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传我浓情粽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案例

2021-01-19 05:45黄娟朱儒梅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汉服粽子礼仪

黄娟 朱儒梅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0042)

2017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始终。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必须恪守的首要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7 年10 月18 日,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中职学校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摆在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笔者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担任中职护理专业班主任工作期间,组织开展了一些活动,进行了一些探索。本文就是在2017 年端午节到来之前,在本班班会课上开展的一次“弘扬传统文化,传我浓情粽香”主题教育活动。

一、设计思路

(一)感受历史之韵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浸润传统文化之泽。本班学生均为住读生,女生居多,他们心思细腻,感情丰富,在端午节放假时间短,多数学生不能回家,思恋家乡,想念家人,想回家和家人团聚,也特别渴望节日温暖,期望受关注,受重视,受表彰。以节日为契机,组织同学们集体过节,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传统节日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二)感受礼仪之美

让学生着汉服,行汉礼,吮吸中华礼仪之汁。在活动中,让部分学生现场展示汉服服饰,示范正规揖礼、拱手礼、万福礼等,感受中华礼仪文化,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三)感受劳动之乐

让学生学包粽子,分享成果,体会实践之趣。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低于普高学生,但动手能力一点不差,甚至更胜一筹,他们在初中阶段长期被忽视,被边缘,渴望被承认,被肯定。活动中,结合节日气氛,全体学生动手包粽子,展示成果,分享快乐,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劳动的乐趣,分享的喜悦,自信重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四)感受合作之谐

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会合作,构建团队之魂。活动前,组建了端午文化知识等四个小组,将全体学生编入小组中,在组长组织下,做好活动准备,发挥个人才艺优势,推进活动实施,共同完成主题教育活动。让同学们以任务为导向,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增进班级建设,感受班级温暖,实施集体主义教育。

二、实施过程

(一)活动的准备

节前三天,召开班干部扩大会,讨论关于费用开支的决定,确定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我浓情粽香”活动主题及活动主持人,组建了汉服礼仪展示组、粽子儿歌演唱组、粽子教学组、端午文化知识收集组四个小组,推选了小组长,明确了各小组任务内容。即:汉服礼仪展示组负责准备衣服,筹备礼仪,现场展示等任务;粽子儿歌演唱组准备儿歌和现场展示;粽子教学组负责准备食材选购,筹备包粽子教学,进行现场展示,还有分享技巧等任务;端午文化知识收集组准备端午由来、端午文化、端午习俗的知识,准备抢答礼品等任务。

随后让全班同学和组长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了小组成员,小组长组织成员进行了任务讨论,角色分配,提出了任务要求。

在准备过程中,同学们也遇到许多困难,如粽叶怎么选?糯米需不需要泡?粽子如何包?班主任一方面指导同学们通过网上查询,同时自己也认真的学习了端午节习俗,了解吃粽子的由来和粽子的种类,知道了包粽子的技巧、方法。那一刻深深的意识到,传统文化如果不去传承,很快就会被我们渐渐遗忘。

(二)活动的过程

1.暖场节目。“枕头粽,枕头粽,一个粽子五斤重,妈妈教我包粽子。丰衣足食靠双手,学包粽子学做人,不懂做人一场空。”粽子儿歌演唱组同学“妈妈教我包粽子”的儿歌拉开了主题活动的序幕,学生被儿歌一下拉进节日气氛中。

2.老师开场白。班主任的一段话让师生共同走进主题活动:“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我们相聚于此,一起欢度端午佳节,共同感受这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惊喜。我宣布1909 班端午节‘弘扬传统文化,传我浓情粽香’主题班会正式开始”。在掌声和欢呼声中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

3.《端午故事,我们来说》(见图1)。主持人登场:“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更多……”。端午文化知识收集组同学讲述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让同学们学一学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等端午知识。

4.《端午习俗,知识问答》。主持人说明抢答规则,同学们在激烈的抢答中,巩固了端午由来,以及屈原的诗词,知晓了赛龙舟、佩香囊、撮五彩线、挂菖蒲、饮雄黄酒、等端午习俗,答对的同学们都得到了香囊作为奖励。在抢答过程中,学生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达成设计思路“感受历史之韵”的目标。

