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应用

2021-01-05 13:41戴晓薇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模式大学英语

【摘要】随着教育与AI技术的日益融合,英语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普及。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课时不足,学生缺乏兴趣,教学层次不清晰等问题,对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AI”;大学英语;新模式

【作者简介】戴晓薇,东南大学。

一、研究背景

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開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自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被提出后,至今日AI技术的发展已日渐蓬勃。国务院于2017年7月8日印发并实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是将AI技术的发展推上了更高的平台。

目前,AI技术的发展已和各行各业各领域相交汇,渗透到人们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中。作为国之大计的教育领域中,AI技术的应用也随处可见。而自然语言处理等理论的发展,也使英语教育备受人工智能技术裨益。教育部于19年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了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的要求。近些年来,也有研究指出,在教育中使用人工智可使学习更加个性化,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并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在AI技术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模式亟需改良和推广。本文笔者从我国目前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对 AI 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进行探索。

二、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时长不足,学生缺乏兴趣。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平均学时在200左右 ,在 3至4个学期内要完成四册大学英语听说、读写和综合技能训练的教学的任务。任务的繁重导致了其质量的不稳定性。教师需要在完成课时的前提下保证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掌握度,但由于目前中国大学英语课堂人数普遍达到30~50人之多,教师无法洞悉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上课质量,做不到面面俱到。因此,或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结束后,对教师所授内容仍一知半解,需要重新学习;一部分学生希望能课后再自行消化吸收课堂内容;一部分学生仍有继续深入学习的需求。这些学生都有课后自主学习的诉求,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国大学英语课程并没有提供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资源。

传统课堂教学遵循授课、理解、巩固、练习、检查模式,循环往复推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这种模式越来越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开发自主学习平台,提供各种学习资源,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中心,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的资料显得分外重要。

2. 教学层次不清晰。现如今,中国的教育资源仍不平衡,在英语教育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在很多高等学校的英语课堂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来自教育发达地区的高水平学生会觉得课程内容过于简单,课程结束后收获不大;另一方面,一些来自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学生,自身英语水平与课堂内容层次仍有距离,会觉得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对于这两种学生来说,课程效率都是不高的,不面向学生水平进行分级的教学是没有针对性的。

3.“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1)听力。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为“教师播放录音材料——学生根据录音回答问题——教师反复回放录音材料并分析问题”,这种机械重复的工作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有相当一部分的听力材料需要背景知识的铺垫,而大多数学生在听力课前并没有很好地预习材料,导致学生对听力内容感到陌生,难以听懂,逐渐失去兴趣,注意力慢慢转移,课堂效率低下。2.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使得学生对听力学习兴趣乏乏。教师单方面输出,学生被动接受,二者之间缺乏互动。在中国英语教育中一直存在的“学生做题——教师讲题”循环使学生更加厌倦听力学习。带有厌学情绪的教学则很难取得好的效果。3.有很大一部分的听力教学课本早已过时,学生接触的学习内容即生僻又老旧,实用性不大。而学生需要将听力能力与之应用的材料大多是实时性材料,例如新闻、电视节目等,学生的平时训练内容无法派上用场。

(2)口语。如前文所述,大学英语课程课时数相当有限,而口语课能分到的课时数更是少之又少。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把绝大多数时间仍然花在对单词、句型、语法的讲解上,然后配合一些简单的练习结束一堂课程。同时,互动作为口语训练的核心,在大学英语课堂也难以实现。一方面,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与30~50名学生全部交流互动,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发音问题得不到及时全面的反馈;另一方面,学生也存在着因害怕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而羞于开口的问题。而口语训练的材料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口语教材提供的练习材料不贴近生活,话题也不够丰富,学生既没有练习的兴趣,也缺乏练习的途径。

(3)阅读。相对于听说写,中国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强。这要归因于自小学期间就开始的大量的阅读练习。但他们的阅读能力总体上还是偏向于应试型,大多数学生真正擅长的是选对阅读理解题目的答案,而不是理解文章的遣词造句,结构布局,情感表达等等。同时,应试型文本大多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实用性文本,而真正能表现语言之美的散文、诗歌、小说等体裁却较为少见。学生很少能接触到,也不知道如何去鉴赏这些优美的文字。

