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21-01-21 20:29农华安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体验阅读习惯

农华安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使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也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能力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习惯;体验;阅读;信息;作文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 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等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语文知识很重要。我们当教师的深有感悟,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也喜欢耍,这并不奇怪,还很正常,因为贪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他们天真、可爱,在玩耍时总是那么自由、那么高兴。教师就抓住并利用有利时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实践来学,并在玩耍的过程中学,在学习中玩,让学生把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带入语文教学中,也把玩的尽头迁移到学习的过程中去 ,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前提前预习、上课围绕教师的教学思路,认真思考,领会教师所讲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合作、交流、竞争,哪怕是遇到难题,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请教老师、同学帮助解决。

有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看似在认真听讲,实际上他们的“心”并没在教室里,也没有围绕老师的思路来听讲,而是在东想西想,不管老师讲得好不好、生动不生动,形象不想象,就是不愿意听,老师批评时还顶嘴。那该如何做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要让学生按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要求,按学校“规矩”学。在上语文课之前,要准备好课本、笔、笔记本等,这样,在上课需要用的时候,才不至于东找一找,西找一找,分散注意力和耽误时间。“习惯可以成就美好人生”,学生的个性要在一定的规范中张扬,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从统得过死、管得过度转向让学生自由发展,但是务必要严把握好“度”,即让学生在语文的听、说、读、写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当学生站起来发言的时候,无论发言的同学说得对与否,别的同学都应该认真倾听,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可以举手提出,等待老师同意后起来回答;在朗读或背诵课文的时候,声音要洪亮……语文教师要注意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才能搞好阅读教学,是教师应该仔细探究的问题。学生阅读的效果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这是正常现象,教师要客观公正地分析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如果有错的地方,出错的原因是什么,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实效。教师要运用自己所学的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书中的境界里,这样学生就把有兴趣地读,变为有乐趣地读。在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中,我用了比较多的时间,可是反映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抓住学生好耍、爱动的天性,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来,促使学生想读、愿读。

现代社会信息飞速发展,我们每个人每天或多或少地都在阅读,只是阅读的范围和程度各有不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那就更应该坚持阅读,而且要多读、多领悟,甚至要做好读书笔记,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只有读深悟透,才能更好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蕴含的道理。在閱读过程中,学生如果得到了语文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就会更加认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当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以后,教师要趁机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分析、领悟。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因为学生的年龄毕竟还小,他们的分辨能力有限,教师要指导学生要读哪些书,不该读哪些书,都要明确地告诉学,并要用期盼的眼神来评价学生,所评价的内容不要模棱两可,要明确,并要带有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进行阅读,并说得出阅读后的所思所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要对表现好或对自己好的学生另眼相看,而要平等地对待班上的各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喜欢阅读的人。

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苦有乐,但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快乐,也会想学、喜欢学。假如学生对小学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就不想学、不愿意学,就会被动地学,甚至会对老师安排布置的事情应付了事。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差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在学习过程中,即使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也会进行分析、思考、理解等来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这样,也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作文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安排学生写作文,有的学生就认为作文不好写、难写、不想写,我就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生活场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后,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写作要求来写作文,也会更加认真地根据老师提出的作文教学的思路来思考、交流和讨论。

我让学生写《课间十分钟》前,我事先并没有告诉学生要把课间活动的事情写进作文中,而是让学生尽情地跑跳打完,如做游戏、跳绳、打篮球、打乒乓、踢毽子等,让学生们玩得高兴、玩得开心。我在学生不注意的情况下,用手机拍摄下了学生活动的情景,特别是学生那无拘无束地玩的动作、表情和快乐的交流,让人看后难以忘记。当我把所拍摄的视频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的时候,学生们那开心地笑,实在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我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让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场景、活动写成作文。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作文本,不停地写了起来。当学生把作文写完后,我仔细地批改了每个学生的作文,我发现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写得很真实,很生动、形象,就连平时不想写、不愿意写作文的同学也把自己在课间活动的快乐情景写了出来。

猜你喜欢
体验阅读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