5.《汉服文化,我们传承》(见图2)。在汉服礼仪展示组同学展示的着汉服行汉礼的活动中,同学们欣赏了传统服饰——汉服和高雅的礼仪——汉礼,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达成设计思路“感受礼仪之美”的目标。

6.《学包粽子,学做真人》(见图3)。最精彩的是包粽子环节,主持人强调卫生和安全之后,粽子教学组同学分散在教室的各方位,示范了包粽子的过程,还一边包一边讲,“小老师”当得有模有样。包粽子以竞赛方式进行,分发原料宣布竞赛规则之后,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动手包粽子,同学们热情高涨,比技巧比速度,积极投入实践活动中,热闹的场景让听课的老师们也愉快地加入其中,大家以动手包粽子的方式体验学习的快乐,劳动的乐趣,领悟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实现设计思路“感受劳动之乐”的目标。

7.《作品展示与分享》(见图4)。学生分组展示劳动成果,并与之合影留恋,同时分发熟粽子给全体同学,大家一起品味粽子美味,一边畅谈心得,分享的快乐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让学生自信重建,实现设计思路“感受合作之谐”的目标。

8.教师小结。班主任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希望大家在感受中华礼仪之美的同时,学会继承并传承传统文化。最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三、拓展措施

(一)向社区拓展本次活动

当天放学后,不少孩子在QQ 或微信中写体会,谈感悟,有学生曾经多次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他们提出想把粽子送给社区居民,没想到我们的想法与学校校团委组织的活动不谋而合,于是,5 月27 日上午,我们班派出五名包粽子“高手”加入到学校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同时我们还运用护理专业知识,根据膳食营养需求,针对社区不同人群特点,精心为糖尿病人调制了一款低糖的肉粽,为高血压老人制作了低脂糯米粽,为便秘居民制作了五谷香粽……通过活动同学们与居民交流包粽子技巧,为居民们送去了温暖与快乐。

(二)向家庭拓展本次活动

端午节放假前,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节日中,有条件的同学和父母一起包粽子,也可以吃粽子,观看端午节目,了解端午习俗,参与端午活动等。在班级群中,有个别同学晒出了和父母一起包粽子的照片(见图5),更多同学随父母走亲访友,在吃粽子话端午中享受浓浓的亲情,品尝粽香,品味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效果评价

(一)投入少快乐多

我们处处精打细算,节约成本,买了10 斤糯米,250 片粽叶,50 个熟粽子,15个礼品艾草香囊,租了5 套汉服,总投入不超过300 元。每个学生包了一个粽子,送给走读同学把快乐带回家。

(二)学历史学礼仪效果好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对我国传统佳节——端午节日的来历、习俗、屈原的诗句、汉服着装和汉礼有了深入的了解,学习历史文化,了解传统节日,认识爱国诗人,激发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之情,增强了文化自信。

(三)包粽子人人动手效果佳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共同筹备,在团结协作中经历了活动的设计,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实施全过程,完成选食材,练节目,选奖品等等实践任务,体会要包出一个美观、营养、可口粽子的不易,学会了包粽子的技能。学生相互合作,师生齐心协力,大家一起过节,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了学生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之感情。

五、总结

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之后,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针对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了反思。

活动中,参与的师生学习了端午节日的由来和习俗,体验汉服之美、汉礼之雅,掌握了包粽子的技能,学会了相处和合作,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这是活动最大的收获。

同时,也感到还有许多问题思虑不周,留下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仍需改进。如:教师对孩子们学习包粽子的能力估计不足,应在班会前分小组进行视频学习,让大家对包粽子的技巧有一定的视觉认识;其次,包好的粽子没条件马上煮熟,“胜利的果实”不能及时分享,让师生一起品尝自己包的粽子;再次,虽然活动前已经邀请了部分学校教师,却没能邀请学生家长参与,错失家校共育的好机会。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工作者还需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汉服粽子礼仪
汉服新“江湖”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端午节的粽子
上台说汉服
端午节,粽子香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