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爱丽丝漫游仙境》整本书 阅读策略的运用

2021-02-20 11:28刘莹莹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

刘莹莹

摘 要: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读书,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激发阅读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质量。文章以指导学生阅读《爱丽丝漫游仙境》,简单阐述了有目的地阅读、跳读、精读等阅读策略在阅读中应用,帮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会阅读、爱上阅读。

关键词:阅读策略;整本书阅读;有目的阅读

一、阅读能力提高需要阅读策略

阅读对于语文学习而言非常重要,小学阶段,是阅读积累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阅读方法的最好阶段。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开始大量地识字,需要通过朗读、阅读绘本、拼音故事书等方式,慢慢去学习新知识、新观点、感受新的体验。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学生不仅要广泛阅读,还要学会一系列的阅读方法。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学年独立设置了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比如预测、猜想、提问、提高阅读的速度、有目的地阅读等。这些策略和方法系统地、逐层深入地帮学生搭建阅读的桥梁,并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的阅读体系。何捷老师说:“通过阅读策略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这才是阅读学习真正的开始。”

二、整本书的阅读需要阅读策略——分析《爱丽丝漫游仙境》

阅读能力不始于策略单元,更不止于策略单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读整本书”的要求,是统编教科书的创新点之一,对阅读能力要求更高,灵活运用所学的阅读策略,会让阅读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爱丽絲漫游仙境》是教育部推荐的六年级下册必读课外书,笔者简单运用以下阅读策略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策略要点:有目的地阅读

《爱丽丝漫游仙境》这本书大家都很熟悉,很多学生之前就通过其他方式接触过。可是这本书又出现在课外阅读书目中,是整本书阅读的重点。但一些学生因为了解大致的情节,找不到新鲜感,所以就不愿意再阅读。这恰恰证明了,最初的阅读追求的就是故事情节,既然已经知道了情节,那学生就很难保持阅读兴趣。而事实上,很多学生对情节已经不太深刻。而且仅仅读到这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阅读的目的很重要。教师需要给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

针对情节,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爱丽丝在整个梦幻旅程中一共变大了多少次,又变小了多少次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很难马上回答出来,因为爱丽丝变化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有意识地细读并做好批注,尽可能地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情节进行梳理,会发现在爱丽丝身体的每一次变化都伴随着情节的变化,每一次变大变小还各不相同:有一次到白兔房间喝了一小瓶东西,变大到要把房间撑爆,一只胳膊伸出橱窗外,一只脚伸进烟囱,一会儿吃了小卵石变成的糕点,变小逃出去;有一次变小到下巴撞到脚面上头不能动,一会儿又变大到脖子像蛇一样冲到很高却找不到自己的肩膀了;一会儿吃点什么又可以变回到平常高度……书中像这样神奇的事情比比皆是。

有目的地阅读,需要提出符合学生心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提出这个问题的终极目的不是去数次数,而是在这一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去感悟细节,以点带面感受荒诞无比的情节。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选择阅读重点。有目的地阅读,让阅读更深入。

(二)策略要点:跳读法

《爱丽丝漫游仙境》里有很多荒诞的诗和文字游戏,非英语国家介绍本书就存在翻译上的难度。直到现在已经被译成六十多种文字,其中还包括拉丁文和盲文。而中国也有很多版本,名字也有不同翻译,有译作《爱丽丝梦游仙境》,也有译作《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所以,教师在推荐学生版本的时候也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学生的版本。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等各种原因,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句段。读整本书,不必把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都弄明白,我们可以采取跳读的方法。

跳读法是跳跃式阅读的方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也经常使用的方法。跳读不是囫囵吞枣、不知其意,而是在有目的的阅读的前提之下,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跳过一些次要信息来加快大脑反应的速度,使阅读速度与思维过程同步进行。

初读《爱丽丝漫游仙境》这本书,首先要通过爱丽丝的奇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的成长变化,体悟其中的道理。学生可以先看这本书的序言、导读、目录和知识链接等,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阅读支架,形成一个整体轮廓。比如在阅读第一章《掉进兔子洞》时,抓住文段中“掉啊,掉啊,掉啊”,快速掠过在这一过程中看到和想到的事物,直到“突然,砰!砰!”爱丽丝到达了一个地方;第二章《眼泪池塘》时,大可直接跳过爱丽丝背诵的诗歌内容。里面还涉及一些晦涩词句“征服者威廉一世的事业受到了教皇的赞赏”“大主教”“诺曼人”等,先跳过与情节不太相关的内容,跳过看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继续读下去。只要能感受到滑稽,直到把整本书读完,一些问题慢慢就清晰了。

总之,运用标题跳读法、关键词跳读法、语句跳读法、首尾句跳读法、选择跳读法等,能够达到阅读目的。

(三)策略要点:精读法

整本书阅读不能只用跳读的方法,如果这样学生只需看故事简介或者思维导读,或卡通片即可。如果只有跳读,学生脑海中可能只留下零零碎碎的模糊影像,不能感受到书中人物丰富多彩的性格,不能引起自身的思考和启迪。爱丽丝的形象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是因为读者能够从她的身上看到自己。因而还需要通过精读的方法去细细品味。

首先,品读精彩幽默语言。整本书的内容几乎全是对话,议论和其他描写都非常少。通过语言描写,展现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在爱丽丝掉入兔子洞时,她自言自语,一会大声地说:“我一定离地心不远了。”一会儿自己说些抱怨的话又怕被人听到,一会念叨自己家的猫。天马行空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

其次,品读荒诞的人物形象。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除了爱丽丝,大都是动物或其他荒诞的形象,爱丽丝在这里也变成了一个极其不正常的人。一心卖弄自己历史知识的老鼠,只会大段地背教科书;一副绅士派头的兔子,虚伪僵化;柴郡猫能够渐隐渐现,只留一个咧着阔嘴的猫头。婴儿猪、纸牌人园丁、刺猬槌球、火烈鸟球棒,每一个形象都十分鲜明。伴随着这些怪诞的人物怪诞的事件,学生会由衷地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发现原来还有深意。学生可以通过制作人物卡片、人物关系图等方式,让人物形象鲜明。

再次,通过对比和分析归纳主题。这本书是一部爱丽丝的个人成长记,对比几次不同的变大和变小,体现一个充满哲学的问题:人到底是什么?到底会走向哪里?爱丽丝不断地寻找自我,并最终觉醒。她就像是我们另一个自己,带领我们去寻找一个梦想的园地,面对困难不放弃,勇敢乐观向上。我们可以把爱丽丝的奇遇过程按照事情的发展纵向对比,也可以把爱丽丝和其他人物进行横向对比。可以把这本书与影视材料进行对比,也可以把这本书和其他成长类、冒险类儿童书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对这本书认识的深度。

阅读量不等同于阅读能力,好的阅读者会综合运用阅读策略,从不同的角度读出感悟。阅读策略不仅仅局限于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真正把阅读内化成一种能力和需要,由此爱上阅读、会阅读。

参考文献:

[1]蒋军晶.如何设计阅读书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张晓路.爱丽丝梦游仙境[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3]万志勇.整本书阅读伴读手册[M].北京:龙门书局,2019.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
依托文本情境 强化自我建构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