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小学生劳动意识的渗透培养

2021-01-21 00:51黄均仪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黄均仪

摘要:当下的现代化教育中,“劳动教育薄弱”几近成为共识,但这却建立在不同的视界与判断标准之上。要促成学校劳动教育的积极转变,一方面需强化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机制,出台相应的解读性文本,帮助师生确切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向;另一方面,转变资源标配式的发展思路,从“劳-育”结合的理念出发,在学校专门性劳动课程和非专门性劳动课程中注入劳动教育的内核,凸显劳动教育特有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劳动教育

劳动创造了人,使人成为生物意义上的人,但更为重要的是使“生命”不断更新价值和意义。生命教育是一种引导学生体悟生命意义、培养并发展学生认识、尊重、珍惜、热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理念。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生命教育内容涉及各个学科,应该在学科融合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学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材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可贵。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利用写作教学,适时地开展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在生命的意识的引导下,加强写作内容的探知,使小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有更加深刻的感受,这也是生命教育的最终方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生命教育与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深度挖掘素材,适当开展相关活动,引领学生融情入境地体验,让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认识、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树立生命意识,他们自然就会生出对生活的热爱。小学生拥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通过思辨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潜力。在热爱生命理念的指导下,可以卓有成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这項研究将有利于以下几方面:

1、实践培育劳动意识,内驱力下投入劳动,摒弃骄纵懒散的个性。

小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不少孩子不爱劳动,又不会劳动,而且不珍惜劳动成果。这些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多少有些“公子”“小姐”气,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二、三年级学生吃饭大人喂,衣服妈妈给脱,洗脸要人帮;有的三四年级学生不会系鞋带、不会洗袜子;有的小学毕业了,不会叠被子、洗衣服,诸如此类,无不令人忧心。小学生特别娇气,不愿意劳动,对劳动缺乏认识,认为劳动是负担,是苦事,甚至有人认为劳动是不光彩的事。因此,要阐明道理,使学生真正领会劳动的意义,并让其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调动内在的情感,激发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切实加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势在必行。【1】

2、落实劳动课程进校园,在劳动中孕育生命意识。

教育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三年级起开设劳动课,通过这门课程向学生进行劳动意义、劳动观点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进行简单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通过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大脑和身体的发育。生命意识是人在感知生命、体验生命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渗透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活”,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活”,要启迪学生以博大的胸怀去面对现实、面对人生,去追求自我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

3、各级认知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形成意识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城区小学生条件比较优越,受地域限制,活动范围小,影响劳动实践的进行。因此学校层面应精心设计增加劳动内容,如组织学生打扫校园、为草浇水施肥、以小队为单位拾落叶、擦墙壁、为小树站岗等。社区层面可组织学雷锋活动小组到街道做好事,参加清扫街道等公益劳动。家庭层面则要求学生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扫地、洗碗、擦桌子、整理房间,高年级学生还要学会洗衣服、煮饭、烧菜等。同时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要求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承担起学生在家里的劳动教育任务。陶行知( 1891 ~ 1946) 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2】探索陶行知的儿童劳动教育思想对于当下儿童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研究陶行知的儿童劳动教育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弄清陶行知儿童劳动教育观,并分析这一理论的现实价值,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儿童劳动教育。

4、课程间的融合渗透,提升个体对生命的热爱。

在现实世界中,无论是人类社会的人,还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都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个体,都是客观存在的。生命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通过学习、讨论与探究,使学生懂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意识到:“生命虽然宝贵,但也很脆弱”。

重视学生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学生终身幸福的奠基石,也是学校教育在新时代面临的新任务。“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树立正确 的生命态度,积极创造生命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小学语文课程无疑是在学校进行“生命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2】因此,分析其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理念,有利于师生更好地把握与运用各种写作素材,更有效地开展“生命教育”【3】。

我校劳动教育本身具有的综合育人功能,能够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切实在学校建立劳动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能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教师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平台。对此,实践从劳动教育入手,从生命教育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间的的融合教育展开有效的讨论和探究。 对此,从劳动中感悟生命的美好,使生命意识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之间的的融合教育展开了讨论和探究。

参考文献:

1.王克莉,《如何加强城市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朝阳市双塔区育红小学,2019.02

2.王根法,《让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塘头小学,2019.07

3.郝娜,《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彰显劳动综合育人功能》,西安翻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10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