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及启示

2021-01-10 03:24王明旭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斯密晚清严复

王明旭

摘 要:19世纪中期以后,晚清中国社会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冲击下产生了剧烈的变化。就经济思想而言,英国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伴随着侵略也一并传入晚清,由此近代中西文明的交锋便正式拉开了大幕。通过梳理英国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历程,厘清两种不同的经济思想在晚清中国的发展状况,有助于了解晚清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向及特点,为今天的中西交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经济自由主义;晚清;亚当·斯密;严复

一、引言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和转折点,自此以后,中国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在这一变局下,英国打着经济自由主义的旗号在中国进行经济活动,并由此引发了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冲突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传统经济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为中国的近代化转型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英国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概述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工业化的推行,旧有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由此,主张自由放任的古典政治经济思想应运而生,其先驱者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了經济自由主义思想,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首先,政治条件方面。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府减少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同时要求参与政权,消灭封建残余,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在斯密构建的经济理论框架中批判继承了以往经济学家的理论,结合当时英国和其他国家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创立了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以后的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撑,更是直接影响了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的制定。

其次,经济条件方面。其一,“圈地运动”。当时英国纺织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英国政府为了缓解这种尴尬的局面,在国际上,通过与西班牙等国家进行商业战争,夺取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这使得英国获得了大量原材料和广阔的销售市场。在国内,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利用手中的特权,通过血与火的暴力掠夺,将农民的土地和大部分生产资料集中到了自己手中。其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整个工业体系发生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则在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

(二)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经济人”假设。人们出于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构成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的面貌,推动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其次,“看不见的手”。古典政治经济学将其解释为通过市场机制本身自发地配置市场资源,让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从而不需要政府的过分干预,这就为资产阶级政权的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旧的社会制度的胎胞中孕育成熟之前,必然有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作为催产素。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对以往经济学流派基本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同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洞见。在英国的百年殖民扩张中,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传遍世界各地,并对晚清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与晚清传统经济思想的冲突

英国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必然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产生一定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中国传统经济理念中的“贵义轻利”、“黜奢崇简”、“重本抑末”等观念逐渐瓦解;二,清末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引入加快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

(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和冲击下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逐渐瓦解。

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贵义轻利”、“重本抑末”等方面。对此,孔丘曾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而孟子则提出:“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言利”[2]。此类消费观,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分散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但是晚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只有学习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才能实现富国强兵。经济自由主义者试图破除自然经济的桎梏,将资本引入投资和消费领域,为接下来批判“重本抑末”的文化传统提供理论支持。

“重本抑末”是自然经济时代落后的经济思想。晚清中国的一些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人士则对这种“重本抑末”的思想提出了批评。魏源、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发展现代工业和对外贸易,从而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洋务派主张建立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新式学堂。以严复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各行各业协调发展,把工商业和农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康、梁等维新派意识到仅仅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惟有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思想,从制度上改良封建制度,在思想上教育民众,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总之,各阶级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零星的改革思想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统治的根基,反而与封建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他们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景显得不切实际。

(二)清末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引入。

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不同,严复推崇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进化论思想,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了社会的成功转型。严复深刻地认识到进化论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对于已经病入膏肓的中国可能带来的变动,于是他在宣传新思想的同时,鼓励人们重视个人利益的实现,希望能够让“义利合一”的新义利观深入人心。

综合来看,严复等经济自由主义者在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改造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以及推动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广泛传播上确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们仍然无法避免自身的局限性。首先,经济自由主义者注重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仅靠经济自由主义挽救不了时局的危亡。其次,他们在引介西方政治经济学著作的时候为了缓和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冲突,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确实起到了传播自由思想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他们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在救亡与启蒙的时代背景下经济自由主义的实用性价值。

四、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与晚清传统经济思想的融合

救亡与启蒙是那个时代觉醒的各个阶级的主要任务,而以严复、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迫切地希望能够找到经济自由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契合之处,并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试图依托英国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探索富国强兵之路。

经济自由主义作为一种舶来品,在其传入中国之后,必然要有一个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磨合的过程。洋务派引进国外先进的军事技术,建立了一些“官办”、“官商合办”和“官督商办”的企业,试图革新器物以维护封建统治。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鼓励人民积极地参与经济

在经济自由主义的“本土化”改造方面,维新派思想家将传统文化与经济自由主义相融合,以便有效地提高人们接受的程度。

《老子》中说:“故今日之治,莫贵乎崇尚自由。自由,则物各得其所自致,而天择之用存其最宜,太平之盛可不期而自至”[3]。可见,道教崇尚自由的思想与经济自由主义中的自由放任、限制政府干预的思想非常相似。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耶?”[4]。所以不管是司马迁还是老子,他们的理论都或多或少地带有经济自由主义的因素。严、梁等中国自由主义者正是针对中国缺乏经济学教育和自由主义传统的现实,在传统文化与经济自由主义之间架起了桥梁,为经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基础。

总的来看,经济自由主义者在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逐渐接受了国家对于经济领域的干预,承认官办企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在分析中国复杂的经济状况的过程中,初步地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五、启示

晚清经济自由主义者宣传“有限干预”和“经济自由”的思想批判了传统的经济伦理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转型。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在晚清中国社会的传播过程,得出值得借鉴的经验。

首先,不能将国家干预与市场自由对立起来。在经济自由主义传入中国的初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于理论的理解不够充分,加之当时反对封建专制的历史大势的推动,中国经济自由主义者的社会改革措施显得格外激进。但是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并没有让政府完全不干预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是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当然,经济政策的实施仍然需要根据具体国家的国情而定,机械地决定何者为主导是不可取的。

其次,经济近代化的指导思想要根据国情的变化不断的进行调整。经济自由主义过分强调保障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这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任务格格不入,因此不能够被广泛接受,但是不能够否认它在推动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方面的积极意义。相比之下,后来的三民主义和社会主义更加贴合中国的国情。这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如果其不能顺应时代的大势,那么终将被时代抛弃。

最后,稳定的社会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近代中国外患不断,内乱频仍,整個社会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思想环境,很多经济政策难以得到彻底地贯彻执行,而且传统封建社会中缺乏资本主义的长期积累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经验,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才是实现富国强兵,挽救国家危亡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春秋)孔丘原著.论语译注[M].湖南:岳麓书社,2009:191.

[2]方勇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8:2.

[3]王栻.严复集(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082.

[4](汉)司马迁著.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3253.

猜你喜欢
斯密晚清严复
严复的遗嘱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论晚清民间戏曲中的“皇权隐退”
亚当·斯密的人力资本思想
有情总被无情恼
严复与亚当·斯密税收思想比较研究
亚当·斯密传记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