年教员先进事迹偏少,拴心留人的外部环境营造还不够充分。

三、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的培养对策

(一)立足长远从长计议,提早培育青年学科骨干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教员学科骨干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早作谋划从长计议,有意识、有前瞻性地发现和培育青年优秀后备人才。目前,院校部分学科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严重,一定要提早打算,长远规划,将青年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任用作为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树立人才建设新观念,促进青年学科骨干成长

青年教员学科骨干作为青年教员中的佼佼者,是青年教员队伍的领跑者,也是下一步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接班人。

1.紧跟新时代要求,确定人才标准

首先,必须确保青年学科骨干人才政治合格,思想道德品质优良,有志愿献身国防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以学历、职称、学位、教龄等作为基本限定条件;最后,参考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与学科建设组织领导能力等进行评选,本着“德才兼备、平等竞争、公开公正”原则,用高素质、高水平来保证学科骨干数量精和结构优化,评选出各个学科的青年学科骨干教员。这样的评选活动,对青年教员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能力的提升会有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2.适应学科发展需要,更新用人观念

院校要以前瞻的目光看待青年学科骨干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树立起着眼全局、服从国家和军队需要的用人观念,树立起埋没人才是过、不拘一格的用人理念。青年学科骨干大都有创新意识强、跟科技发展紧等鲜明特点,适时任用或选用青年学科骨干,让他们担当学科组长,学科或专业带头人助理、学科建设负责人、科研学术主力等,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促进院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3.创造公平竞争氛围,建立用人机制

军校任用或选用青年学科骨干,要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氛围。对确实出类拔萃、脱颖而出的青年学科骨干人才,要敢于早用、快用、大胆放手用,力求不误才。要敢于标新立异,推出学科建设、科技战线上的帅才奇才。锐意创新进取的青年学科骨干应得到鼓励、重用;原创性研究课题应得以扶植。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术评价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为创新型人才的涌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拓展人才培养新途径,广开选人用人渠道

军校应树立面向社会的“大人才观”,把依靠自己培养和依托社会培养结合起来;把用好现有青年学科骨干人才和引进校外杰出骨干人才结合起来,形成人才建设的新型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

1.瞄准需求,遵照计划培养

每年从军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毕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中,特招或选拔具有献身国防志愿的优秀人才(含文职)补充进入军校。一是制订青年教员培养计划;二是实行青年教员“导师制”;三是开展后备任用培养;四是开小灶,压担子。通过培养锻炼,逐步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高的青年学科骨干和学科专业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出梯次结构合理的学科骨干梯队和富于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学术科研团队,切实增强教员队伍的发展活力。

2.内外交流,专业联合培养

院校人才建设应通过多种渠道联合交流,实现人才资源重组。一是内向型联合,即在军队系统或大学内部、各专业学术领域盘活人才资源。二是外向型联合,即依托国民教育,借助社会名牌大学和重点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服务。三是多边形联合,探索一条适合军校建设发展需要的多维联合路子,借助军内外、国内外学科人才优势,来提高军队人才科技水平,培养急需的学科骨干人才、拔尖人才,是一件有战略意义的事情。

3.养补结合,挖掘潜力培养

军校应立足现有人才资源开发挖潜,进一步加大培养和选拔青年学科骨干力度,早选苗子、早压担子、早日成才、早见成效。同时要重视博士生、博士后的培养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对博士后分配的优惠政策,尽量多地选用青年科技人才,补充到军校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队伍之中。

(四)制定完善激励政策,增强科学用人的活力

军校必须牢固树立教员队伍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营造教员队伍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励优秀青年教员脱颖而出,为院校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1.尊师重教,确立良好舆论导向

军校应创设一种爱护人才、尊师重教的舆论环境。科学任用或选用青年学科骨干,形成人才辈出的气势,无疑是教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院校要有战略眼光,把加快任用和选用青年学科骨干,培养后备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学科建设负责人等作为院校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在校园里营造一种爱才、惜才,尊师重教的良好舆论导向。

2.高效先行,优先使用重用骨干

青年学科骨干人才的高素质,集中体现在工作的高效率上,这个效率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制定完善的政策,要有利于多出人才、多出成果,特别是杰出人才和重大成果。对做出显著成绩的要优先使用;对贡献突出的要敢于破格重用;对有培养前途的要“小步快跑”抓紧使用。按照业务特长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工作岗位,把效率优先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分配原则。

3.搭建平台,全力做好资助保障

青年学科骨干有干出大成绩、搞出大成果的潜质。既然“扶梯子”任用他们,就要“搭台子”让他们唱好成就事业的“大戏”。院校要引导青年学科骨干在提高学术水平、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上下功夫;建立校内科研基金,资助青年学科骨干开展科学研究、出专著和参加学术会议等。同时优先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先进仪器设备,改善他们的工作科研条件;还应积极支持他们争取各方面的基金,加强与军内外、国内外院校的学术交流,使他们站在学科前端、科技前沿。

4.能上能下,科学进行动态控制

青年教员学科骨干是相对的,不仅其主观因素在变,而且同类人员中的层次也在发生变化,对他们也要实行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如果现阶段青年学科骨干主观不努力,出现滑坡,则当下则下;而更突出的青年人才,当上则上。这样有利于激励青年学科骨干保持竞争活力,不断锐意进取。

四、军校青年教员学科骨干培养应处理好的关系

军校培养和任用青年教员学科骨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处理好青年学科骨干与整体教员队伍的关系

在培养青年学科骨干时要注意处理好与整体教员队伍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影响全局。加強这支队伍建设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教员队伍的作用和建设,否则这支队伍就成了无源之水。要促使青年学科骨干在多个方面与团队成员积极合作,协助学科带头人或专业建设负责人等处理好建设与管理日常工作事务,发挥个人和团队力量,不断提升学科整体建设水平。院校通过加强青年学科骨干的选拔、培养和任用,目的也是带动院校整体教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在整体中提高、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二)处理好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与任用的关系

培养人才是选用或任用人才的基础性环节。院校选拔、培养青年学科骨干人才的目的是为了任用,但要注意处理好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与任用的关系。院校如何才能很好地把青年教员学科骨干的培养与任用结合起来,需要打破常规选拔,打破论资排辈和求全责备的习惯做法,把青年学科骨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人才不是天生的,人才的成长靠培养,青年学科骨干只有大胆任用才能培养出来,培养的目的是为了任用,任用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的过程;既不能只讲任用,不讲培养,又不能只重培养,不重任用。

(三)处理好青年学科骨干压力与动力的关系

院校在青年学科骨干培养和使用中,既要做到积极培养,又要注意松紧适度,通过定期参加培训班、型号跟踪、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对青年学科骨干进行充电,科学安排青年学科骨干的工作任务,时刻关注青年学科骨干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发展后劲。

军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适应军校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加大青年学科骨干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军校要加快青年学科骨干乃至拔尖青年专家的培养和任用,调动青年教员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应有的作用,为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友训,黄金煜.高校学科带头人的类型、特征及成长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1):3-5.

[2]陈建明.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与促进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49-51.

[3]张献,邓蕾蕾.地方普通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12):54-57.

作者简介:李彦彬(1968— ),男,四川乐山人,硕士,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培养策略
面向联合作战保障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的思考与设计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军队院校期刊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创新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