(4)写作。目前,最普遍的写作课模式就是“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习作——教师讲评”。在这种模式下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该模式耗时长,效率低。通常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加上教师批改就需要不少时间,一个学期下来,能练习的话题和体裁相当有限。2.反馈不及时,不精准。在大班式教学的局限下,要求教师做到对学生的每篇习作一一批改,就句法,内容,结构等给出建议,似乎有些困难。而学生无法了解自己习作中的问题,写作能力自然无法提高。3.通常没有规范性的教材,教师上课往往倾向于展示范文,而学生容易犯生搬硬套,硬背范文的错误。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构建自由开放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教师在每次课程结束后,可以把课程中用到的PPT、音视频材料、文档等学习材料上传到平台上,供学生复习巩固。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提供一些进阶性学习材料或者方便学生找到学习材料的网址链接。同时,可以增加交流论坛。自主学习中产生问题的学生可以在论坛中表达自己的疑问,而同学、教师都可以帮助答疑。教师也可以在论坛中发布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讨论,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增加互动。平时课堂没有时间完成的作业,也可以在线上发布,平台将生成班级整体完成情况,方便教师分析高频错题,提高讲题效率。

2. 分级测试。为解决一个班级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能将学生按英语水平分级的平台。在每学期课程开始前,学生登录平台,完成分级测试。学校根据各人测试结果划分等级,并为各等级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上课模式等,做到真正有效率的教学。而测试平台也可以和自主学习平台数据相通,后者根据前者分级的结果推荐符合学生真实水平的学习材料,避免材料过难导致的自信心受挫或者材料过易导致的时间浪费。

3. “听说读写”能力的全新教育模式。

(1)听力。首先,听力课前,教师在自主学习平台上上传课程相关背景知识供学生预习,比如有些在课堂上因为时间不够而被删减的音视频材料或者单词句型表达等。而适当的练习题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并且考查其预习情况。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AI技术,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听力环境,更有利于学生融入听力环境,提高专注度。

针对学习内容过时的问题,学习平台可以利用AI数据分析功能,结合网络实时数据,分析总结当下英语热点学习内容,再推送给教师备课、授课。

(2)口语。为了解决口语训练机会匮乏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AI口语训练技术,模拟日常生活对话场景,为学生构建自主训练环境。一来,可以缓解学生来自外界的学习焦虑,不再畏惧教师和同学的看法,敢开口表达;二来以日常生活为背景,更加贴近生活,也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不再限于“哑巴英语”。再者,教师可以创建人机对话,学生对话和师生对话,以多种形式丰富学习。并且AI技术能更为及时、精准地给予学生在语音语调、词汇应用、语法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反馈。

(3)阅读。不同于以往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平台智能化地为学生推送不同的阅读内容,阅读体裁。而检验学生阅读成果也可以多种多样,不再拘泥于阅读理解题。比如学生阅读后撰写阅读心得;教师针对阅读内容提出讨论问题供学生各抒己见,开放交流平台,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均可互动。

为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进一步感悟,教师也可以提供与之相关的朗诵音频,电影片段等多媒体材料。

(4)写作。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前,教师可通过学习平台推送与之相关的写作素材,背景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

写作完成后,学生将各自习作上传平台,教师可随机分配学生互评,也可利用批改系统批改,能够从词汇、语法、篇章和内容等多维度进行评价,相较于教师评价更为客观,细致。根据批改系统批改结果,可生成班级总体完成情况,教师可分别从不同层次挑选习作为学生讲解分析,也大大地节约了教师时间。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机遇。它在英语教学的方式、效果和体验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但即使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并不是解决所有教学问题的“万能药”,比如在人文、思辨等方面的教学还存在着相当大的不足,仍需依靠传统教学。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两种教学方法将日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资源开发、技术革新和过程体验方面的发展将日益成熟。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在概念、方法和效果方面也將变得日益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赵生学.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英语教学变革与策略[J].安顺学院学报,2019(6):73-77,104.

[2]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 (4):6-13.

猜你喜欢
新模式大学英语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