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朗读评价的策略

2021-02-20 11:28孙崇丽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幽默启发朗读

孙崇丽

摘 要: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的重要性,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要抓住时机,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评价,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字里行间流露的诗情画意和真情实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效评价,对加强学生朗读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朗读;评价;启发;幽默;激励

教师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规定:“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朗读评价的语言艺术,是教师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机制、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表现。朗读评价的语言运用,影响着朗读教学质量,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学生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运用技巧性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倡导启发,点燃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善于运用自己巧妙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来点拨学生,拓展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如《将相和》一文的语言描写非常精彩。学生在学习“池之会”时,当秦王侮辱赵王,蔺相如一定生气极了,于是朗读蔺相如请秦王击缶的部分时激昂且气愤。笔者没有马上指出学生理解上的偏差,而是故作忧虑地说:“完了,赵国将亡了!你们闯下弥天大祸啦!”这引得学生疑惑不已。继而,笔者用力敲击板书上“找借口”三个字,又问:“你们知罪吗?”至此,学生才然大悟——如果蔺相如用这种语气和秦王说话,正好可以让秦王找借口,说赵王对他不恭,趁机扣下赵王,带兵攻打赵国。于是,笔者又请学生讨论分析,明确此处虽说蔺相如气愤到了极点,语气却很有分寸,但在礼貌的邀请中,含着不可抗拒的威严。然后,请学生把刚才的体会用朗读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发动学生对其余几处人物语言进行讨论、自悟,并且通过朗读领会蔺相如的大智大慧、胆识超人。采用这种启发式评价,能够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再表达。这样既评价了朗读,又指导了朗读:既训练了读法,又练了思维。

二、妙用幽默,激发热情

法国著名演讲家海因兹·雷曼麦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易让人接受。”幽默的评价意蕴妙语,既增加了教育的启发性和接受的愉悦性,又融洽了师生的关系。

如《“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文,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这两个词。当学生读完“精彩极了”,教师的评价是:“哦,听了你的表扬我心里真是乐开了花。谢谢你!”当学生读完“糟糕透了”时,教师的评价是:“哦,你太严厉了,听了你的批评我无地自容,我真的那么糟糕吗?”这组评价就是根据课文中的对比手法来创作的,教师的评价用语生动幽默,也采用对比的手法,非常强烈地告诉了学生朗读的效果。这些朗读的评价用语充分发挥了作品的语言魅力,让朗读的评价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真正把握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体现出了朗读评价的幽默。

三、活用激励,树立信心

教师富有艺术的激励评价语如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一把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一颗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田。

比如笔者指导学生读《秋天的雨》中的两个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笔者在一名学生读完第一句后带着欣赏的目光说:“你的朗读让人觉得凉快极了,黄黄的叶子肯定要感谢你读出了它帶来凉快。”这位学生听了,兴奋不已地说:“老师,我还想读读第二句。”于是,这位学生又声情并茂地读了起来,还情不自禁地做起“飘哇飘哇”的动作。读完后,学生都不由得鼓起掌来。笔者高兴地说:“谢谢你给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飘了那么久,累了吧?快坐下休息吧。”这位学生兴奋地坐下来。在笔者的激励下,其他同学朗读的信心增强了,积极参与课文朗读,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有情趣。

四、把握尺度,调动积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指出: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实现学生自身的价值,因此,评价必须科学,正确把握评价的尺度。

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让学生读描写桂林水的语句,有位学生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一句时,“真静”读得不够好,笔者说:“你读得很认真,但教师觉着还不够静,仿佛能听到水声。”第二位学生有进步,重读了“静”,笔者这样评价道:“漓江的水静多了,但是还能感觉到它在流动。”第三位学生读得很好,其他学生也都静下来认真听他读,此时课堂只有学生的读书声,仿佛我们眼前真出现了一幅桂林山水图。笔者表扬道:“读得多好呀!漓江的水真静啊!让我们都安静下来体会漓江的水静的特点了。不过,你的成功有前两位同学的一份功劳。”前两位学生乐滋滋地笑了,这时,笔者又请第一、第二位学生再读这句话,感情到位,全班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当然,恰如其分的评价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出有效的课堂评价。

五、巧用角度,彰显个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同样的语言文字,学生由于感情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会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的人从中领略到盎然的春色,读起来是欢快明朗的;有的人则从中感悟到人生沉浮,沧海桑田,“坎坷知多少”,读起来是苍凉悲壮的。因此,教师应当多角度、有创意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在教学《丑小鸭》一课,运用个性评价语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有的读出丑小鸭的伤心,有的读出丑小鸭的高兴,有的读出丑小鸭的孤单……这就是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把文本演绎得丰富多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活动场,这是齐读所不能负载的。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精辟地道出了教师朗读评价语言的重要性。朗读评价语是一门非常丰富的语言艺术,在朗读评价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将使学生感到亲切,备受鼓舞。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朗读表现,善用、巧用、活用评价语言,艺术地、创造性地评价学生的朗读活动,这样才能发挥朗读评价语的作用,让朗读更精彩,更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猜你喜欢
幽默启发朗读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